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发展的蓬勃机遇,不仅外型结构方面更加现代复杂,而且功能性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为满足建筑功能性的多样化需求,加强做好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建筑空间,施工成本,设计质量等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机电综合管线的设计原则,阐述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具体方法,希望为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提供思路。
关键词:建筑机电;综合管线;管线设计
前言
在具体的建筑施工当中,各项工程交错进行,难免出现一些交叉施工的问题,彼此形成制约,影响到施工的效率,由于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本身就具有线路繁多,错综复杂的特点,所以会受此影响程度更深。为此更需要加强做好建筑机电综合管线的设计工作,使得每一个管线设计和排布都科学合理,与建筑设计高度匹配,以此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功能实现。
一、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建筑机电综合管线的设计涉及面相当广泛,基本上涵盖了实现建筑物功能的所有系统管线,比如网络管线、通讯管线、监控管线、喷淋系统管线、消火栓管线、电气照明配电管线、冷凝水管线、排烟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等,要想科学合理的实现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心中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设计基本原则,具体分析如下:
1.1先大后小的基本原则
此处的“大”与“小”主要是指管线的口径。在具体进行管线设计与布局时,要优先考虑布置大口径管线,再布置小口径管线,此基本原则,在出现管线交叉问题时同样适用,大口径管线的优先级始终在小口径管线之上,后者要避让前者。这是因为,大口径管线所占的布置空间较大,造价相对较高,安装程序复杂,而小口径管线则恰恰相反。先大后小的基本原则,也可以说是在安装角度上遵循先难后易,优先处理复杂问题。
1.2先多后少的基本原则
此处的“多”与“少”主要是指附属件的多寡。考虑到施工难度和经济性,一般情况下是优先布设附属件多的管线,再布置附属件少的管线,这样不仅降低了施工的难度,确保了经济性的最优,而且也为后期管线的维护保养工作提供了便利。
1.3有压力让无压力的基本原则
有压管道需借助外力实现介质的流动,而无压管道,或者说是重力管道只能依靠重力实现介质的流动。在设计时,有压管道避让无压管道,主要是考虑到无压管道对于坡度有很高的要求,要满足由高往低,实现重力作用的目的,布设空间和调整余地十分有限,另外,如果无压管道设计时没有达到坡度要求,极易造成杂质沉积,引起堵塞的问题。为此在进行管线设计时,无压管道要避免出现转弯或坡度不足,出现交叉问题时,有压管道要避让无压管道。
1.4水电管线隔距平行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水电管线布置设计时,隔距平行的核心思想就是保证电缆桥架和水管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前提下平行设置,且电缆桥架应布置在水管的上方位置。这主要是考虑到安全的因素,防止出现水管漏水,渗透电缆桥架引发短路甚至火灾事故。如果布设空间有限,无法进行分类布线,在进行敷设时,也一定要做好电缆桥架的放水工作和水管的加固工作,尽可能提高安全系数,提供有效保护。
1.5冷水让热水的基本原则
冷水管避让热水管,主要是考虑到热水管在连续调整标高时会产生积气,处理不当会造成热水管的损坏,而且和冷水管相比,热水管的成本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在出现冷水管与热水管交叉问题时,要优先进行热水管的标高,避免连续调整。
1.6垂直方向上的设计基本原则
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管线设计时,要注意水电暖的上下顺序,一般来说,最下方为冷水管,然后依次向上是做好隔热保温措施的热水管,暖通风管和电缆桥架。布设是要减少出现穿梁和交叉的情况,尽量使管线贴合梁底,直线平行布置。
二、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基本方法
在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基本方法中,有两个比较关键地环节,一是图纸的绘制,二是排布架构的安排,具体分析如下:
2.1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图纸绘制
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图纸繁复程度较高,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整理工作,一般是每种管线绘制两个图层,一个是管线图层,一个是说明图层,前者主要标注管线中的各类设备,如阀门等,后者则主要是说明各类管线的规格型号,如管径、编号、文字说明等。
为了便于查看,管线图层和说明图层中的每种管线的颜色要力求一致,比如给水管用蓝色,排水管用黄色,电缆桥架用绿色等等,要特别注意的是喷淋管,因为喷淋管布线繁杂,纵横交错,为了更加明显地在图层中进行标注,一般情况下会在较小的支管处标记断开符号。
在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图纸中,占最大比重的就是水、电和通风管线,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水、电管线的布设情况复制到通风管线图中,汇总后再对较为复杂的通风管线进行调整,将重合部分进行移动更改,明确各类管线的位置关系,在调整时,要时刻遵守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基本原则,避免出现设计失误。
待上述工作完成后,要根据层高、梁高和位置,在管线交叉程度较高的位置绘制剖面图,然后再进行管线的细致调整,尽可能减少交叉点。
现阶段,随着BIM技术的应用,截面图和三维模拟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将图纸中显露的管线交叉问题展示出来,方便在图纸上解决管线的交叉问题,提高了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管线交叉问题带来的困难。
2.2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排布架构
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排布架构是在图纸绘制完成后,施工操作开始前,设计人员针对现场情况进行的综合审查,在此过程中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是避免交叉干扰,虽然建筑机电综合管线繁多复杂,但是依然要最大可能的避开交叉干扰情况的发生,保证各类管线功能的实现。
其次是平面定位,平面定位的参考依据有很多,主要包括施工预留空间、管线外型尺寸、附属件尺寸规范要求、管线预留口位置、保温防水措施厚度、管线平行间距等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做好平面定位工作。
最后是标高定位,可以说标高定位是管线排布架构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进行标高定位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的高度尺寸,应需的垂直方向上的预留空间,另外还要注意各类管线在垂直方向上的依次顺序,确保各类管线的标高定位准确合理。
总结一下,可以简单将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排布架构的定位顺序归结为首先是定位吊顶设备,其次是定位无压管道,再者是定位大口径管道,最后是定位其他管线。
三、结束语
机电综合管线设计是一项复杂性和专业性较高的工作,是建筑多样化功能实现的基本保障。在进行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具体操作时,要求管线设计方与建筑设计方加强沟通,充分协调,使得综合管线设计和建筑设计相匹配,科学合理的分布布置建筑机电综合管线,确保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节省施工空间,由此取得良好地建筑机电综合管线设计效果,更好地为建筑服务,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参考文献
[1]丁春洪.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综合管线深化设计要点[J].中国科技投资,2018,(36):18.
[2]刘旭晨.综合管线深化设计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8):111-112.
论文作者:罗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管线论文; 机电论文; 建筑论文; 基本原则论文; 管道论文; 标高论文; 水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