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人民医院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综合了文献法、比较分析法、观察法、实测法、调查研究法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探究,首先分析了外科切口感染研究对象与观测方法,并列举出来了各种可能的情况;之后又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出了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最后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抗生素使用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普外科切口感染;影响因素;抗生素使用对策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普外科病人最常遇到的感染状况,占外科感染人数的10%~40%。
其中,能够导致患者发生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许多种,其中五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备皮至手术时间的长短、BMI 数值的大小、手术时间的长短、是否是 Ⅱ 类手术、病人是否是位于多人病房。我们根据100例病患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出了各项因素的影响情况,并针对各项因素总结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普外科切口感染研究对象与观测方法
(一)普外科切口研究对象
令50位有普外科切口感染状况出现的患者为一组,将其设置成观察小组,年龄区间在15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岁,按照同等情况,选取另外50位住院时间相同并处同一科室的无普外科切口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
(二)观察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病房条件、切口分类、手术季节、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备皮至手术时间进行调查和比对,运用对照法,排除法等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比对,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处理。
(三)数据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记录下来的数据计算偏态分布,并运用Wilcoxon计算秩并检验,选取a=0.05作为检验标准。将切口感染设置为应变量,除此之外的相关数据作为自变量,给予数值之后带入logistic进行分析。
二、影响因素分析
经过对上述数据的比对和观察分析,可以分析出对于普外科切口感染的情况有多个影响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但通过数据分析,为了避免各因素间相互影响以及单方面的片面性的原因,总结出了五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备皮至手术时间的长短、BMI 数值的大小、手术时间的长短、是否是 Ⅱ 类手术、病人是否是位于多人病房。
(一)备皮至手术时间的长短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当病人在手术前备皮时间较长的时候,更加容易发生伤口感染这种情况,这是由于病人将皮肤上的毛发剔除而导致皮肤上表皮有所损伤致使的细菌繁殖迅速,细菌的繁殖导致机体发生外伤感染的状况,增加了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几率。
(二)BMI 数值的大小
根据上述研究数据表明,BMI 数值较大的患者更加容易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根据相关数据表示,较为肥胖的患者发生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几率是BMI 数值数值正常(体重正常)患者伤口感染率的三倍。除此之外,肥胖的患者较非肥胖患者更加容易发生切口处脂肪坏死、液体积聚等情况,从而导致伤口不易愈合,引发细菌侵入,导致外伤感染。
(三)手术时间长短
研究调查相关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我们对手术时间与患者伤口感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经过观察发现当患者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时候,切口的感染几率比较大,而且,手术三个小时以上的患者患伤口感染的几率是手术时间少于3小时患者的3.65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原因是手术时间过长,患者切口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就相对较长,而且由于手术室有许多人员,人员走动空气流动等都会造成手术中细菌等的传播从而造成患者手术切口处感染。而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细菌侵入患者伤口处的几率和细菌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四)切口分类
经过调查发现当患者进行的手术是Ⅱ 类手术时,其切口感染的几率是进行Ⅰ 类手术的3倍。因为Ⅱ类手术一般为胃肠道疾病手术,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消化道以及腹腔的开放,腹中液体一般会渗出,容易引发感染。其中,当患者所作胃肠道切口手术的部位距离远端越近则越容易发生患者切口细菌感染的情况。
(五)病人处于多人病房
据研究表明,当患者处于多人病房中时,切口处更加容易感染。因为多人病房一般会出现抗生素使用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导致病房中有许多不被注意的死角,而且由于多人病房住着多位患者导致探视病人的亲属较多,于是细菌感染源也比较多,而且由于亲属的流动从而导致病房内细菌的扩散,使细菌极易容易附着在病人的身上,导致细菌的富集,从而导致伤口感染,因此家属过多的流动会影响患者伤口感染的情况更关键的是,其中多人间病房的患者的感染几率也比处于单人间患者感染的几率大。
三、抗生素使用对策
(一)严格把握手术时间,维持手术室中无菌环境
由于手术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伤口处感染,于是我们要严格控制手术所需时间,对于有腹部手术经历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对他们进行手术之前要严格计算手术所需时间尽量减少手术所需时间,使手术能够高效、卫生的进行,除此之外在手术期间为患者准备好合理的饮食;在手术前尽量使患者的体质进行改善,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手术前充分调度好相关手术人员的用量及分工,加强手术人员的默契程度,保障手术能够高效的进行。严格遵守手术室相关规定,医生护士在手术时要穿戴专业的手术衣,手术裤、手术鞋,口罩、手套、帽子等,严令禁止与手术无关人员的进入,在手术中尽量避免工作人员的走动和手术室开关门,以免空气流动从而使细菌也随之流通导致细菌附着在患者伤口上导致伤口感染,在手术过程中要维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避免发生切口感染。
(二)减少备皮至手术时间
在手术前要为患者进行术野皮肤的准备,在手术之前半个小时前需要用除毛剂或者剪刀将手术区域内的毛发去除,避免毛发影响手术。由于皮肤在机体中的作用是用来防御的,因此护士在手术之前一定要将病人手术区域进行检查,如果有皮肤感染等情况必须及时告诉主刀医生,以免发生感染,除此之外,应当尽量缩短备皮至手术时间,以免发生感染。
(三)加强 Ⅱ 类手术管理
加强在 Ⅱ 类手术管理中的措施,避免出现手术过程中皮肤切口保护不当的状况,避免细菌侵入机体,降低手术切口处的污染几率。一旦发生感染应当及时为患者注射抗菌药物以避免伤口发生感染恶化,并熟练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从而有效防止细菌感染。
(四)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对于BMI过高的患者应当督促他们进行运动并合理控制饮食,降低体重,使他们在手术之前达到最好的状态,以防止手术失败或者其他状况发生,而且保持良好的术前状态也可以非常有效的避免患者切口感染,还可以节约手术时间,除此之外患者良好的手术状态还可以令患者在术后尽快恢复,并由于机体状态较好,免疫能力较强也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
(五)减少病房患者人数
医院应该尽量为高危患者准备一些单独的房间,并对患者所处病房进行有效的消毒等保障措施,病房内应该时刻保持清洁卫生,空气卫生,并需要抗生素使用人员经常使用消毒剂对病房进行全方位的消毒,除此之外医院应该尽量限制病人家属来探望的次数和频率以及陪同家属的数量等,这样有利于患者处于无菌环境中,降低细菌出现以及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与此同时医院应该对于病房的状况时常进行检测,不符合标准的病房应该给予消毒保护。
结语:综上所述,首先我们通过对100名患者的研究调查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实践操作并针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总结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的解决了普外科切口感染的问题,从而减少了伤口感染的几率同时也降低了发生普外科切口感染患者的数量。
参考文献:
[1]袁小莲.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抗生素使用对策
[2]罗希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抗生素使用对策《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8):23-23
[3]冉小霞.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抗生素使用对策分析探讨.《饮食保健》,2015,2(11)
论文作者:李栋,刘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普外科论文; 细菌论文; 病房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