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救逆回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7例慢性心力衰竭且辨证属心肺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救逆回心汤治疗,对照组44例仅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Junus激酶蛋白-1(JAK-1)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增加CGRP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JAK-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更进一步降低慢性心衰患者JAK-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救逆回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能的机制:抑制炎症因子,防止心脏重塑。
【关键词】回心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541.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18-01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均有了较大进展,但CHF死亡率仍然较高,每年死亡率为20-40%[1]。目前认为阻断炎症因子及防止心肌重塑有利于改善CHF患者的预后。笔者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01月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救逆回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01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9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64.02±5.32)岁;病程7.1±3.6年。对照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66.09±6.18)岁;病程6.8±4.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无差异(P>0.05)。
1.2慢性心衰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慢性心衰参照《内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中医辨证属于心肺气虚型;② 心功能分级属于Ⅱ-Ⅳ级;③年龄20-73岁;④性别不限。
1.4排除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心源性休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脑卒中、肿瘤。
1.5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慢性心力衰竭标准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救逆回心汤(人参30g,党参15g,麦冬12g,五味子12g,三七粉12g,甘草5g)的中药口服。中药采用免煎颗粒剂型,早、中、晚空腹服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
2 疗效标准及观察指标
2.1疗效标准
依照《现代心脏内科学》中的相关标准拟订[4]。
2.2观察指标
受试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CGRP、JAK-1。CGR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盒由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JAK-1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ELISA法)测定,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建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5.0 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表1)
表1临床疗效的比较
组别 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5330 14 9 83%■
对照组4420 12 12 72%
注:总有效=显效+有效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总有效率为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代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两组CGRP、JAK-1水平的比较(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GRP、JAK-1水平的比较( ±s)
组别 N CGRP(pg/ml)JAK-1(pg/ml)
治疗组68治疗前23.78±10.05 37.28±8.67
治疗后70.18±9.57▲★16.35±6.02◇●
对照组53治疗前24.27±8.97 35.09±7.21
治疗后43.14±7.29▲ 26.32±9.11▲
▲代表与治疗前比较P<0.05。◇代表与治疗前比较P<0.01。
★代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代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5 讨论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没有专门的论述,该病相当于祖国医学“心悸”、“咳喘”、“支饮”等范畴。慢性心衰的病位虽然在心,但与肺、脾、肾关系极为密切。心主血,肺主气,且心肺同居上焦,心气虚可引起肺气亏损,肺气虚,失其肃降,不能行其朝百脉之职,使各脏腑、经络受损或瘀阻,诸脏之“用”,皆受损害。肺气虚损也可导致心气血不足,心肺气血不足以运血,心肺之气不相贯,气不帅血,而导致心血瘀阻。因此心肺气虚是慢性心力衰竭一常见证型。根据本病心肺气虚的病因病机,笔者自拟救逆回心汤治疗。方中人参为君药,性甘、微苦,温,归心、脾、肺经,能补气以行滞,气旺则血行。党参为臣药,配伍人参,能加强补气作用,气壮则血脉畅通。佐以麦冬、五味子、三七,麦冬甘寒,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作用,五味子敛肺生津,三七活血化瘀通络。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救逆回心汤在治疗心肺气虚型慢性心衰中,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救逆回心汤结合常规抗心衰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
目前认为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细胞因子激活以及心室重构有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由37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舒血管物质,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5],并能减轻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心输出量.而且能够诱导缺血预适应[6],明显减轻缺血心肌的损伤。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回心方治疗心衰,比单纯用西药治疗心衰更能明显的升高CGRP的含量(P<0.01)。
心肌重塑是CHF主要的病理改变之一,其中Ju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是引起CHF心肌重塑改变的重要发病机制。JAK-1是JAKs家族主要成员之一,在多种细胞因子和酪氨酸磷酸化的作用下,JAK-1活性增强进而激活下游的STAT信号分子,能够持续活化JAK1-STAT3传导通路,使STAT3发生核转位并与特定的DNA序列相结合,进一步激活心肌肥厚相关基因,导致心肌重塑的发生[7]。因此,血清JAK-1水平是反映心肌肥厚、心肌重塑程度的可靠指标。两组治疗后JAK-1均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更进一步降低慢性心衰患者JAK-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救逆回心汤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可能的机制:抑制炎症因子,防止心脏重塑。在治疗心肺气虚型慢性心衰中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Mac PA,Kearney MT,Nolan J,et a1.Prognosis in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J,2003,327:78-79.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5-17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4]吴传中.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28(3):164-165.
[5]Du X Y,Schoemaker R G,Bos E,et a1.Different Pharmaelogical re-SPonses of atrium and ventricle:studies with human cardiac tissue[J].Eur J Pharnlacol,2004,259 (2):173-l80.
[6]Ll YJ,Xiao ZS,PengCF,et a1.Caleitonin gene-related PePitide-induced Preconditioning Protects against ischemia-rePerufsion injury in Isolated rat hearts[J];Eur J Pharmacol,2003,311(2-3):163-167.
[7]Dimerman JL,Lowenstein CJ,Snyder SH.Molecular mechanisms of nitric oxide regulation[J].Cir Res,1993,73(2):217-222.
论文作者:罗孝全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心衰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肌论文; 疗效论文; 回心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