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护理,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5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痰痂1例,套管脱出2例,切口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0)10.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术;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昏迷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5-0203-02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指颅骨骨折、脑干损伤、颅内出血、脑挫裂伤,患者昏迷时间超过6h意识障碍加重,部分患者出现再次昏迷,各项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均会出现显著改变,呼吸道梗阻导致窒息死亡风险增加[1]。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通过建立人工气道能够确保气管通畅,保持患者气体交换,维持正常呼吸,缓解呼吸困难及喉梗阻[2]。术中患者部分生理功能丧失,极易产生身体不适,为此需加强护理干预,有效配合各项治疗措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数量为44例,女性患者数量为6例,年龄为17~78岁,平均年龄为(52.59±2.73)岁,GCS为3~9分,平均评分为(6.13±0.58)分。
1.2 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50例患者治疗期间临床护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术前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向其讲解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手术必要性、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家属的认识水平,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措施。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重点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治疗过程,以此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术中协助医师调整患者体位,固定患者头部,将喉、咽、口放置在同一直线,快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调节养输注速度,避免患者出误吸。将患者颈前区出充分暴露,确保气管处于正中位置,吸出气道分泌物。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等临床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重点为感染预防、套管护理、气道湿化护理等,将病房温度调整为22℃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每日3次空气循环消毒,桌面、地面、物品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定期清洁气管切开位置,保持皮肤干燥,每日换药2次。如患者切口处皮肤溃烂,需消毒并在套管周围贴溃疡贴。每隔2h为患者翻身1次,并进行口腔清洁,鼻饲喂食需抬高床头。吸痰护理需清理口鼻分泌物,并吸出声门下方、套囊上方间的痰液等物质,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套囊。实施套管护理需检查套管松紧度,以容纳一指为标准,为避免脱落,需在固定系带过程中打死结。患者长期佩戴套管,口腔对空气的加温及湿化功能减弱,为此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人工气道湿化,改善生理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隔4h调节带气囊气管切开套管中气囊的压力,控制在25~30cmH2O,间断声门吸引需进行声门下冲洗,调节气囊压力为40cmH2O,声门下吸引接口使用碘伏消毒,灭菌处理后吸出患者分泌物。如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肺部存在痰鸣音,需进行吸痰处理。术后采用鼻饲的方式给予患者流质食物,鼻饲前需对患者胃液进行抽吸,确保胃管在胃内部,实施肠道内营养期间及结束后30min需将床头抬高30~45°。护理期间结合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调节输注速度,初始阶段需以10~30ml/h的速度启动肠内营养,该速度需维持6h,后期每12~24h可将输注速度增加20ml/h,最高速度为100ml/h,如患者输液期间产生胃潴留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胃残留量不超过100ml,可将肠内营养的速度增加20ml/h,如胃残留量不足200ml可维持原有速度,如为残留量超过200ml需减慢或完全停止肠内营养。
1.3 评价标准
统计50例患者痰痂、套管脱出、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痰痂1例,套管脱出2例,切口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0)10.0%。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部缺氧严重,机体反射能力降低,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增加通气量,确保呼吸通畅,便于医护人员及时为患者吸痰,避免感染发生。行经皮扩张气管气管切开术需加强护理干预,如护理措施不合理,极易引发支气管黏膜损伤、脑水肿及缺氧、痰液量增加,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痰痂1例,套管脱出2例,切口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0)10.0%。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相比,针对性护理重点加强呼吸道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套管护理、心理护理[4]。通过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常规护理模式下过于频繁的吸痰对黏膜刺激增加,易发生气道黏膜破损出血,细菌侵入将会导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增加,经皮扩张气管切口术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切开处水分流失,护理人员可适当减少吸痰次数,按需吸痰,低压力浅吸痰,做好气道湿化,观察痰液的量、色、性状、及时评价痰液分度,避免肺部感染[5]。针对性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如患者吸痰后呼吸困难未得到缓解,需检查套管压迫情况[6]。针对性护理重点加强对套管的护理,护理人员控制套管弯度,将内固定外套管取出,打开管道锁后取出内套管,操作过程中控制力度,并告知患者避免咳嗽。为提高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缓解不良情绪,降低治疗期间的痛苦,提高护理的舒适度。
由此可知,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应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对比,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娟,黄小青,祝芳英,龚新华.系统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8):2521-2523.
[2]方圆,许能贵.开窍醒神针刺法配合电刺激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9,25(09):116-118+122.
[3]刘海兵,魏梁锋,洪景芳等.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动态变化与CTP的相关性[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15(06):448-451.
[4]杨祥宏,范秀芳.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6):130+140.
[5]张帆,吴苗苗,黄玉如.“唤醒服务链”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及家属的知晓率调查[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8):1299-1301.
[6]郭成军,申天喜,胡刚等.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08):1887-1889.
论文作者:赵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0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气管论文; 损伤论文; 套管论文; 发生率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