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班主任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论文_郭宁

作为班主任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论文_郭宁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第二小学 郭 宁 054300

【摘要】: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课堂并不是抽象的,课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乐趣的同时,也体会到学习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应看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确确实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班主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

首先,教师要有高度的认识。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就是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师生双方共同创造的,尤其是要靠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理论进行创造性劳动,创设一种能有效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美的情境,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加强学习兴趣。

一、问题背景

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不学、学得好与坏都无所谓,甚至认为读书没多大用处,有类似的想法的人在每个班级多少不等都存在。有的是因为没兴趣而失去动力;有的是因为方法不当,感觉不到明显的进步而丧失兴趣;有的是因为恒心不足,感觉又苦又累的而放弃兴趣。

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的问题比较普遍。作为教师,课室上面对一些无精打采的、昏昏然茫茫然的、时刻关注风吹草动的、人在课堂心在神往(天堂)的学生,也是痛心疾首、心急如焚,颇感能力不够强、水平不够高、魅力不够大,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到达知识的殿堂。

根据心理工作者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问题:能不能学——智能问题;愿不愿学——态度问题;会不会学——方法问题。班主任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后两者加以辅导。

兴趣与态度、方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中关于“兴趣”的解释。

二、话题解说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基于精神需要。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

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由此可见,兴趣是一个人态度的情绪化反应。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生来说,兴趣的意义在于:

兴趣往往就是学习的方向。兴趣能促进学生及早明确学习的具体方向和目标,产生积极期待,也容易从努力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兴趣能够让行为积极主动。兴趣能够让学生提出问题的设想,并积极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解决的问题越多,模糊点越少,就越有信心,越不容易茫然,也具有比其他人更容易解决问题的能力。

兴趣可以使注意力更集中。兴趣能激活思维,使人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不容易疲倦。注意力越集中,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三、成因分析

从目前我们所处的教学环境来看,前文所列举的部分学生学习上缺乏兴趣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教育与就业的矛盾、学校管理体制、教师自身认识、班主任管理理念、特定集体(学校、班级、家庭等)的学习氛围、学生个体的价值观等。

就学校教育这个层面来说,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一是学校忽视学生的身心成长。

学校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认知规律和生理特点,尤其是忽视了他们在这一成长阶段的心理需要,缺乏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

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说的是“学校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新课程实施至今,老师们都深知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会想方设法启发学生思维,尊重学生的每一个“表达”和“诉求”,运用启发式、对话式、讨论式等体现平等思想的互动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中被动的接受灌输的情况已经比较少见。

但是,目前我们周边的学校在学生身心成长的规章制度、硬件设施、应急机制、活动策划等方面都很欠缺。比如,建立师生谈话机制的学校不是很多,学校各层级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达到什么要求,对学生的了解要达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设立心理咨询室的学校也不多;有的学校即使有心理咨询室,其功能也基本相当于政教处的一个谈话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活动也少得可怜。让学生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荣誉,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如各种探究实验、写作比赛等等。我们的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比较少,参与校级以上各种比赛的机会也比较少。

当然,有些情况也不是我们学校所能左右的,出于“稳定”压倒一切、安全重于泰山的大局考虑,有些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如春游、秋游、参观纪念地,被无情地取消了,应该说是一种遗憾。

二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忽视对学生的激励。

兴趣是伴随着愉悦的心情的。表扬、激励能激发学生愉悦的心情。可是,我们的老师却很吝啬,批评张嘴就来,如同家常便饭;表扬难得一次,好像去肯德基。

在教育的过程中,批评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但表扬比批评更重要。不是不能批评,而是应该坚持表扬在先、批评在后,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

甚至错误也可以表扬。美国一学校数学老师讲加减法运算,请一学生回答5个苹果吃掉2个,还剩几个?这个学生说还剩2个。这位老师大大地表扬了这个学生。他是怎么表扬的?他说:“你回答得非常好!与标准答案只相差1个。”

这是小学生的例子。

我们说“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兴趣与认识、情感相联系。有些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责任,学习需要在他们内心中并没有形成,学习兴趣也就不能得到有效调动,或者不浓厚、不长久。有些学生只是将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需要,殊不知,学习动力可能会凭兴趣来激发,但不能单纯的靠兴趣来推动;退一万步讲,即便没有学习兴趣,也是可以苦学的,在看似艰苦的学习中逐步体会学习的乐趣。

我们的学生如果在认识上、情感上产生学习的需要意识,像金岳霖老先生觉得逻辑好玩那样,觉得语文好玩,数学好玩,英语好玩,理化生、政史地好玩,那么,学习就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

四、方法对策

1.关注学生的正向发展。

关注学生的正向发展就是要求班主任多给予学生以正向的关怀,即能相信学生可以通过帮助而进步,即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价值和力量,帮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种价值和力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发现自己的长处、谋求个人的成长方面来。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思考:我的长处是什么,我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我有没有尽力去做。更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表现自我,并对这样的表现大力表扬;当着全班同学表扬,通过更多的场合或机会表扬。

可以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让学生“出头露面”,如在板报、橱窗中开辟相应的板块,将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墙报、橱窗展示,这样可以辅助学习风气的进一步形成。班主任还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力,发现他们没有被激发出来的资质,尤其是那些没有被其他教师发现的潜质,你该给他们机会激发出来,并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展示,让他们感觉自己其实还有很多能量可以发挥出来。

事实上,有些学生在学习上不被看好,有的还调皮捣蛋,甚至认为无可救药,但他排课桌很细心,或者画老师的肖像画很逼真,或者模仿赵本山惟妙惟肖……某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发现并受到表扬、称赞,从此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行情被看好了,这样的事例还是不少的。

2.具备及表达同理心。

同理心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咨询者了解与体验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同理心定义为能体会当事人的私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运用到教育学上,就是指教师能了解与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

如果班主任能设身处地去了解学生的主观世界和观点,那么沟通就不是一般的谈话、教导,而是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例如,有一位老师对一位怕学习的学生说:“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学习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没有知识的人一事无成。”这听起来没什么不对,然而学生已十分的熟悉,他们天天都听到这种声音,但就是不能解决他们怕学习的问题。有个学生说:“没有人关心我,很孤独。”老师则对他说:“谁说没有人关心你啊,我就很关心你,同学们也很关心你,感到孤独就应该多参加班级活动。”这位老师说得也没错,但同样,用简单的表白和理性思考代替不了学生的痛苦感受。

具有同理心的班主任可能会首先从心理的角度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验他们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是真正了解我、理解我、关心我的。这就自然地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探讨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

3.多给学生以温情反应

班主任对学生的温情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温情是指与学生交流沟通时所表现的一种情绪性态度。沟通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语言的,非语言的;口头的,书面的;有意的,随机的;直接的,暗示的,等等。

目光、声调、姿势、手势、面部表情及适当的身体接触都是对学生表达温情与支持的非语言方式。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位教师看见一位学生的鞋带松开了,他的手臂因为受点伤,绑不好鞋带,这位教师弯下腰帮他绑鞋带,当那位教师绑好鞋带,站起来时,发现学生流露出感激的神情。原本一位不爱跟老师说话的学生,也开始喜欢接近那位老师了。

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家长都迫切望生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心理转变为对孩子的期望、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思想和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其实有些学生的学业问题不是本身的问题,而是来自老师、家长、同伴的非议与冷遇,给他们一定的压力,会使他们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自卑感与日俱增。

他们的主要问题是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情感问题等等困扰,当我们以温情的面孔出现的时候,就是以尊重的态度坦诚地面对学生,学生就可能会抛开心理上的防范,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甚至批评。

最后,我想说得是,希望班主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导师,做学生的“心灵伴侣”,把教育学生当做我们做教师的最大兴趣,用自己的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成为积极乐观的求知者、创造者。

论文作者:郭宁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作为班主任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论文_郭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