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进展论文_罗倩,肖天宝

中西医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进展论文_罗倩,肖天宝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病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应用中西医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西医化疗短期内有一定疗效,但费用昂贵,易反复,而中医化疗采用经验用方、经典方药及针灸治疗等治疗方法,对本病均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骨髓抑制;临床疗效

化疗是肿瘤的三大治疗方法之一,是唯一的全身性整体治疗方式。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诸多化疗药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效应,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化疗带来的各种剧烈的毒副反应,使很多患者无法顺利完成治疗,导致肿瘤的加重和复发。而化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对骨髓抑制的控制。

1.西医化疗

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的前体血细胞的功能降低,血流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均源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是化疗,主要针对生长活跃的细胞,而人体除肿瘤细胞以外,骨髓造血干细胞、消化道粘膜、子宫内膜和卵巢、皮肤及其附属器等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更新较快,尤其骨髓内造血细胞增殖旺盛,所以化疗经常导致骨髓细胞及其他增值旺盛的细胞受到抑制,在各种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是最严重的一种。

1.1白细胞减少防治

白细胞减少在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出现最早、发生率最高,临床以感染和不明原因的发热最为多见。目前的治疗药物最为常用的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抗生素。王哲海等对 32例化疗病人进行了预防性研究,发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有效降低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且可以降低抗生素的使用。

1.2血小板减少防治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白介素-11对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明显。rhTPO是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生成的各增殖周期均有刺激作用,包括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多倍体巨核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从而刺激血小板的生成。白介素-11能促进初级造血干细胞的生长,使巨核细胞母细胞增殖,诱导巨核细胞分化,从而增加血小板数量。通常情况下,血小板低于20×10 9/L,可考虑输注血小板。

1.3血红蛋白减少防治

当Hb<90g / L时,可考虑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作用于骨髓中红骨髓,能促进其增殖、分化。但EPO副作用较多,如高血压、血栓和头痛等,临床应用时需谨慎。Hb<85g/L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头晕乏力、心动过速、血压偏低、极度疲劳等,可考虑输浓缩红细胞。Hb<70g/L时,血容量正常,通常需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当患者有活动性出血的表现,需要同时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此时考虑输全血。

1.4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化疗适应证及禁忌症,下列情况不宜做化疗:肝肾功能明显异常(主要指标超过2倍以上);严重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白细胞小于3X10 9/L,血红蛋白小于80g/L,血小板小于5.0X10 9/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化疗期进行支持治疗

合理的饮食补养及必要的静脉营养;维生素B6是核酸活化的部分,对细胞生长,尤其对细胞增生有促进作用;鳖肝醇可作为体内造血因子,能起到增加粒细胞数量作用;碳酸锂能明显刺激肺组织产生集落刺激因子,使骨髓的CFV-C增加,从而促进粒细胞的生成;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除此,还需加强口腔、皮肤及胃肠道护理,预防感染。

2.中医治疗

2.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均有一定关系,但与运化水谷精微之脾胃与藏精主骨之肾关系较为密切。贾英杰、于建春等认为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是在肿瘤正气不足的基础上复受化疗“药毒”之邪的侵犯,加重了毒瘀互结的病理过程,故骨髓抑制主要病理机制为“脾肾虚损、毒瘀互结”;肿瘤患者经化疗后人体正气耗损,易致气血两虚,骨髓抑制即是热毒伤阴,耗伤气血的结果。因此,中医治疗化疗致骨髓抑制多采用健脾补肾、益气生血、养阴生津等治法。

2.2 临床疗效

2.2.1 经典方剂应用

中医药防治在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方面,诸多医家应用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类方药进行辩证论治,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如郝素贞等鹿二仙汤加味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影响的研究中,观察到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治疗组不但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减轻,还有增强单核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的作用。章慧等应用八珍汤加减对20 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证明八珍汤加减可防治化疗致骨髓抑制现象。亦有诸多研究如脾汤及龟鹿二仙汤加、圣愈汤配方、十全大补汤、人生养营、补血四君、补血汤在防治患者化疗过程中均可减轻出现的骨髓抑制副作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化疗效果。

2.2.2 自拟方剂应用

众多近代医家结合传统方剂和自己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自拟中医方剂治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并获得确切效果。如甘欣锦等认为脾肾不足、气血亏虚,同时还有余邪留伏是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的主要病机,治疗在以健脾益肾补血为主佐以解毒,其自拟三子补血汤(菟丝子、黄芪、当归、茜草、女贞子、枸杞子、仙鹤草等)改善骨髓中造血微环境,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在临床中对骨髓抑制具有较好疗效。

2.2.3针灸应用

针灸对临床中许多急慢性疾病具有神奇疗效。恶性肿瘤患者因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现象,脾肾不足、气血亏虚,同时还有余邪留伏是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的主要病机,而针灸在本病的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刘丽红等在 114 例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患者进行足三里穴中注射利多卡伊和地塞米松临床研究中,观察发现Ⅱ度骨髓抑制患者用此治疗方法疗效良好。张影等在45 例因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督脉隔药灸治疗,发现督脉隔药灸在患者白细胞升高方面收到较好疗效,体现出了简、便、廉、验的中医。

3.小结

西医治疗骨髓抑制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分子靶向疗法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不稳定,且有毒副作用。在中医药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方面,各医家虽对其病因病机认识不同,但治疗各有特点,临床中采用经验用方、经典方药及针灸治疗等,对治疗本病均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可馨,曹勇.从健脾补肾化瘀法探析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2012(4)

[2]刘丽红,张洪伟等.穴位药物注射治疗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114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9)

[3]张忠强,吴涛等.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8)

[4]王茜,窦永起.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药防治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3(4)

论文作者:罗倩,肖天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中西医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进展论文_罗倩,肖天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