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甘肃省 兰州市 730030
摘 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均分为优质护理组(50例)和常规护理组(50例),常规护理组中的患者均给予医院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患者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的疗效。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为(16,8±4.8)d,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2.3±3.8)d,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生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
关键词:脑出血;优质护理;护理方法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征,相应的病死率也相对较高,且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之后依旧会伴有智力减退和肢体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比较大的负担[1]。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大鱼大肉、不规律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得我国脑出血发生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增强其防治力度刻不容缓。本次研究结合本院所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探讨了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取得了理想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优质护理组(50例)和常规护理组(50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要求。优质护理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分布45~81岁,平均56.2±2.1岁;常规护理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分布44~82岁,平均54.8±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行对比。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中的50例脑出血患者均给予医院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饮食护理、卫生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治疗等基本护理内容;优质护理组中的50例患者均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的疗效。而就优质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而言,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即:
(1)组建优质护理服务团队。根据本医院的护理规定和要求,积极建立以医院护理长为核心的护理团队,确保可以全面增强全体脑出血患者护理人员对于自身护理职责、护理任务、护理要求、护理流程等护理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仔细分析当前医院护理科室在护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要注意使全体脑出血患者护理人员切实树立优质服务理念,避免护理人员忽视优质服务理念,以便从护理源头上为脑出血患者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2)建立和完善脑出血患者护理的分层管理机制。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时候,需要依据护士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等来将护理人员群体划分成不同护理等级,然后针对主管护士等各级护理人员分配不同的护理任务,确保使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护理职责。比如,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各个患者的主管护士需要负责相应患者的全程护理服务。另外,要至少确保两名脑出血患者有一位负责全程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护士长要定期抽查各个护士的护理服务和行为,以便及时发现和积极存在的护理问题;可以建立完善的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制度来定期全面排查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看是否各个护理人员的护理职责落实到位,比如分管护士主要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负责等。
(3)要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能力。针对脑出血患者而言,护理人员要立足于增进护患关系,围绕患者的病情、护理需求等来提供护理服务,尤其是要注意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消除脑出血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的各种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或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先全面搜集和整理各个患者的病历和治疗方案,从整体上来把握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恢复情况,以便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另外,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进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存在的各种负面情绪,同时还要注意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必要的时候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全面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4)定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在住院的时候,要使患者正确摆放自己的肢位,尽量采用侧卧位,并要指导和辅助患者进行翻身训练,避免患者在病房长期卧床,否则容易诱发压疮等;在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恢复正常后,护理人员可以知道患者进行适当康复训练,但是要注意运动训练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过多或过高强度的进行训练;在脑出血患者处于缓解期的时候,护理人员要知道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腹背肌肉锻炼,比如按摩患者的腹背部,避免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或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本次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两个:一是脑出血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二是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的总住院时间[2]。
1.4 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统一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以(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校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为(16.8±4.8)d,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2.3±3.8)d,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大鱼大肉、不规律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得我国脑出血发生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增强其防治力度刻不容缓。实际上,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征,相应的病死率也相对较高,且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之后依旧会伴有智力减退和肢体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比较大的负担[3]。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相较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康复速度更快,总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生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倩.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5,9(17):192-193.
[2] 吉莉,顾志娥.优质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哈尔滨医药,2014,34(6):409-410.
[3] 王晓玉.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6,14(1):259-260.
论文作者:吴可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常规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院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