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医院 邮编:833400
内容提要:小儿如何进行合理用药,由于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新陈代谢旺盛,肝、肾功能尚不成熟,一般对药物排泄较慢,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药物的运转、分布、解毒、排泄等功能日趋完善,各期的用药特点也是不同。本文就从小儿各个时期来论述一下小儿用药特点。
关键词:小儿用药 剂量 合理用药
以前,小儿用药只要注射按年龄折算剂量就行了,其实不然,折算剂量固然重要,但对小儿的合理用药来说,差距尚远,由于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新陈代谢旺盛,肝、肾功能尚不成熟,一般对药物排泄较慢,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药物的运转、分布、解毒、排泄等功能日趋完善,各期的用药特点也是不同的。小儿的用药量比成人小,一般可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进行计算。除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须掌握其用药特点。下面本文就从小儿各个时期来论述一下小儿用药。
一、新生儿婴幼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和婴儿的胃排空较慢,出生后6~8个月开始接近成人,新生儿的胃酸分泌极少,胃液pH很高,大约2~3岁达成人水平,这些都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新生儿和婴幼儿膜通透性较高,药物易于通过,特别是其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游离药物浓度较大,易发生药物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敏感。如吗啡类药物(包括可待因等)易致呼吸中枢抑制;维生素A服用后能使婴儿脑脊液压力增高,可见婴儿卤门饱满、隆起;氨基糖苷类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剂量过大、疗程较长可致听神经和前庭神经不可逆损害,造成耳聋、眩晕和共济失调。
1、新生儿用药特点
出生28天内为新生儿期,新生儿皮肤薄,皮肤局部用药吸收较多,应注意引起中毒。药物经口服后,胃肠道吸收的差别很大,如氯霉素吸收慢,磺胺药可全部吸收。皮下和肌肉注射由于周围血循环不足往往影响药物吸收和分布,静脉吸收最快,药效可靠。有些药物如磺胺药应用后,引起新生儿黄疸加重,甚至侵入脑神经造成核黄疸,因此磺胺药不宜用于新生儿。由于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某些酶类缺乏,某些药物应用后可引起生命危险,如氯霉素可引起新生儿灰婴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死。新生儿肾功能发育不全,对巴比妥类、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排泄缓慢,直到满月后,肾功能才逐渐完善。因此,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用药间隔应适当延长,同时用药也不宜过久,否则易发生中毒。
2、婴幼儿期的用药特点
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1周岁后到3岁为幼儿,这个时期的孩子吞咽能力差,大多数不会自服药品,口服给药要注意不要误入气管,特别是石蜡油等药物,误入后会引起吸入性肺炎。婴儿期的腹泻,不要过早应用止泻剂,以免肠内毒素吸收增加,病情加重。便秘时应从改善饮食着手,适当增加些含有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蜂蜜等,不要一便秘就用泻药。吗啡、度冷丁等药物,容易引起中毒,抑制呼吸,一般不宜用,但该期对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药,耐受性都较大,年龄愈小,剂量也相对偏大。
二、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用药特点
三岁到入学前及入学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机体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如对于镇静药、阿托品、磺胺类药、激素药等的耐药性较大,酸碱类药物较易发生酸碱血症;应用利尿药较易引起低血钾、低血钠现象;应用大量或多种抗生素(尤其是口服广谱抗生素时)比较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四环素可使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发黄,因此7岁以内忌用。用药时必须熟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发生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小儿用药禁忌
1、新生儿用药禁忌(1)氯丙嗪:可致麻痹性肠梗阻;(2)磺胺类:亚硝酸类,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3)奎宁: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肤稍挤压即出现局部青紫。(4)伯氨喹啉:易引起溶血性贫血,表现为呼吸急促全身青紫,有血样尿。(5)新生儿忌用退热药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很差,在服用退热药后,常可使体温突然降低,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内出血等,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因此,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是新生儿的禁用药。处理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
2、婴儿用药禁忌(1)呋喃坦啶(呋喃妥因)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手、足、皮肤麻、胀、痛感或蚁行感,并逐渐向躯干伸延,严重时手拿不住东西,足背抬不起来,感觉全部消失,皮肤粗糙,冰凉、不出汗。(2)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致脑水肿,引起胃溃疡、肠黏膜坏死或穿孔、骨质疏松、眼晶状体突出、高血压。(3)麻黄素可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4)维生素D,服用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高血钙促使大量钙沉积肾脏和大血管,致肾脏及大血管钙化,引起婴儿高血压。(5)肼苯哒嗪可致红斑性狼疮综合征。(6)氯霉素易致“灰婴综合征”。氯霉素进入体内后,与肝内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除,由于新生儿及婴幼儿肝脏葡萄糖醛酸含量少,所以在体内呈游离状态的氯霉素较高而致急性氯霉素中毒,这种中毒反应除与肝脏解毒功能不健全有关外,与肾脏对氯霉素的排泄不足也有很大关系。由于其肾脏排泄功能尚不健全、药物的半衰期较成人长,易发生血药浓度过高或蓄积性中毒。
3、忌滥服补药 : 有些家长滥给孩子服用中药滋补剂现象,如服用人参、人参蜂王浆、冬虫夏草、北芪精等等,以为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些补剂把孩子推向了病态;男孩子口唇边汗毛变粗、变长,阴茎变粗,易勃起;女孩子乳房在八、九岁就开始增大,且有阴蒂增大等现象,这些由滥用补品而制造出来的性早熟,业已成为儿科的新疾病。目前医学界对此束手无策,医生深感棘手。
4、忌滥用抗生素 : 抗生素虽有抑制细菌的突出作用,但人体的损害也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对肝、肾、听神经,甚至血液系统都有损害,小儿各个系统抑制机制发育尚未成熟,所以不要轻易服用,非用不可时,一定要控制用药量,合理联合用药,不要长期使用。
5、慎用氨茶碱 : 非用不可时,应严格按医师指导掌握用量,超量或不适当联合用药会导致氨茶碱急性中毒,出现烦躁不安,出虚汗,心动过速,甚至休克死亡。
6、小儿慎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对小孩感冒发热,确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对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英国卫生部门经多年调查,确认12岁以下儿童服用阿司匹林过量易患瑞氏综合征。瑞氏综合征开始时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害,很容易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儿童患流感、水痘时,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瑞氏综合征的机会,比其他情况要高25倍。
总之,小儿在体格和器官功能等方面都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其新陈代谢旺盛,一般对药物排泄较慢。但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某些酶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用药不当常可致不良反应或中毒。小儿对水和电解质代谢的调节功能较差,故易致平衡障碍,对影响水盐代谢或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较成人易于中毒。在应用利尿药后极易产生低钠或低钾血症状。所以在小儿用药阶段应该加大对用药观察,及时应对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梁颖文,吴季俭.新药在儿科的使用管理与再评价.儿科药学杂志,2004,10(5):29.
2 徐小薇,王跃明,李大魁.儿科合理用药探索.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2):125.
3 叶永年.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2-73.
4 王清芳,刘高峰,白秀萍.临床药师工作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6.
5 卢建,张旭晖.儿童的药学监护. 儿科药学杂志,2003,9(6):32.
论文作者:苏明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新生儿论文; 小儿论文; 药物论文; 氯霉素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综合征论文; 剂量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