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虚词研究的重大突破——评何金松《虚词历时词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虚词论文,重大突破论文,词典论文,古代汉语论文,何金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汉语虚词的历时研究,长期以来,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极其艰巨的课题。何金松先生以不畏攀登的学术勇气,从1973年到1988年的15年中,利用业余时间,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广泛涉独和研读前人的有关论著,充分吸取学术营养,又选取从先秦至清末100多种有代表性的别集、选集和总集,从中搜集第一手资料,经过艰苦的分析、比较、归纳,终于撰成了80万言的《虚词历时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下面简称《历时词典》)。该书以恢弘深邃的内容和崭新严密的体系,填补了我国语言学领域的一项空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广采博取,收罗词条丰富
古代汉语词汇极为丰富,理应包括虚词在内。然而汉语虚词数的基本下限及其发生、发展的大体线索如何,我们的认识还很肤浅,这同虚词的研究状况有直接关系。如果从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算起,将近200年中,虚词研究的进展一直相当缓慢。近10年来,一批虚词词典或带有词典性质的著作相继问世,专门性的复音虚词著作也已出现。但就收词数量而言,并没有赫然在目的大突破。下面是古今几部代表性虚词著作的收词情况:卢以纬《语助》收单音词68个,复音词和词组68个,共136个。刘淇《助字辨略》收单音词460个。王引之《经传释词》收单音词253个。杨树达《词诠》收单音词532个。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年版)收单音词178个,复音词200个,共378个。何乐士、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王海棻《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收单音词549个,把异体字和通用字90个也计算在内,共639个,复音词519个(不含固定格式),总计1158个。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收词1241条,其中主条307条,副条934条。高树藩《文言虚词大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收单音词614个,复音词444个,共1084个。陈霞村《古代汉语虚词类解》(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收单音词460多个,复音词和固定结构390多个,共850多个。
这些著作大多不是正式的词典,其基本目的是为了给读者阅读古书提供方便,所以只重常用的或费解的文言虚词;收列的范围相当宽,都程度不同地收录了代词、形容词、助动词、不定数词等,有些还收了由虚词和实词组成的固定结构,如《文言复式虚词》中真正的复音虚词只有400多条。这里没有品评其得失或指责其不足之意,只是想说明,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古汉语虚词数量所展示的概况,最多的不过1100个左右。那么,“1000左右”是否就是古代汉语虚词总量的最低数?如果不是,它的下限可能有多少?《历时词典》收录单音虚词702个,复音虚词2256个,关联词155个,共3113个,回答了这个必须回答而又很难回答的问题。假如用严格的标准加以筛选,将所收关联词语和可能被误收的复合词组排除掉,再加上可能漏收的虚词,总数将不会少于3000个。《历时词典》所提供的信息量,首次展示了从先秦到清末汉语各类虚词和全部虚词的基本总数,信而有征地说明了古汉语虚词纷繁复杂,同丰富多彩的古汉语实词相映成辉的总格局,标志着学术界对古代汉语虚词的发掘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从开创虚词词典编纂的《语助》一书的问世到《历时词典》的诞生,其间经历了600余年。可见,对古汉语虚词研究要取得突破性的重大进展,是多么艰难!
二、勇于探索,对虚词的含义和归类提出了新的见解
该书有一篇《虚词简论》(代前言),包括“虚词的名称”、“虚词的含义”、“虚词的分类”、“虚词的词族”、“虚词的研究”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就每一侧面作了历史的回顾,对有关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结论的长短得失进行了客观分析,并直抒己意。实际上是关于虚词研究史的总结性文章,也是作者编撰《历时词典》导夫先路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的操作纲领,与正文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多少年来就已引起学人的注意,或者各是其是,或者已成公论。作者以高度的分辨力和敢于求真的勇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好几个问题的见解,有使人豁然开朗之感。例如:
主张根据“词义性质”、“形态标志”、“句法功能”三者结合的原则确定虚词类别。近百年来,怎样划分虚词和实词,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程。实践证明,对这三点仅执其中一端,都不能比较成功地将某些词无争议地归入虚实两个大类中的某一类。文章对此用相当多的篇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仅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且具有雄辩的说服力。不足的是对“形态标志”没有作必要的充分论证。
将代词划入实词范围。马建忠在《马氏文通》《正名卷》之一的“界说三”提出:“凡实字用以指名者,曰代字。”此后杨树达、陈承泽、黎锦熙等先贤都把代词归入实词。自从吕叔湘、朱德熙两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把代词归入虚词之后,学术界几成定论。当然也有不同意“虚词说”的,陈望道先生就是一个(见《文法简论》),不过是少数派。何金松指出:“代词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修辞的需要,使得说话写文章不致于呆板地、频繁地重复出现一个人或事物的名称。从本质上说,代词表示的对象与所指的人或物是一致的,同一的,因此可以做主语和宾语,是实词,不是虚词。”《历时词典》将代词断然排除在虚词范畴之外,不予收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这不是对从马建忠到陈望道代词“实词说”的简单重复和移植,而是经过对语言事实的细心观察和两种主张的深入思考之后的理性回归。给代词科学地定位,使虚词词典所收词条不致虚实混杂,提高了词典的科学水平。
将语气词从助词中分离开来,自成一类。语气词和助词,从马建忠到当代一些著名语言学家都没有把二者划分开来。在他们的著作里,或者用的是“助词”名称,实际上是“语气词”;或者将助词分为语首助词、语中助词、语末助词,而语末助词主要是语气词;或者有“语气词”一类,但范围较广,包括了叹词和少数副词。《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一些虚词工具书仍未将它们截然分开。《虚词简论》明确指出:“凡是表示某种结构、时态、调整音节或凑足字数的词叫做助词,分为语首助词、语中助词和语末助词。凡是用于句末表示某种语气的词叫做语气词。”二者界畛分明,互不纠缠。
这些问题的新见解,使虚词研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三、居高临下,对虚词进行历时的总体考察
研究虚词发展史是汉语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有些单篇文章,就难度较大的某些虚词的纵线运动有所论及,且不乏新意,但数量甚少;而一些虚词工具书,都是以词为纲,分别诠释各别词的词性、词义和语法功能,并不阐述各类虚词和各别虚词的历时问题。所以,从总体上说,我们对古汉语虚词的发展历史,在认识上至今仍是零碎的和模糊不清的。作者站在汉语发展史的高度编纂此书,全部词条不是材料的简单罗列,而是按不同的词类,历史为主线组成同义词族集合体;同义词族内部的各词条,则按历史顺序和派生关系的分支进行排列;各词族均举出单音代表词,扼要说明其语法功能;具体词条的引例,仍着眼于历时,寓纵向运动于书证之中。所以,每一词族实际上是该词族全体成员的发展小史。这种匠心独运的设计和安排,使得各词族的时代平面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运动变化轨迹,比较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该书可以说是用词典形式简明反映虚词发展史的一部著作。
词族内部所属成员,少则几个,多则一百多个,很多都有十几个或几十个,这在别的语言中极为罕见,而我们自己却是并不清楚的。感谢《历时词典》作者的辛勤劳动,使我们大大扩展了对虚词的认识视野。是什么原因使得虚词词族内部如此丰富多彩呢?《虚词简论》从理论上指出了10个方面,即:1.多种构词法;2.比况不同;3.依音用字;4.同音近音假借;5.音变换字;6.用方言词;7.用近义词;8.用异体字;9.调换字序;10.来源不同。所谓“来源不同”,包括音源和义源两大类。音源部分,作者以“并列连词”为例,指出有5个音源,即:端母字、匣母字、见母字、泥母字、帮母字。义源部分,指出主要有“类象义源”和“比况义源”。这是关于虚词纵向发展规律的一个简明扼要的历史性总结。揭示出这个规律,我们对林林总总的古汉语虚词及其发展脉络,就有可能摆脱眼花缭乱或扑朔迷离的认识状态,而上升到一个能自觉把握他们的新高度。
四、覃思精虑,新义项创获颇多
包括科学地建立义项在内的释义,是任何一部词典的灵魂。对每一个词所含的义项,能否客观地揭示出来并准确地加以表述,直接关系到词典的质量。这是一项繁难的工作,要达到很不容易,像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汉语大字典》,虽是迄今收录义项最多最全的一部大型工具书,义项疏漏的现象仍不乏其例。作者以其深厚的业务基础,细心观察,精益求精,使许多常用虚词增加不少新义项而补苴《汉语大字典》之失的情况,并非个别。下面是部分单音词的义项数与《汉语大字典》的比较表:
词 《汉语大字典》 《历时词典》
超过
目 义项数 义项数
数
由4 10 6
亦8 16 8
乎
12 2210
且
14 21 7
於
16 20 4
则
12 16 4
之
16 19 3
若
10 13 3
向9 11 2
已9 11 2
其9 19 10
自9 17 8
是6 10 4
与
16 24 8
于
17 21 4
乃
13 16 3
因8 11 3
却
11 14 3
即
10 12 2
也
14 16 2
上表所
列20个
词中,“由”、“其”、“亦”的义项彼此相差1倍或1倍有余,“自”、“乎”、“是”的超过数也接近1倍,“且”、“与”的义项数多出1/3。就义项增加的绝对数来说,少则二三个,多的竟达八个、九个、十个。这些新增义项并非作者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精心敦琢的结果。现在以“其”为例,将10个新增义项照录于下(所属词类与译文从略,例句亦未全录):
【其】犹“既”。已经。《诗经·小雅·沔水》:“我友敬矣,谗言其兴。”《史记·宋微子世家》:“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
【其】犹“切”。一定,千万。与否定副词连用。《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十一》:“夫阳生,生而长,国人戴之,君其勿易!”《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犹“确”。确实。《墨子·节葬下》:“若以此观,则厚葬久丧,其非圣王之道也。”《楚辞·离骚》:“苟余情其信姱以修要兮,长顑颔亦何伤?”又“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乎行媒?”
【其】在。《荀子·议兵》:“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战国策·楚策一》:“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也。”
【其】用,把,拿。《文子·符言》:“凡事人者,非其宝币,必在卑辞。”“其”字《通玄真经》作“以”。《淮南子·汜论》:“视其更难,以知其勇。”
【其】就,便,于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鞬,以与君周旋。”《礼记·月令》:“五者备当,上帝其飨。”郑玄注;“皆得其正,则上帝飨之。”《吕氏春秋·下贤》:“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受实者,其礼之。”许维遹曰:“其,犹则也。”
【其】犹“且”。尚且。《国语·晋语四》:“今将婚媾以从秦,受好以爱之,听从以德之,惧其未可也,又何疑焉?”《楚辞·离骚》:“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列子·力命》:“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其】犹“却”。然而,但是。《论语·子路》:“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公羊传·隐公四年》:“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
【其】的。《尚书·康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逸周书·太子晋》:“王子应之曰:‘吾闻太师将来,甚喜而又惧。吾年甚少,见子而慑,尽忘吾其度。’”《史记·晋世家》:“君其祀毋乃绝乎?”(按:此条收入表领属关系的“的”字词族。)
【其】的。《孟子·公孙丑上》:“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荀子·强国》:“若是其悖缪也,而求有汤武之功名,可乎?”《史记·苏秦列传》:“秦祸如此其大也。”(按:此条收入表修饰关系的“的”字词族。)
“其”字上述义项的义例均和谐一致,单独建立义项是必要的。《汉语大字典》竟然疏漏了。《历时词典》新增义项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必备举。其中有不少的词,自来或以实词释之,望文生训,舛误丛生;或虽视为虚词,而释义不确,甚至无此义项,致使拮挶为病,文义未安。该书作者大量发掘许多虚词的义项,使虚词的诠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五、不泥成说,唯是之求
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是学术史上的普遍规律。但要做到这点,发现前人弄错了的东西,并不怎么容易。必须具备科学的慧眼,方能驰骋学海。作者以不迷信成说的严肃态度,用冷静客观的眼光审视某些传统解释,从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综合中得出新的结论。书中补苴前人疏漏、纠正成说中讹误的释义很多,下面略说一二:
“惟”或“维”在《经传释词》中释为“发语词”,杨树达的《词诠》和杨伯峻的《古汉语虚词》等都解为“语首助词”。“助词”说早成定论,迄无异辞。《历时词典》的作者以此验之语言实际,总觉得有如隔靴搔痒,未达一间之感,故生疑窦。事实上在有些古文献的今译中也存在着确切的理解。如,《书·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盐铁论·本议》“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所疾苦。”陈霞村《古代汉语虚词类解》分别译为“在十三年四月,周武王去向箕子请教天道。”“在始元六年,汉昭帝让丞相、御史大夫跟地方所推荐的贤良、文学谈话,询问民间疾苦。”又《楚辞·离骚》“摄贞提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金开诚《楚辞选注》译句意为“寅年而正当寅月,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了。”袁梅《屈原赋译注》译为“正当夏历寅年的孟春正月,又在庚寅之日,我便降生了。”他们的今译正确处理了译文的古今关系,但注文仍株守“语首助词”的成说,结果自相矛盾。《历时词典》大胆确定此类“惟”或“维”属时间介词,义为“在”,对旧说作了断然摒弃。
“羌”用作虚词主要出现于《楚辞》。如:
①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离骚》)
②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同上)
③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借诵》)
④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同上)
例①,王逸注:“羌,楚人语词也,犹言卿何为也。”可以理解为给羌字限定了虚词这一大的范围,但相当含糊。洪兴祖补注:“羌,楚人发语词也。”认为是语首助词,首次将范围缩小到了一个义项,这是后来各《楚辞》注家和字词典释“羌”为“助词”的滥觞。例③,王逸注:“羌,然词也。……一本‘羌’下有‘然’字。”“然”是个多义词,有“然而”义,属转折连词。汉人读此句时,因转折语气太明显,故已知此“羌”字的真正含义,于是在下加一“然”字为注。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注释。《广雅·释言》中,“羌”训为“乃”。“乃”有转折连词义。王念孙疏证引《离骚》“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又清人鲁笔的《楚辞达》,解释《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中的“羌”字曰:“楚人转语词,乃也。”①遗憾的是,这些认为“羌”字表示转折义的正确解释,始终没有得到后来《楚辞》注本的重视,有些译注本的译文中“羌”字得到了确切的对译,或译为“然而”,或译为“却”、“但”,而注文仍沿用洪氏“楚人发语词”的误说,连《辞源》、《辞海》等重要工具书,亦未予匡正。《汉语大字典》释作“连词。表示假设、转折、并列等关系,相当于‘乃’、‘反而’。”这是“羌”字的“连词”义项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字典的神圣殿堂。但关于语法关系的表述仍欠准确。所谓表示“假设”、“并列”,至少于引例不协,“反而”有表转折的作用,却是副词,不是连词,词义也和“然而”或“但是”不同。《历时词典》引用6个《楚辞》例句,释为“犹‘却’。然而,但是。”隶属“转折连词”小类,给羌”字建立了一个准确义项。
“聿”字在古籍注释或工具书中都释作“助词”,无人提出质疑,似乎没有问题。《历时词典》一反成说,释为属时间副词的“已经”。书证是《诗·豳风·东山》:“洒扫穹室,我征聿至。”晋·陆机《顺东西门行》:“桑枢戒,蟋蟀鸣,我今不乐岁聿征。”宋·何承天《上陵者篇》:“嗟!岁聿逝不还,志气衰沮玄鬓斑。”义例一致,可以成立。词族中还收录了“聿既”、“聿其”、“聿云”等词,“既”、“其”、“云”都有“已经”义,“聿”同它们结合,分别组合成并列式复合词,所表示的词义仍为“已经”,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聿”的新义是正确的。全书纠正旧注或古籍校刊失误的义例很多,如“固”的“只、仅”义(55页)、“假”的“姑且,暂且”义(96页)、“当”的“刚刚”义(100页)、“言”的“将”义(119页)、“若”的“仍然”义(138页)、“为”的“与,同”义(308页)、“安”的“就,于是”义(351页)、“莫然”的“蓦然”义(156页),……等等,不必尽举,我个人认为都是很有说服力的。
总的说来,《历时词典》对古汉语虚词的历史发展在学术界首次进行了总体考察,对虚词数量、词形构成、词义解释及演变脉络等方面都作了相当全面深入的研究,带有总结性、开拓性和创造性特点,在虚词领域属于一流水平的里程碑著作。
当然,书中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从初步觉察到的问题来看,主要有:
1.词类中有的小类的语法特点,界说有欠科学。如:范围副词“表示句中涉及到的人、事物、情况、性质或动作等范围的副词叫做范围副词。主要修饰动词。也可以修饰名词、代词、形容词、助动词、数量词、副词、介词和词组。”(第24页)前一部分失之笼统,没有指出范围副词的“范围”是主语或宾语与谓语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范围这一深层语法意义;其语法作用,如指出它是“表示总括或限定”,则比“修饰”的提法会更加准确。
2.词族所属分支下的词条,不论其数量多少,释义的表述完全或基本相同。好处是取其共性,明其族类,意在使人一目了然,便于了解该词族的概貌。但从科学意义上说,这种释义方式,因略去了它们各自的个性,无意中掩盖了它们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价值。假如采用别的方式或在每一分支后面加上“按”或“辨证”之类的提示性内容,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画龙点睛式地“点”出它们的主要区别,将会大大补救用同一语词释义所带来的缺陷。但要做好“提示性”的工作,工作量大,难度更大,未免有苛求之嫌。
3.有些词的释义尚待斟酌。如“苟”的“只要”义(391页)、“欲”的“假若,如果”义(415页)、“既”的“虽然”义(419页)……等。从所引例证看,恐怕是由于对句意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不一定就是那些个词真正含有的客观义项。
4.体例不一。书中对各类词的小类大都作了相当精审的界说,但疑问副词、反问副词、否定副词、选择连词、让步连词等未作说明,有悖体例。
5.作为历时词典,用例的时间上限很重要,书中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点,但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的虚词没有入典。此外,现代汉语沿用的虚词也没有举出例句。这是“历时”的美中不足。
注释:
①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