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六何”提问链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论文_陈剑凤

利用“六何”提问链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论文_陈剑凤

陈剑凤(合浦县山口镇中堂小学西屯分校 广西 合浦 536100)

摘要:“六何”提问链法包括从何、是何、为何、如何、若何和有何六个方面,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思维上的“工具”和“脚手架”;利用“六何”法优化提问设计。

关键词:“六何” 提问链 认识余数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052-02

1.“六何”提问链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纵观实际课堂,设问现状令人担忧,教师提问数量繁多,内容盲目,形式单一,缺乏策略,效果低下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从理论和实践结合并设计和思考基于“六何提问链法”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从理性上提高对课堂提问的认识,而且可以为克服课堂提问的弊端,增强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操作性模式。

“六何提问链法”是周莹教授和唐剑岚教授在祝智庭教授的“五何”问题设计理论[1]的基础上增添第六何——“有何”而提出的,即从何、是何、为何、如何、若何、有何。

从何,即问题是从哪里来的(Who,When,Where)——探究性提问,促进学生对知识起点和根源探究,也是一切设问的基础。

是何,即问题是什么(what)——求是性或记忆性提问,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等特征的初步认识、记忆和理解。

为何,即为什么(why)——理解性提问,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或定理的自我解释,深入理解与领悟,找到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如何,即怎么做(How)——操作性提问,促进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或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或定理的学以致用,掌握技能和方法,提炼学法策略。

若何,即若改变问题某种属性(If……then)——发散性提问,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的全面、发散的理解或应用或迁移,激发学习者自我提问的欲望,实现由“教师问”向“学生问”的转变,提高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有何,即有什么(what have),反思性提问,主要促进学生对数学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提升反思水平。

可见,“六何提问链法”的实质在于如何以问题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得到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2.“六何”的内部关系分析

“六何”之间关系紧密,“何何”相扣,和谐统一。在问题设计中,通常根据人的认知特点和逻辑思维特点,将“从何”与其他“五何”提问进行融合设计。“从何”在于揭示问题的源头和起点,是问题设计的一个关键点。其他“五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何何”相连,和谐统一。“六何”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课堂提问的完整认识。

在课堂提问中,有时一问含“多何”,此为“大”问题,教师可以由远及近,化“大”为“小”,由“小”结链,链链并行交织成网,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为学生设立学习的“脚手架”。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何”设多问,以降低认知难度,层层递进,落实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小学阶段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抽象思维的萌芽和生长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发动机,更是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助推器。无疑,将“六何提问链法”运用到课题提问的设计中,不仅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设计有层次的问题链,优化数学课堂提问,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六何”提问链关系示意图

3.六何提问链优化提问的片段展示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由于这部分知识承上启下,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受篇幅所限,笔者仅从“由何”、“是何”、“如何”三个方面,通过对一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实例片段分析,谈谈“六何提问链法”在优化课堂提问中的应用。

3.1 激活记忆,引发思考

在新知引入教学中,能否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拉近新知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引发其数学思考,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知道,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新知之前,学生可以借助于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平均分问题,因此,能否充分利用简单平均分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经验起点,成为设计和优化课堂提问的逻辑起点。

3.2 观察比较,归纳新知

让学生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概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和活动经验中感知概念的基本属性,为此,课堂提问设计可以立足学生的观察和探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不同具体问题的特性的比较中,把握抽象的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3.3 巩固练习,强化概念

如何引导学生辨析概念的基本要素,以帮助其理解其基本属性,对于学生的概念学习十分重要。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巩固练习,并将正反两种思维有机渗透其中,将有助于学生将数学概念的知识学以致用,形成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

4.对应用六何提问链设问的一点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所有提问的设计都应本着从学情出发,紧绕课堂主线并服务于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由于每节课的性质要求和核心内容不尽相同,如有的课关注“是何”,有的课重在“若何”等,所以在应用“六何”提问链理论进行问题设计时,不是平均分配“六何”,更不用每节课都面面俱到,从六个方面去设计问题,可能某节课只用到了“二何”或“三何”,也可能某“一何”的反复应用。但是在章节知识点学习结束之际,有必要运用完整的“六何”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体悟所用思想方法,画龙点睛,实现举一反三,晓一点通一片。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学内容通过转化成一个个好问题,最终形成问题链和问题网,是一个难点,合理运用“六何”提问链理论,可以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提供思维上的“工具”和“脚手架”,还能判断问题的探索空间和价值,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思维,养成反思小结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等.实用教育技术——面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魏平军.“五何"问题设计理论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物理通报,2012年第8期:10-14.

[3]莫焕枝.“五何”问题分类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及效能分析[J].综合活动实践研究,2011年第6期:13-16.

论文作者:陈剑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利用“六何”提问链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论文_陈剑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