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丹毒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本文总结了35例在急诊就诊的下肢丹毒患者应用抗生素配合青宝丹外敷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要点,并通过跟踪观察,得出本组35例患者的5d内治疗有效率82.9%,10d内治疗有效率为94.3%。
关键词:抗生素;青宝丹;下肢丹毒;护理;观察
丹毒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其发病突然,扩散迅速,患处红(鲜红)、肿(微肿)、热(灼热)、痛(触痛),身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病,常见于下肢,多由创伤和足癣引起。西医治疗以静脉滴注抗生素为主,主要为青霉素类或头孢类。但中医认为下肢丹毒多因湿热下注,火毒入营阻络所致,故需和营活血与清热利湿并用[1]。我院多年来应用抗生素配合青宝丹外敷治疗下肢丹毒,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为2017年8月~2019年6月在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且均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下肢丹毒,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30~78岁(平均57.2岁),有足癣病史的25例。
2 治疗方法
2.1 抗生素治疗
应用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磺苄西林钠、美洛西林钠等)或头孢类(如头孢西丁钠、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等)静脉滴注。对上述两类药物过敏者,可给予依替米星静脉滴注。
2.2 外敷青宝丹
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辅以患肢局部外敷青宝丹治疗。将青宝丹粉剂用温开水或冷开水(视季节而定)调成浆糊状,粘稠度以压舌板挑起药膏不滴下为度,轻轻平敷于患肢红肿处,敷药范围应比红肿区略大1~2cm,厚度约0.5cm,3次/天。
3 护理
3.1 治疗前评估
了解患者的既往史、过敏史以及饮食习惯等,评估患肢皮肤有无湿疹、足癣、破溃等情况,同时评估皮肤温度、患肢感觉、疼痛度、肿胀程度。
3.2 常规护理
下肢丹毒患者发病期间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卧床休息。将肿胀发红的肢体用软枕抬高,建议脚放置的位置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加速血液、淋巴液回流至心脏。同时指导患者穿宽松柔软(棉制内衣)、并勤洗勤换。
3.3 皮肤护理
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对患处的挤压、摩擦,瘙痒时避免抓挠造成皮损引发再次感染。敷药前,先用温水清洗患肢,动作轻柔,棉制软布擦干,再将青宝丹轻轻平敷于患肢;敷药后用纱布包裹、胶布固定,待药物4~6h变干后轻柔剥除,温水清洗患肢(避开皮损处),并用棉制软布轻轻拭干。
3.4 药物护理
患者发病期间,若体温超过38.5℃可采用冰袋外敷,将干毛巾包裹冰袋,冷敷于腋下或颈部,必要时给予口服退烧药。有足癣者及早使用抗真菌感染药物(如硝酸咪康唑乳膏等),防止真菌感染造成丹毒反复发作。
3.5 心理护理
因丹毒发病急,患肢红肿、灼热、疼痛明显,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心理,护士应及时告知患者丹毒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及预后情况,以消除患者心理障碍。
3.6 饮食护理
丹毒患者应清淡饮食,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切忌食用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平时多饮水,亦可适当饮用清热饮品。建议患者戒烟酒。
4 疗效观察
4.1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判定。
4.2 治疗结果
以5d为一疗程,超过10d未愈评定为无效。治疗效果如下表:
5 小结
丹毒是一种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皮肤网状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2]。西医常静脉滴注足量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但由于淋巴系统与血循环系统相对独立,所以静脉滴注时药物不易被“运输”至患处,导致药效发挥甚微。同时,丹毒易反复发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将引发机体耐药性,故单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丹毒往往短期内无法完全治愈。
中医认为[3],丹毒因火毒、湿毒侵犯肌肤,或与血分之热相搏结,导致经络受阻而发病。我院自制的青宝丹(苏药制字Z04000202)有解毒消肿、收敛散结之功效,且粘稠度高,黏附性强,用其外敷于患肢,不仅能让药效直接作用于患处,同时对皮肤也具有滋润保护作用,多数患者敷药后主诉灼热感减轻、疼痛较敷药前有所缓解。本组35例下肢丹毒患者,均应用抗生素配合青宝丹外敷治疗,5d内有效率82.9%,10d内有效率94.3%。
参考文献:
[1] 赵尚华.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92.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3.
[3] 曲晶华.丹毒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6,38(5):778-780.
论文作者:杨洁,刘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期界》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丹毒论文; 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抗生素论文; 皮肤论文; 患处论文; 静脉论文; 《健康世期界》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