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美芬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叶八宁,王金龙,龙大利,王宇辉

叶八宁 王金龙 龙大利 王宇辉

(贵州省人民医院ICU 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 目的:观察纳美芬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美芬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入组后接受14天的分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90天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终点为治疗前后对血清中IL-6,IL-8,TNF-α的影响。结果:90天随访发现二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纳美芬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高于对症组,纳美芬组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明显下降。结论:早期应用纳美芬,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关键词】 纳美芬;颅脑损伤;炎症细胞因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082-02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颅脑外伤的发病率超过了100/10万人口,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约占18%~20%,其死亡率及致残率仍较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颅脑损伤早期,内源性阿片肽的大量释放是继发性颅脑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作为新一代阿片受体拮抗剂 ,纳美芬主要作用于μ、κ、α阿片受体,特别是对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性,能有效地阻断次病理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纳美芬进行临床研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随访其死亡率及致残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我院ICU及神经外科于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82例。入选标准:(1)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2)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并经头颅CT证实颅脑损伤,受伤至接受治疗时间小于24小时;(3)入院时GCS评分3~8分。排除标准:(1)妊娠期妇女;(2)严重复合伤。所有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美芬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APACHEII评分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1。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并取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者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脱水控制颅内压,止血,保护胃粘膜,亚低温脑保护,脑细胞保护剂,维持内环境稳定;对于需要急诊手术者尽早给予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行高压氧治疗。(2)纳美芬组:在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美芬(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为乐萌)1.0mg+0.9%生理盐水100ml持续微量泵泵入,维持24小时,连续治疗14天。

1.3 观察指标

(1)血清IL-6,IL-8,TNF-α水平: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2)入院后第90天随访患者是否死亡;(3)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NIHSS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x-±s)来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本试验入选病例82例,其中对照组40例,纳美芬组42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APACHEI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x-±s)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L-6,IL-8,TNF-α水平比较

注:与M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为伤后处于应激状态,机体会释放大量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通过阿片受体的介导,参与并加重了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研究[1-2]发现,纳美芬能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竞争性抑制β-内啡肽产生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同时,还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细胞的代谢,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改善预后。

国内外的研究[3-4]表明,颅脑损伤后损伤部位的β-内啡肽含量在24小时内开始升高,并持续至14天,故本研究患者入选后尽快开始使用纳美芬,并持续使用14天。而颅脑损伤早期,因炎症反应过于强烈,炎症因子加强了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从而破坏脑血管的结构和血脑屏障,加重颅脑组织的损伤。本研究发现,14天治疗结束后,纳美芬组患者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6,IL-8,TNF-α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在远期疗效方面,虽然随访二组患者90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纳美芬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早期应用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促进患者神经细胞的修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早期应用纳美芬,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朱海兵,温预关,黄河清.盐酸纳美芬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广州医药,2008, 04期:1-4.

[2]廖日房,曾转萍,温预关.阿片类拮抗药纳美芬注射剂的单剂量和多剂量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第10期(10):1816-1819.

[3]Cox B M, Molineaux C J,Jacobs T P, et al. Effects of traumatic injury on dynorphin immunoreactivity in spinal cord.[J]. Neuropeptides, 1985, 5(4-6):571-4.

[4]陈语,祖启明,严望军等.强啡肽对大鼠行为学和脊髓组织学改变的影响及受体机制[J].脊柱外科杂志, 2006, 01期:29-32.

论文作者:叶八宁,王金龙,龙大利,王宇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纳美芬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叶八宁,王金龙,龙大利,王宇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