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论文_刘紫瑾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论文_刘紫瑾

天津市巨川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对于城市整体的生态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遵循相关原则避免盲从。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解决避免影响城市园林的整体建设并且在植物配置上不光要考虑植物的生态效益还要注重植物搭配的美学享受为城市建设增添色彩。本文对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应用

1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1.1 整体优先的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一定要遵循原先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对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文化景观都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梁思成先生曾经就城市建设问题大力反对拆除具有文化内涵的四合院,在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问题上同样也是遵循这个道理。只有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整体上进行统筹,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园林绿化。

1.2 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指的是发展节水型园林,或者是在植物配置中要适当考虑节水的问题。例如,有节制地发展草坪,尤其是冷季型草坪,多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品种,可采用冷暖季草混播,或选用耐旱的地被植物,如沙地柏、麦冬草等。在配置中优先选取较耐旱的园林植物,如银杏、国槐等。

1.3 生态性

因为植物配置的对象均是活体,其所处的环境、栽培地点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适宜的环境才会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因此植物配置过程中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的种植环境。

1.4 适宜原则

适宜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个是“适地适树”原则,另一个是“与四周环境协调、适宜”原则。“适地适树”原则要求植物配置必须以当地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各种自然环境条件为依据进行树种的选择,否则后期养护成本会增加,甚至会导致植物的死亡。“与四周环境协调、适宜”原则要求植物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从而给人们带来视觉的美感。

1.5 美观原则

在园林中,无论是何种植物,在配置上都应该达到美观的效果。所以在进行园林配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以便在整体上可以达到一致的效果。在进行配置时,应对植物的色彩、季节的变化情况及周围的建筑、水体等相关要素进行配合,同时应注意各个植物之间色彩与季节的过度,并可利用花卉进行配合,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1.6 多样性原则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在园林建设中利用植物造景等方式建设生态园林已经成为了一种模式。建设生态园林的基本需求就是需要保持多样性的原则,尽量使用多种树种,以便可以在园林中植物群落能够稳定形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 因景制宜,植物配置与艺术布局和谐统一

园林绿化过程中的植物配置,不能只是单一的考虑植物的绿化效果,还要根据周围的环境与周围建筑的风格。植物配置要合理,要充分考虑周围的水体、山石、建筑,色彩搭配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统一。例如,在高大的建筑旁可以种植乔木,在长廊旁可以种植低矮的花草,在园路左侧种植松树,右侧则种植花与灌木,这些都是因景制宜的充分体现。有些园林是主题园林,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与园林的主题风格相协调。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并不仅是生态种植,而是巧妙地将植物绿化与其它的园林元素结合起来。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把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文物等融合起来,彰显园林文化特色与文化底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园林植物配置在春季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春季是多种植物的花期,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一定要结合植物的花期进行安排,从而增强园林的整体观赏效果。在春季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下方式:首先,采取分层配置法;其次在进行分层配置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叶色配置的方法。园林配置的植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仅花色不一致、叶子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多层配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植物的花朵与叶子的独特性进行设计,从而提升园林植物配置的整体效果。

2.3 园林植物配置在盛夏时节园林中的应用

炎炎夏日,酷热难当,园林的植物配置在夏季最应该送给游客的便是清爽绿荫。在游客休憩的座椅边、水畔旁、公共设施周围都应该种植一些枝叶茂盛,能够遮挡日头的庇荫树。显而易见,园林中的庇荫树不能是灌木,而应该选择树冠高大、荫质良好的乔木,例如,常见的青杨、旱柳、白蜡。这些树木为园林营造出了绿意葱葱的主题,降低了空气温度给游客创造了舒适惬意的休憩环境。庇荫树的绿色也有着细微的差异,有深有浅,有明有暗,将不同的树木相隔种植则会体现出色调的不同。园林中庇荫树的绿只能算是特性,而算不上亮点,水上植物的绿色更能吸引游客的眼球。

2.4 秋季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根据各种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来看,秋季进行园林植物搭配,需要对植物的种类、生长条件等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保证园林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力等,是园林绿化实现环保目的的重要保障。因此,尽量选择生态习性比较接近、生存力较强和耐性较好的植物,尤其是本地植物的合理运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美化效果等,最终达到改善园林环境质量的真正目的。

2.5 园林植物配置在冬季园林中的应用

冬季园林在植物配置方面一直面临着瓶颈,因为冬季园林缺少秋天的迷人,更没有春夏的多彩艳丽,可供选择的花木少之又少,除了注重绿色之外,还需关注树种的形体效果。抗寒乔木松柏常做园林观赏的树种,它的落叶交替有序,整体看来好像不落叶一般,给人冬夏常青的感觉。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而后凋也。松柏的大量种植弥补了园林中的绿色缺憾,增强了冬季园林的可欣赏性。说到冬季观花,自然少不了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园林中可以将梅花集中种植,形成独具意境的梅花园。冬季的园林绿化还可以借助雪景,银装素裹下的植被会使游客产生无限的诗意与遐想。

3 植物配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 植物要互惠共生

对植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配置,保证两个物种可以长期的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存、互惠互利,比如一些兰科植物、雪松等与菌根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可以分泌出对另外一些植物有利的分泌物,比如接骨木可以促进云杉根的分布,而皂荚管合与白蜡共生,二者的互相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不过也要注意一些植物是互相排斥的,例如云杉、白桦与松树尽量不要种在一起。

3.2 植物配置要突出地方特色

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其经济发展程度、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域与历史文化等存在较大差异,适用于某个地区的绿化设计方案可以移植在另外一个地方会显得不协调,所以城市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与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密切结合,将地方文化特色有效的融入其中,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与风格,进一步提高绿化景观的品位。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工作的进行,对城市整体的环境建设、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城市绿化的植物配置过程中,遵循相应的配置原则,能够避免在绿化过程中各城市之间盲目跟从的现象的产生,增强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推动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关于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赵丹.福建质量管理.2015(08)

[2]园林植物配置模式与人居环境的关系研究[J].程昕.农业与技术.2016(04)

[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夏小波.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0)

[4]园林植物配置技巧分析[J].张新红.信息化建设.2015(06)

论文作者:刘紫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论文_刘紫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