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济南 250112
【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ICU护理中的作用,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对ICU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将风险管理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安全意识。结果:风险管理在ICU应用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护理水平、服务意识、行为规范、应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也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ICU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ICU;应用
一、前言
作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中占据着关键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护理风险管理在ICU中应用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护理工作的整体效果。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述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把危重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大手术后或病情危重者为ICU收治的主要对象,患者病情变化快,极易发生生命危险,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高,不经意的疏忽就容易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因此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护理水平、服务意识、行为规范、应急能力,建立与护理风险相匹配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已成为改进护理质量的核心内容,也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将风险管理运用到ICU病房的护理管理中,经过实践,取得于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三、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分析资料为本院ICU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重症患者282例。其中男性173例,占61.3%,女性109例,占38.7%,年龄17~89岁,平均(57.0±3.5)岁。转入ICU的患者有3类,危急重症如循环系统疾病患者25例、脑血管意外13例、各种外伤14例、急性中毒3例、呼吸衰竭4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2例;外科转入如呼吸系统疾病103例、神经系统疾病77例;内科转入如呼吸内科16例、神经内科17例和消化内科8例。本科室共有36名医护人员,其中男7名,女29名;本科12名,大专15名,中专9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18名,护理员6名;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29.4±3.8)岁。
2.方法
(一)提高风险意识
本科室的医疗护理具有高风险性,所应对的都是一些病情复杂,情况危重,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的患者。应该提高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度,定期组织学习护士管理条例等;对有工作缺陷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认真透彻地分析病情,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各种防范预案。
(二)提高护理水平
对护士进行定期考核,规范护士操作,加强学习,根据每名护士自身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训练。通过专科学习、定期考核和专项练习使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危重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突发情况的处理措施。各种抢救药物要备齐,避免出现药物不足等情况,认真检查ICU中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器械故障,导致抢救不及时而使患者存在生命危险。
(三)提高服务意识
医院走出纠纷困惑的第一步是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转变服务观念、服务模式及服务功能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作为医护人员应该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经常换位思考,进入患者的灵魂,做患者的精神支柱。努力为患者营照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干净,尽量不要发出噪音影响患者休息。
(四)加强护理风险监控
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护理程序,使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提高办事效率,保证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打破过去那种上级制定下级执行的被动局面,使承诺得到兑现。根据实际情况排班,在危重患者多时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有效的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能够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进行操作前,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应向其阐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等,使其能够理解配合治疗,对于意识不清或不配合的病患,应该与其家属沟通,使其了解情况后同意签字再实施。在沟通时要注意沟通技巧,避免态度恶劣、急躁,应该心平气和、语重心长,如果患者情绪不稳定应尽量安抚。
3.临床评价标准
在管理前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内容包括风险意识、护理水平、服务意识、行为规范和应急能力。并对本研究中28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进行调查分析,给患者发调查问卷,问卷结果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按满意人数所占比例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设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果
1.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情况比较
通过本院将风险管理应用到护理管理中,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实施风险管理后护士的风险意识、护理水平、服务意识、行为规范和应急能力,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患者满意率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率为97.52%,实施前为75.53%,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找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有组织、系统地减少护理风险的经济损失和危害。它包括了护理风险识别、护理风险衡量与评价、护理风险处理及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4个阶段。危重患者多表现为意识不清、呼吸心跳、瞳孔反射等异常。因此加强风险管理不仅能提高护士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而且对培养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本科lCU通过护理风险管理,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增强了护理人员学习并掌握风险处理的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抗风险技能,同时也强化了护理人员依法施护、防范医疗风险的自律行为。终上所述,只有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降低医疗护理风险,才能确保护理安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护理风险管理在ICU应用的研究分析,对于获得护理工作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具体实施措施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王月梅.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8-129.
[2] 牛冬花.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2(19):1440-1441.
[3] 武淑敏.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16):140-141.
论文作者:何良辉, 陈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患者论文; 风险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护士论文; 危重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