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造价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发展,目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对相关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主要就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对工程造价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层次的管理和应用,从而为企业的决策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但是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
引言:伴随着目前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其项目难度的增加也使得造价控制难度加大,从而使其工作量无形中被增加。不仅如此,在控制准确度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所以这就需要从技术层面入手,重点对其进行改进。对于各个企业发展来说信息化已经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目标,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对此这就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度,从而提升造价控制水平。
1.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的认识
目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企业缺乏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对信息化建设的了解也不够全面。当下我国众多的建筑企业依然在工程造价方面使用静态化的管理,这种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工程造价工作的需求。尽管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多数的企业缺乏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部分企业片面的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一些信息技术或者软件,而忽视了信息化建设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由于无法正确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导致信息化管理无法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1.2各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尽管我国众多的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方面已经逐渐的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但是并不完善,主要就是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和沟通,就导致各类工程的造价信息无法得到及时的管理,由于各企业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导致工程的造价信息只能进行封闭式的使用,给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各建筑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导致一旦工程施工材料的价格出现变动,就会导致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信息出现失真现象,会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1.3工程造价信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对相关的工作管理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情况来看,也存在着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的现象,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尽管其中也有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员工,但是也相对缺乏信息方面的管理知识,导致无法开展有效的造价信息管理工作,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给信息化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完善信息化平台
在落实该项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先从整体结构着手进行优化,使其中的造价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具流畅性与全面性,防止在其它方面出现遗漏或者是偏差。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完善其信息化平台的时候需要充分表现出来一定的层次性,从而来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使所有造价管理职能都能够被包含进去,保证体系支撑的全面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构建该平台的时候,还应该要不断将其功能进行完善和丰富,不但要保证造价控制任务可以获得有效落实,还应该要保证一些扩展性功能和参考模板能够被有效满足[1]。
2.2创立标准化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并在整个行业之中表现出来强大的标准性及统一性效果,特别是要实现企业与企业、部门和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就必须要创立起来一个标准化体系。这种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上到下进一步实施,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权威性和统一性的规范体系,以此给其造价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参考和指导,尽量防止在后续出现明显的问题或者是隐藏性缺陷。不仅如此,该体系还需要重点强调分层次与分阶段的效果,并对数据接口与类型实施统一,从而保证落实情况。
2.3 增强信息化管理意识
为了能够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首先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只有在思想层面上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有效的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需要涉及以下内容:首先,要正确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与传统静态管理之间的不同,要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其实是一种动态化的信息管理,要处理好各个信息软件之间的兼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的造价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其次,要强化自身的信息管理方面的理论性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处理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对工程的造价实行有效信息化管理;最后,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目标。
2.4创建典型数据库
在优化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准确把握好相关工具与技术的创新工作,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数据库,提升数据库的胜任能力,确保数据库可以有效完成各种数据的收集与汇总保存工作,并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除此之外[2],这一数据库还需要体现出来强大的个性化效果,在将规范要求统一的过程中,给有关工程项目提供更加适宜的功能,以满足其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基本需求。
2.5 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人是信息化的主体,在一定意义上,信息化首先以人的信息化为主要表现,上至企业高层,下至普通员工,若都能正确认识与掌握信息化内容与知识,所有问题都会得到合理的解决。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最终效果。根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专业特征,企业需对人才的培养进行3个层次的划分,每个层次有不同的侧重点:①领导层与相关主管人员培训与培育,以信息化理念的建立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侧重点,重点进行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原理、国内外信息化现状以及发展走向等知识的传播与渗透;②信息管理人员培训与培育,以计算机技术、系统后期维护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侧重点,重点传播与渗透常见故障处理、日常数据备份、造价管理业务知识等专业化内容;③业务操作人员培训与培育,以实际操作为侧重点,重点内容为对日常工程造价业务进行操作的办公平台的应用[3]。
结论:
简而言之,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化管理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能够更好的满足工程造价的需求。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工程在各个环节的信息需求,对提升工程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叶堃晖,马燕燕.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1):32-36.
[2]孙晓斌.中石化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9.
[3]竹生,彭金平.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及制度保障体系[J].工程管理学报,2018(2):22-26.
论文作者:卢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造价论文; 企业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