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合到建筑设计领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低碳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希望可以给予相关从业者参考意见。
关键词:低碳;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策略
据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建筑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首,远超过交通运输业、机械加工制造业与医疗卫生服务等行业。当下,能源无节制的开发、资源过度损耗与生态环境污染恶化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由此可见,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合到建筑设计领域是大势所趋。
1简述低碳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1.1分析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价值
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递增,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重,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在这样的环境变化下,低碳理念应运而生,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低碳建筑设计的理念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如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能源损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居住环境品质等。
所谓低碳建筑设计,就是尽可能的避免使用高污染建材,并确保建筑物与区域生态环境的统一协调性,调节室内外温湿度条件。此外,还需根据建筑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清洁型能源。最后,建筑施工企业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高效应用各类创新型机械设备、材料及工艺,以此增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控制能源损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1.2简述低碳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设计低碳建筑的过程中,要以构建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为宗旨,严格把控建筑结构质量,动态调节室内温湿度条件。与此同时,在选择施工材料与装饰装修材料时,既要严格检查材料质量,确保其质量等级符合施工要求,又要尽可能的选择纯天然环保材料,避免施工材料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另外,创造健康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指要保证室内温湿度适宜,且采光充足,辐射效应小,通风条件良好。这里还需引起注意的是,为保证室内外的温度衡定,还要求施工人员对室内供热系统进行适当的改造。
在设计低碳建筑时,应当将节约能源放在首位。控制能源损耗的基本要求是降低空调、电暖气等高能耗设备的利用率,进而优化节能环保设计,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如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根据建筑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依托自然通风原理,优化改进空调系统,保证通风条件良好。再者,在综合考量区域气温环境的基础上,还需高效采集和利用自然光。
在低碳建筑设计中,应用节能工艺与材料应当充分遵从如下两方面原则:其一为优化建筑内部结构;其二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其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选择建筑节能建筑材料方面。在建筑设计选材过程中,要优化建筑内部结构,以增大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应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控制材料成本。而针对建筑的内部环境,则应禁止使用毒害成分含量高、重污染的装饰装修材料,确保建筑装修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优化低碳建筑设计的具体策略
2.1高效应用低碳环保材料
我们都知道,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量较大。而传统建筑材料的无节制利用,不仅会造成材料的过度浪费,增加工程成本,还会危害生态环境平衡。在应用传统建筑材料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材料质量不达标,不仅破坏了建筑本身的性能,还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危害居住者身体健康。为切实改善此类状况,绝大多数企业加大了对低碳环保材料的研究,并建立了专项资金,这为推进低碳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下,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化,低碳环保材料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张。高效应用低碳环保材料,不仅可以改善建筑的品质,提升档次,同时也满足了建筑行业的基本需求,实现了互惠互利。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低碳环保材料更多的体现在门窗结构上。
2.2 高效应用自然光,降低照明系统能源损耗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只有加强设计的合理性与优质性,才能保证室内采光充足,通风条件良好。低碳建筑设计中采光设计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自然光满足照明需求。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合理利用自然光,可根据建筑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调整建筑朝向,增加建筑受光面。另外,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为优化采光条件,还可以适当缩短灯具照明的时间,节约电力能源,强化自然采光设计效果。
2.3高效应用节能保温材料,优化建筑保温设计
进入冬季,低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建筑的保温效果直接决定了采暖强度与时间。为避免室内外热量快速流失,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化建筑保温性能设计,而保温设计主要体现在外墙环保填充材料的使用方面。在现阶段的保温设计中,多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或体量轻便的空心砌块墙体等。第二类建筑保温设计则是通过增加保温层与保护层来实现。例如,先在建筑表面做好水泥珍珠岩砂浆保温层,然后在保温层外附着约2毫米厚的纸筋灰罩面作为外观装饰。第三类保温设计则是针对墙体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设计。这三类建筑设计的保温性能极为突出,充分践行了低碳理念。
2.4 提高可再生清洁型能源利用率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除了要重复利用低碳环保材料,优化采光设计外,还可以采取同可再生清洁型能源应用技术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强化节能环保效果。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施工人员力求在主体建筑上增设光伏电板,以促进能源的高效转化。采用此类建筑设计模式,可高效利用太阳能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充分发挥太阳能的优势价值。例如,最为常见的太阳能光伏电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热扩散器等。采用这些节能设备,既可以满足能源转化的需求,增大清洁型能源综合利用率,又不会影响建筑外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低碳环保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各专业领域逐步加大了对该理念的重视度。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积极倡导低碳设计,既可以为人们构造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又可以合理压缩建筑施工成本,保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采用低碳建筑设计还可以在完善建筑性能的基础上,控制能源的损耗,增大资源综合利用率,进而维系生态系统的平衡,造福子孙后代。相信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各行业领域也都将逐步趋向低碳化。
参考文献
[1]马谦弘.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05).
[2]易维.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08).
[3]吴志红.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06).
[4]吴承陽.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研究[J].居舍.2017(26).
[5]钟嘉慧,舒敬敬.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2).
论文作者:梁志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6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低碳论文; 建筑论文; 能源论文; 高效论文; 利用率论文; 采光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