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论文_周龙德,李丰惠

基于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论文_周龙德,李丰惠

周龙德 李丰惠(1.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60;2.兰州市城关区委党校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推进,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尤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零件尺寸测量”项目为例,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以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设计,为职业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2-0134-03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Course of "Tolerance Compati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

Zhou long-de 1, Li feng-hui2

(1.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Lanzhou 730060;

2.Lanzhou city district par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 Lanzhou 73005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ontinuous updating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gradual advancement of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methods, and promote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teaching.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following the law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project of "part measurement" in the course of "tolerance cooperation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and carries out teaching design by means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arry out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explora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design;

0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应用,学校也不例外[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推进,信息化被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具有重大意义[2]。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的应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积极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成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本文以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零件尺寸测量”项目为例,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以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体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为职业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探索提供借鉴。

1、教学分析

1.1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已经学习过游标卡尺与千分尺的构造及读数原理的理论知识;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网络信息的获取;厌倦理论偏好实践;自我意识较强,喜欢自我表现,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3]。

图1 教学模式

1.2内容分析

本项目教学内容选自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对内容进行整合实施项目化教学,本次课选取模块一中的任务一、任务二作为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课程标准制定本项目的三维教学目标如表1。

表1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掌握测量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掌握测量工具的选择方法及零件尺寸合格性判定方法。能 够用测量工具完成零件尺寸的测量。

能够判断零件尺寸的合格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图2 传动轴

依据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项目的教学重点是游标卡尺与千分尺的读数及使用方法。根据以往教学总结和学生课前平台学习情况,确定本项目的教学难点为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及合格性判定。

2、教学设计

2.1教学模式

根据本课程理论知识较多的特点,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4],课前平台学理论,课上实训练技能,课后拓展强素质,运用示范模仿,合作探究,任务驱动的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如图1。

2.2教学手段

以常见传动轴(如图2)的尺寸合格性检验为任务载体,通过完成传动轴尺寸检验,做中教,做中学,使学生掌握零件尺寸测量方法,熟练掌握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技能。

采用信息化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的自主学习能力。

2.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有校园无线网覆盖的信息化实训室。软件资源主要有基于手机app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教学ppt,教学微视频,仿真练习软件及网络文献等。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和在线测试。

3、教学实施

3.1课前平台学理论

课前,教师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如图3),上传教学资源,通过微信、QQ等通讯软件,邀请学生加入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及学习要求,并适时发起班级讨论,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收集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平台后台大数据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图3 教师活动

学生加入学习平台(如图4)后,利用教学ppt,教学微视频,仿真软件,网络文献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的测试,积极参与课程讨论,获取经验值。

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线上学习构建环境。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理论,节约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图4 学生活动

3.2课上实训练技能

课上,由答疑和实训两个环节构成(如图5)。

通过课前平台学习,教师收集到本次课程学生存在的难点是测量工具的选择与零件尺寸合格性判定,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采用思维导图进行讲解,通过直观化的逻辑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顺思路,攻克难点,提高学习效率[5]。

实训,采用任务驱动的步进式教学方法(如图6)。

图5 教学环节

图6 实训过程

第一步,教师下发零件测量实训任务书,讲解实训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体现做中学的理念。

第二步,制定测量方案

教师将手机与投影屏幕同屏显示,利用手机app发起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在手机上制定测量方案,大屏幕同步显示每位学生的方案,教师实时点评,根据方案的正确程度给予相应的经验值奖励,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参与度,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保证教师能点评到每一位学生的方案,同时,每位学生的方案都保留在平台上,学生能够随时查看自己和他人的方案,从而找出差距,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第三步,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过程,边做边教,体现做中教的理念。

示范过程中,将手机与投影屏幕同屏,请一位同学用手机拍摄录制教师示范过程,也可以使用高清摄像眼镜,其他同学可以通过大屏幕同步观看教师示范过程,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众人一师,部分同学看不见教学演示的难题。

示范结束后,将教师的示范视频上传到资源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过目就忘的问题。

第四步,操作练习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完成实训任务,教师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学生。练习熟练后,每组推荐一名学生,组间进行测量比武,并用手机全程拍摄,将比武视频上传资源平台,留作以后教学的资源。

第五步,弹幕视频找错

教师将测量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录制成视频,利用弹幕技术让学生边看视频边找错,加强了课堂互动,强化了学生记忆,提高了实训质量[6]。

第六步,实训总结

增加实训心得、实训意见及建议两部分内容,实训总结拍照,在平台分享展示。

写实训心得,可以使学生反思整个实训过程,从而将知识内化;写实训意见及建议,为课程的改革和调整提供依据。

3.3课后拓展强素质

课后,教师继续向平台推送拓展学习资源(如图7),学生通过拓展学习实现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达到知识与技能的升华。

图7 课后拓展

3.4考核评价

本项目的考核采用过程化多元评价[8](如图8),由四部分构成,其中,平台学习获得的经验值占50%,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实训操作占30%,其中,教师评价占10%,小组评价占10%,自我评价占10%;纪律与报告占10%;团队协作占10%。

图8 教学评价

4、教学反思

4.1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转变: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师角色转变:教师由传统的讲授者、组织者和评价者转变为设计者、管理者、引导者和辅导者,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气氛转变:课堂互动加强,实现了个性化指导,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方式转变:资料永久在平台保存,实现了“3A”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增加了学习的便利性[7]。

4.2教学创新

翻转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手机app,增加了学习的便利性和趣味性;仿真软件,直观学习,降低了学习难度;思维导图,理顺思路,解决难点;头脑风暴,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同屏技术,加强了课堂互动,解决了实训演示难题;视频找错,加深记忆,强化技能;信息化平台,资料永久保存,体现了学习的开放性,实现了“3A-Anyone、Anytime、Anywhere”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增加了学习的便利性;互联网,向社区推送课程,体现职教服务社区的理念。

5、总结

本文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高职实训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推广价值。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作用,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9]。

参考文献

[1]刘琳.浅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J].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2016,30(01):40-41.

[2]刘庆霞.信息化条件下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4):103.

[3]周龙德,李丰惠.基于高职单招学生的现状分析及管理路径探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2):40-42.

[4]梁春晓.“翻转课堂”将个性化学习进行到底——访广东省深圳市南山教育集团程显栋校长[J].教育信息技术,2015(03):10-12.

[5]闫守轩.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径[J].教育科学,2016,32(03):24-28.

[6]刘爽,郑燕林.基于视频弹幕技术的微课程交互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04):64-69.

[7]谢丰田.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8]肖爱芝.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9(02):34-36.

[9]杨英,孙梦梦,陈琳.信息化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路向研究——基于2000-2016年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7(04):56-61.

作者简介

周龙德,男,籍贯甘肃民勤,工学硕士,出生于1983年,副教授,化工检修钳工技师,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工程。

论文作者:周龙德,李丰惠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基于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论文_周龙德,李丰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