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熔炼到悟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并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要接受MBA 或者EMBA 教育,但绝大多数应该,因为这是今天全球商业社会的共同语言。无论如何,所有企业领袖都应该具备系统的商业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形成前瞻性和突破性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一直走在市场的前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陆雄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您认为最适合于中国管理者的管理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是否每一位企业家都需要有MBA 或者EM—BA 的教育经历?
陆雄文:管理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和互动。我们的经济还不能提供世界级的大公司,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比别人低,目前为止大多数还只能走粗放型发展道路。面向未来的竞争力在于知识,而知识是要有源泉的,学校就是一个源泉。知识在
这里汇集,在这里熔炼,最后形成真经。中国企业的发展,以前更多的是靠经验、运气和机会。今天学习知识,解决今天的问题,这还不够。还要学习可以复制的学习工具,掌握学习能力。
中国很多企业家有很好的创新意识,但是还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那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撑和管理教育的引领,等到中国企业发展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才有可能涌现出有原创思想的企业家、有财富的思想家。
记者: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与变化,中国管理教育近年来迅速发展。但是,从MBA 和EMBA 的最初受追捧,到后来也受到很多质疑,加上目前名目繁多令人无所适从的各种培训,您觉得中国管理教育目前的问题何在?
陆雄文:浮躁。今天,中国很多商学院太大了,规模上远远超过其资源承受能力,因此,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控制规模的动机源于教育者的责任心,可时下很少商学院愿意放弃短期的利益。同时,一些商学院过于把教育产品当做一般商品来吆喝了。
中国商学院还缺乏原创思想。商学院要有自己真正的原创思想,应该一开始就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成为让人朝圣的地方,而并非通过商业化的炒作来扩大影响力。知道有差距,就去寻找高质量的合作伙伴。这样一来,就能很快提升整个教育水平。我们的自律,不是简单地自我规范,而是我们很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角色,有很强的使命感。拿复旦来说,我们希望能顺应整个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顺应上海成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和将来成为亚太地区具有非常强劲成长动力和活力的经济中心的趋势。所以,我们希望为优秀企业培养人才。
市场对MBA 教育需求很大,但我们不能为每一个企业培养人才,只能选择最有潜力的学生。我们时刻根据市场要求,来调整和改善教学课程设置及资源条件,时刻坚持为社会造就栋梁之材、业界领袖的宗旨。
记者:国有资产的重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建立,还有民营企业的兴起,他们都需要适合于自己的管理人才。这注定了中国的管理教育不可能完全用国外的办法来教学,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结合中国的国情培养。对此,复旦管理学院有什么创新的办法,包括课程设置上
的创新,也包括教育理念上的创新?
陆雄文:今天的中国无论哪一种所有制企业都需要既有全球视野,又深谙本土情势的职业经理人才。要培养这种社会精英,首先就要让我们的教师既懂世界,又懂中国,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来发展师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是同美国MIT斯隆管理学院的合作。从1996年开始到现在十年,斯隆一共资助了复旦近60人次的教师到美国和他们的教授一起工作。这对复旦管理学院整体师资力量的提升影响非常大。原来我们派老师到国外听课,把东西搬回来。现在我们的教师同国外合作伙伴的教授同台上课,友好“竞赛”。我们的课程体系与国际主流商学院是同步发展、同步更新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和国外商学院教授开展合作研究。
其次,我们现在也开始建设基于中国市场的商业案例库,并寻求把我们的案例销售到世界上去。要成为一流商学院就要去创造,回馈给世界。当你的思想和知识被全球的管理人员分享和认同的时候,那么,你就离世界水平更进了一步。
记者:管理教育的质量如何衡量?
陆雄文:我认为,衡量管理教育的标准,一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复旦管理学院的国际化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我们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同时,在每一门课程中,都既包含了国际的内容,又结合中国的实情。国际化最内在的元素应该是什么?它不是几个国外老师、几个国外学生、几本国外教材。而是整体的师资队伍是不是有能力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
二是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同国际领先商学院相比有多大距离。复旦管理学院经过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在MBA、EMBA 教育方面紧随国际顶尖商学院步伐,并实施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严格的考核和评估体系,以此来确保教育质量始终维持在一个领先的水平上。
三是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校友的成就。教育尤其是管理教育最终的产品是人才。人才的质量是衡量管理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尺。我们MBA 申请人数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我们采用多种科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筛选学生。即使在高学费条件下,仍挡不住旺盛的需求,由此我们能招到一流的学生,经过MBA、EMBA 系统的训练,许多学生毕业后即能发挥出卓越竞争力。
记者:怎样处理管理教育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需求的关系?
陆雄文:国际化第一阶段的策略是拿来主义,请洋教授来上课、派教师留洋进修、引进课程、翻译教材。第二阶段是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能力。而知识不像机器设备,你买一次就行了,还要不断更新。我们每年的国际合作,都带来鲜活的、升级的内容。第三阶段则是要主动输出,我们要有这种能力,自己建设世界一流的课程体系,自己研究中国的问题,并且能够把成果输送到国际上去。这种原创能力才是更长期的竞争力。
本土化一方面是教育本土化的问题。这个概念比较狭窄,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大多数的MBA 学生毕业后在中国市场工作,在本土应对国际竞争,就要对本土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至少要比外国人了解得更深刻,才可以增强竞争力。所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本土知识和经验,在面对国外企业的时候,就构筑了一个壁垒、一个保护。
另一方面是管理研究的本土化。我们认为,在中国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将来可能就是全球性的。因为中国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已成为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的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的舞台,对中国问题的认识就不仅是本土的,其实也是国际的。所以,现在不仅是大中华的概念,不仅是亚太的概念,更是全球的概念。中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不仅是企业关注,商学院的教授也在关注,他们的研究课题会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复旦管理学院正在积极鼓励我们的老师研究中国的管理问题,并与国际同行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