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沟通中的电话礼仪_录音电话论文

日常交往中的电话礼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礼仪论文,日常论文,电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日常生活里,电话早已成了现代人所不可缺少的、主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若要正确地使用电话,不仅仅只是要熟练地掌握使用电话的具体技巧,更重要的则是要自觉维护自己的“电话形象”。

“电话形象”,是电话礼仪的主旨之所在。它的含义是:人们在使用电话时的种种表现,都会使通话对象以及其他的在场之人留下一定的印象。一般认为,一个人的“电话形象”,主要是由他使用电话时的语言、内容、态度、表情、举止以及时间感等等几个方面所构成的。它被视为个人形象的重要部分之一。据此,大体上可以对通话之人的文明礼貌的修养和为人处世的风格,有所了解。

一、拨打电话

使用电话,总有一方是发起者。在通话双方之中,发起者被称为发话人,他的通话过程称作打电话。而被动接听电话的一方,则被称为受话人,他的通话过程则称作接听电话。在整个通话过程中,发话人通常始终居于主动、支配的地位。作为“先发制人”的一方,若要使自己所打的电话既能正确无误地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又能为自己塑造完美的电话形象,发话人在打电话时,就必须时间适宜、内容简练、表现文明。在以上三个方面稍有闪失,都有会使自己塑造良好的电话形象的努力功亏一篑。

(一)时间适宜

若要打好一次电话,首先就应当明确:通话惟有在适宜之时进行,才会事半功倍。打电话若是不考虑时间问题,往往便会无事生非。

考虑通话的时间问题,实际上是要注意两个要害之点。其一,何时通话为佳?其二,通话多久为妙?

1.通话时间

按照惯例,通话的最佳时间有二:其一,双方所预先约定的时间。其二,对方所方便的时间。

除有要事必须立即通告外,一般不应当在他人的休息时间之内打电话。例如,每日上午7点之前、晚上10点之后,午休时间,节假日,以及他人用餐之时,都不适宜打电话。

给海外人士打电话,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时差,切勿不分昼夜地骚扰他人。

打公务电话,尽量要公事公办,不要在他人的私人时间,尤其是休假期间,去打扰对方。此外,若有意识地避开对方的通话高峰时间、业务繁忙时间、生理厌倦时间,则打电话的具体效果必定更佳。

2.通话长度

在一般情况之下,每一次通话的具体长度应有所控制,基本的要求是:以短为佳,宁短勿长。

在电话礼仪里,有一条“三分钟规则”。实际上,它就是“以短为佳,宁短勿长”的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它的具体含义是:在打电话时,发话人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将每次通话的长度限定在3分钟之内,并且尽量不要超过这一限定。

在日常进行的社交活动中,但凡使用电话,就务必要想方设法,把“三分钟规则”付诸实践。身为发话人时,特别要牢记此点。

3.体谅对方

发话人在打电话时,应当善解人意,将心比心,对受话人多多体谅。不论彼此双方关系如何,对于这一点都不要疏忽大意。在把握通话时间时,对此尤须关注。

在通话开始后,除了要自觉控制通话长度外,必要时还应注意受话人的反应。例如,可以在开始通话时,先询问.一下对方,现在通话是否方便。倘若对方不方便,可约一个另外的时间,届时再把电话打过去。

倘若通话时间较长,亦应先征求一下对方意见,并在结束时略表歉意。

在对方节假日、用餐、睡觉或工作繁忙时,万不得已电话影响了别人,不仅要讲清楚原因,而且万勿忘记一定要说一声:“对不起”。

在他人上班时间内,原则上不要为了私人事宜而去通话妨碍对方。

(二)内容简练

在通话时,要求发话人内容简练,不仅是礼仪上的规范,而且也是限定通话长度的必要前提。根据礼仪规范,发话人要做到内容简练,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先准备

每次通话之前,发话人理应做好充分准备。最好的办法,是把受话人的姓名、电话号码、通话要点等等通话必不可少的内容列出一张“清单”。这样一来,通话时便可照此办理,就不会再出现现说现想、缺少条理、丢三落四的情况了。

此种方法简单易行,只要养成了习惯,就会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它不仅利己利人,而且容易使通话对象感到自己办事情有条有理、训练有素。

2.简明扼要

在通话之时,发话人讲话务必要务实、不务虚。问候完毕,即应开宗明义,直言主题。切记:少讲空话,不说废话,绝不罗嗦,绝不节外生枝,不要无话找话、短话长说。

在通话时,最忌讳发话人讲话吞吞吐吐、含糊不清、东拉西扯。至于一厢情愿地逼着通话对象和自己共煲“电话粥”,或者故弄玄虚,在电话上玩“猜一猜我是谁”,则更是会令人生厌。

3.适可而止

作为发话人,应自觉控制通话的长度。要讲的话说完了,即应当机立断,采取行动,终止通话。由通话双方之中地位较高的一方终止通话,是电话礼仪规范的惯例之一。发话人在通话双方中居于地位较高的位置时,务必要注意长话短说、适可而止。

因此,发话人在其通话时,不要话已讲完,依旧反复铺陈、再三絮叨。那样的话,浪费时间的责任可就在已不在人了。

使用公用电话,并且身后有人排队时,一定要自觉主动地尽快终止通话。切勿在此刻旁若无人,或是有意拖延时间。

(三)表现文明

发话人在通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待人以礼,表现得文明而大度,始终如一地尊重自己的通话对象。具体说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语言文明

在通话时,发话人不仅不能使用“脏、乱、差”的语言,而且还须切记,有三句话非讲不可,它们被称为“电话基本文明用语”。它们具体所指的是:

第一,问候语。在通话之初,要向受话人首先恭恭敬敬地问一声:“您好”,然后方可再言其他。切勿一上来就“喂”对方,或是开口便道自己的事情。

第二,介绍语。在问候对方后,接下来须自报家门,以便对方明确“来系何人”。在电话里自报家门,通话人有四种模式可以借鉴。其一,是报出本人的全名。其二,是报出本人所在的单位。其三,是报出本人所在的单位和全名。其四,是报出本人所在单位、全名和职务。其中第一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私人交往之中,而后三种模式则适用于公务交往中。最后一种模式,则最为正规。

第三,道别语。终止通话前,在预备放下话筒时,应先说一声“再见”。要是缺少了这句礼貌用语,就会使终止通话显得有些突如其来,并让自己的待人以礼有始无终。

2.态度文明

发话人在通话时,除语言要“达标”之外,在态度方面也应好自为之。

对于受话人,不要厉声呵斥,态度粗暴无理。要是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自然也无此必要。

电话若需要总机接转,勿忘对总机的话务员问上一声好,并且还要加上一声“谢谢”。另外,“请”“麻烦”“劳驾”之类的词,该用时也一定要用。

碰上要找的人不在,需要接听电话之人代找,或代为转告、留言时,态度同样要文明而有礼。

通话时电话忽然中断,依礼需由发话人立即再拨,并说明通话中断系线路故障所致。不要不了了之,或干等受话人一方打来电话。

若拨错了电话号码,应对接听者表示歉意。不要一言不发,挂断了事。

3.举止文明

发话人在通话时,在举止方面,应对自己有所要求。当众拨打电话时,对这一点更是不能掉以轻b。

在打电话时,最好双手持握话筒,并起身站立。无论如何,都不要在通话时把话筒夹在脖子下头,抱着电话机随意走动,趴着、仰着、坐在桌角上,或是高架双腿与人通话。拨号时,不要以笔代手。此时边打边吃,亦为失态。

在通话时,不宜发声过高,免得令受话人承受不起。标准的做法是:声音宁小勿大,并使话筒与口部保持3厘米左右的距离。

终止通话,放下话筒时,应使用双手轻放,不要用力一摔,从而令对方大惊失色、震耳欲聋。

通话“半途而废”,或拨号时对方一再占线的话,要表现出应有的耐心。不要骂骂咧咧,或是采用粗暴的举动拿电话机撒气。

二、接听电话

在整个通话的过程中,受话人在接听电话时,虽则处于被动的位置,但也不可因此在礼仪规范方面得过且过。

根据礼仪规范,受话人接电话时,由于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需要分为本人受话、代接电话以及录音电话等等,以下对其各自分别而论。

(一)本人受话

所谓本人受话,这里指的是由受话人本人亲自接听他人打给自己的电话。在本人受话时,按照电话礼仪的要求,需要了解的问题一共有三个。

1.接听及时

电话铃声一旦响起,即应立即停止自己所做之事,尽快予以接听。接听电话是否及时,实质上反映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真实态度。

如果有可能的话,在电话铃响以后,应亲自接听电话,轻易不要让别人代劳,尤其是不要让小孩子代接电话。不要铃响许久,甚至响过几遍之后,才姗姗来迟地去接电话。这不说明自己派头大,而只说明自己妄自尊大。不过,铃声才响过一次,就拿起听筒也显得操之过急。有时,还会令发话人大吃一惊。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不接听他人打来的电话,尤其是“如约而来”的电话。

因特殊原因,致使铃响过久才接电话的话,须在通话之初向发话人表示歉意。

在电话礼仪中,有一长“铃响不过三声规则”。它的含义是:人们在其接听电话时,以铃响三次左右拿起话筒最为适当。在日常生活里,应尽量遵守这一规则。

2.应对谦和

接电话时,受话人应努力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乎礼仪。特别重要的,是要注意下列四点。

第一,自报家门。拿起话筒后,即应自报家门,并首先向发话人问好。向发话人问好,一是出于礼貌;二是为了说明有人正在接听。当对方首先问好后,应立即问候对方。不要一声不吭、装神弄鬼、故弄玄虚。至于要自报家门,则是为了让发话人验证一下,是否拨错了号码,或找错了人。自报家门时所说的内容,可参照发话人自报家门时的那几种模式酌定。在私人寓所接听电话时,为了自我保护,有时可以用电话号码作为自报家门的内容,或者不必自报家门。

第二,聚精会神。在通话时,不论是何缘故,都应聚精会神地接听电话,不允许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或是把话筒置于一旁,任其“自言自语”。在通话过程中,对发话人的态度应当谦恭友好,当对方身份较低时或有求于己时,更应表现得不卑不亢。不要拿腔拿调、对对方戏弄嘲讽,以致于伤害其自尊心。更不要一言不发、有意冷场。

第三,与人道别。当通话终止时,不要忘记向发话人道“再见”。当通话因故暂时中断后,要等候对方再拨进来。既不要扬长而去,也不要为此而责怪对方。

第四,善待错拨。若接听到误拨进来的电话,要耐心向对方细加说明。如有可能,还应向对方提供帮助,或者为其代转电话。不要为此勃然大怒,恶语相加,甚至出口伤人。

3.主次分明

平时,电话铃声一旦响起,即应以此为自己活动的中心,而绝不应当不明主次,随意分心。

接听他人电话时,不要与人交谈,看文件,或者上网络、看电视、听广播、吃东西。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对发话人表示对方的电话“来的不是时候”。

万一在会晤重要客人或举行会议期间有人打来电话,而且此刻的确不宜与其深谈,可向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并再约一个具体时间,届时由自己主动打电话过去。若对方是长途的话,尤须注意,别让对方再打过来。约好下次通话时间后,即应遵守。在下次通话开始时,勿忘再次向对方致歉。

在接听电话之时,适逢另一个电话打了进来,切忌置之不理。可先对通话对象说明原因,要其勿挂电话,小候片刻,然后立即去接另一个电话。待接通之后,先请对方稍候,或过一会儿再挂进来,随后再继续方才正打的电话。

不论自己多么忙,都不要拔下电话线,对外界进行自我隔绝。也不要把假的电话号码、莫须有的电话号码、别人的电话号码,交给自己所不喜欢与之保持联系的人。

(二)代接电话

在日常生活里,经常有机会为其他人代接、代转电话。代接、代转电话时,尤其需要注意礼尚往来、尊重隐私、记忆准确、传达及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1.礼尚往来

接电话时,假如对方所找非己,不要口出不快,拒绝对方代旁人的请求,尤其是不要对对方所找之人口有微词,或是对方要找的人就在身边,却偏偏告之以“不在”。至于非要说“没有你找的这个人”,则更属非礼。

同事、家人之间,互相代接电话,本是互利互助之事,所以讲究礼尚往来、有来有往。连电话都懒得为人代接的人,在现实生活里是难于取信于人的。

2.尊重隐私

在代接电话时,不要充当“包打听”,向发话人询问对方与其所找之人的关系。当发话人有求于己,要求转达某事给某人时,要严守口风。切勿随意扩散,广而告之,辜负了他人的信任。

即使发话人所要找的人就在附近,也不要大喊大叫,从而闹得人人皆知、四邻不宁。当别人通话时,不要进行“旁听”,更不要插嘴。

3.记忆准确

若发话人所要找的人不在,可在向其说明后,问一下对方是否需要代为转达。如对方有此请求时,即应相助于人。

对发话人要求转达的具体内容,最好认真做好笔录。在对方讲完之后,还应重复一遍,以验证自己的记录是否正确无误,免得误事。记录他人电话,应包括通话者单位、姓名、通话时间、通话要点、是否要求回电话、回电话时间,等等几项内容。

4.传达及时

接听寻找他人的电话时,先要弄明白“对方是谁”“现在找谁”这两个问题。若对方不愿讲第一个问题,可不必勉强。若对方所要找的人不在,可先以实相告,再询问对方“来系何人”“所为何事”,若将二者先后次序颠倒了,可能使发话人产生疑心。

若发话人所找的人就在附近,应立刻去找,不要拖延。若答应发话人代为传话,则应尽快落实。不要置之脑后,或是存心拖延时间。

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把自己代人转达的内容,再托他人转告。这样一来,一则容易使内容走样,二则难保不会耽误时间。

(三)录音电话

许多时候,为了保证联络的畅通,人们往往会使用录音电话,为自己代劳。使用录音电话的要点有两个方面。

1.制作留言

使用录音电话,少不了要制作一段本人留言。留言的常规内容有:电话机主的单位、姓名,问候语、致歉语、道别语、留言的原因,对发话人的请求,等等。

私人住宅所用的录音电话,不宜由年轻姑娘进行录音,而且不宜自报姓名。以电话号码进行代替,既明哲保身,又不至于误事。

附:私人住宅录音电话内容一则

2.处理来电

在交际中,使用录音电话虽属于无形交际,但它与人们面对面的交际完全一样,也是要讲“言必信,行必果”的。在处理录音电话里他人的来电时,要注意的问题有:

第一,尽量少使用录音电话。尤其是不要人在家中,却以录音电话替自己敷衍外人。

第二,尽快处理录下的信息。对于外人打进来的电话,应当立即进行必要的处理或答复。不要一拖再拖,或者根本置之不理。

第三,对录下的电话别否认。不要对自己明明听过的他人电话录音赖账,显得若无其事。那样只会从一个侧面告诉旁人:此人言而无信。

标签:;  ;  ;  

日常沟通中的电话礼仪_录音电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