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局部冲洗治疗腰椎结核18例疗效分析论文_周鹏,李江龙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局部冲洗治疗腰椎结核18例疗效分析论文_周鹏,李江龙

周鹏 李江龙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局部冲洗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局部异烟肼冲洗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果:18例患者经过8~20月随访,除1例因下地时间过早出现后期脊柱后凸角较术后次日复查时稍增大外,18例患者均在4~6个月时得到骨性愈合。在腰痛症状、畸形矫正、结核病变控制、脊柱稳定性方面在近期及远期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局部冲洗治疗腰椎结核是一种成熟的治疗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腰椎结核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161-02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中腰椎结核占脊柱结核的37%左右,因腰椎负重生物力学的特点,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脊柱后凸、椎体塌陷、脊髓损伤等的发生,致残率较高,因此,脊柱结核是骨关节结核中最具危险性的[1]。张光铂[2]等学者认为,脊柱结核的治疗目的是治愈病灶,稳定脊柱、脊髓和早日康复。本文选择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局部冲洗治疗腰椎结核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18例符合该手术的腰椎结核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8~35岁,病程2~12个月。腰1、2椎体4例,腰2、3椎体5例,腰3、4椎体9例。均有疼痛、腰椎活动受限、消瘦等表现。其中7例合并窦道形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片及CT检查,均提示椎体破坏、死骨形成、病变椎间隙变窄、合并单侧或双侧腰大肌脓肿形成。

2.手术方法

2.1术前准备: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常规行四联抗结核化疗3~4周,待血沉明显下降或结核中毒症状改善后进行手术。

2.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后侧卧位,通常采取脓肿明显或破坏明显的一侧在上,取腹部倒八字切口,腰1、2椎体需切除第11肋骨方可良好显露病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腹膜外显露椎旁和腰大肌脓肿,吸尽脓液后逐一结扎需显露及固定节段椎体的腰动脉,以椎体钉撑开复位,充分骚刮病灶、清除死骨并以骨凿切除病灶边缘硬化骨3~5mm,修整出植骨床,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取自体髂骨镶嵌植骨,再以适合长度的Z-Plate钢板置于椎体侧方螺钉固定,置一冲洗管外接输液器,置一22号“T”型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

2.3 术后处理:继续正规抗结核治疗,持续予生理盐水500ml+异烟肼0.1冲洗病灶,每日约冲洗0.5克异烟肼,持续冲洗7~10日,先拔出冲洗管,2日后拔出引流管,术后卧床4周,其后带腰围或佩戴支具下地活动,术后抗结核治疗18个月左右,定期复查血沉、肝肾功能。

2.4 结果:本组术中均未发生大血管及脊髓损伤,未损伤腹腔脏器及腹膜,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窦道形成,术前合并7例窦道形成患者经加强换药,窦道均愈合。术后随访时间12~24月,其中2例因联系方式改变在术后半年及8个月时失随访外,其余16例均获随访,平均15个月。18例患者术后原有症状基本缓解,术后8~12周左右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在随访期间没有复发病例,内固定无断裂及移位等表现,VAS评分显著降低,由术前7.3分降至1.7分,(P<0.05)。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5±2.5)个月,全部患者术前平均Cobb角为(36±14°),术后为(13±9°),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脊柱结核的治疗首先是非手术治疗,包括制动、化疗等,如果及时发现及治疗,其中大部分可以得到治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因多种原因,就诊时即已出现脊柱畸形、神经受压、寒性脓肿以及窦道及死骨形成等,以及保守治疗无效[3],需要手术治疗,至于手术入路对治疗效果影响还存在争议[4-6]。需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原则[7],大多数学者认为病灶彻底清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8-9]。手术入路的选择需依据患者病变特点以及术者的技术优势酌情决定。前路手术病灶清除彻底,且前路手术可获得满意的畸形矫正率[10],直视下减压彻底、安全,前路植骨融合率高,重建脊柱稳定性可靠,术中无需另开口取髂骨、无需更换体位,甚至无需使用透视即可完成置钉,手术时间缩短,撑开较简单,利于椎体高度恢复以及后凸畸形矫正。

综上所述,前方入路可以尽量彻底地清除病灶,后凸畸形能够显著改善,撑开复位满意,同时前路植骨及内固定其重建脊柱稳定性良好,植骨融合率高,配合术后局部异烟肼冲洗治疗,可以尽量避免术后窦道形成及局部复发,是治疗腰椎结核的较好选择。

【参考文献】

[1]Jin.DD Qu Db,Chen JT,etal,one-stage.anterior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instrumentation in primary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J].Eur Spine.J,2004,13(2):114-121.

[2]张光铂,吴启秋.脊柱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19-220.

[3]Karaeminogullari O,Aydinli u,Ozerdemoglu R,etal,Tuberculosis of the lumbar spine.outcomes after combined treatment of two-drug therapy and sugery.[J].Ortopedics,2007,30(1):55-59.

[4]Lee SH.Sung JK,Park YM,Single-Stage transpedicuar.decompression and Posterior intrntmentation in treatment of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J].J Spinal Piscord Tech,2006,19(8):595-602.

[5]Talu u,Cogus A,Ozturk C,etal,The roleof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and fusion after anterior radical debridement and fusion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experience of 127 cases.[J].J Spinal Discord Tech,2006,19(8):554-559.

[6]Wang B Ozawa H,Tanaka Y,etal,one-stage lateral rhachotomy and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With compression books for pott’s paralysis in the elderly.[J].J orthop surg(Hong Kong),2006,14(3):310-314.

[7]马远征,进一步提高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10)795-796.

[8]王自力.进一步规范脊柱结核的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10)793-794.

[9]郭立新,马远征,陈新等.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与术后疗效评估[J].中华骨科杂志,2008,29(12)979-982.

[10]Benli It,Acarolu E,Akalin S,etal.Anterior radical deb ridement and anterior instrumentation in tuberculosis spondylitis.[J].Eur Spine J,2003,12(2):224-234.

论文作者:周鹏,李江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6

标签:;  ;  ;  ;  ;  ;  ;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局部冲洗治疗腰椎结核18例疗效分析论文_周鹏,李江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