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杨年婷

华容杨氏五官医院 湖南岳阳 414200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时选择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为期,共挑选患者110例,经临床确诊均为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为其中55例患者选择芬太尼透皮贴剂进行治疗,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另外一组则选择扶他林,所得数据记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明显高于对比组81.82%(45/5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5.45%(3/55),明显低于对比组20.00%(11/5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扶他林可有效提升耳鼻喉急性感染手术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降低术后疼痛感。

【关键词】耳鼻喉科;急性感染;药物治疗;效果

耳、鼻、喉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其急性炎症病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中以外科手术的疗效最为确切,但是术后麻药失效时却会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对后期病情的恢复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即是研究耳鼻喉急性炎症治疗时选择不同药物辅助的临床价值,如下为研究内容的正文: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为期,共挑选患者110例,经临床确诊均患有急性耳鼻喉感染类病症。对比组中男:32例,女:23例,患者年龄中最大者65岁,最小者23岁,中位年龄为(37.48±3.39)岁,其中共18例患有急性咽炎、19例患有急性喉炎、18例患有急性外耳炎。研究组中男:35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中最大者66岁,最小者20岁,中位年龄为(37.55±3.27)岁,其中共20例患有急性咽炎、22例患有急性喉炎、13例患有急性外耳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利用计算机随机筛选方式,根据110例患者就诊顺序打乱重组为两组,要求每组患者例数均等(5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度等的平衡。其中一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1h进行药物治疗,所使用的药物为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前需选择经无菌蒸馏水浸泡后的纱布对患者前臂内侧皮肤进行清洁,应选择血管分布密集的手腕端,清洁后待皮肤自然风干,随后将芬太尼透皮贴剂放于清洁部位,使用较轻的力量对其压迫,保证贴剂能够完全接触,该组治疗后的数据记对比组[1]。

另外一组患者则使用扶他林进行治疗,采用术后涂抹的方式,根据患者年龄和术后疼痛情况选择使用剂量和次数。如患者为儿童,则涂抹剂量为单次0.5mg到3mg;如果为成人则单次涂抹剂量为50mg到150mg。如患者疼痛感较强,则每天服涂抹3次,如患者疼痛感较弱,则每天涂抹2次即可[2]。

1.3疗效判断依据

疗效显著患者术后疼痛感基本消失,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治疗有效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遇大范围运动时获家属协助可完成。治疗无效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休息。术后疼痛感选择VAS量表进行测量,满分为10分,评估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当前所处疼痛感知越强[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x2对数据进行检验;采用 代表计量数据,并利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整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概率的评估数据,以三线表方式表示如下: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n(%)]

从上表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为5.45%,明显低于对比组20.0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耳、鼻、喉是位于颅内的重要器官,由于其与外界直接连通,因此产生炎症病变的几率较高,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包括急性咽炎、喉炎、耳道炎等,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但由于其属于有创治疗手段,术后疼痛难以避免,而且临床麻醉师在为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还需要根据其年龄和身体耐受性选择药物使用剂量,使得部分患者术后疼痛感更加明显。另外,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环境较为狭窄,如操作不当很容易对周围健康组织造成损伤,术后继发性疼痛的几率也就进一步提升。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为患者提供镇痛治疗。其中芬太尼透皮贴剂当中主要的成分为芬太尼,其是临床外科手术麻醉当中常用的药物,利用透皮贴的方式能够使药效进一步被毛细血管所吸收,因此对人体的刺激性明显较低。但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加明显,而且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抑制方面,因此引发患者恶心呕吐反应的几率较高。同时部分患者在使用贴剂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4]。

扶他林的主要成分为双氯芬酸钠,属于涂抹型软膏制剂,具有较强的消炎和镇痛作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贴剂的不透气情况,而且患者皮肤过敏性较低,透过毛细血管的吸收性也不弱于芬太尼透皮贴剂。加之该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因此可以提升手术效果[5]。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内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比组,但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比组。

参考文献:

[1]潘岩松.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26):145-146.

[2]刘晓华.探讨临床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1):94-95.

[3]黄朝辉.探讨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2):102-103.

[4]黄朝辉.探讨分析耳鼻喉急性感染的情况以及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7):139.

[5]张正华.不同药物对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影响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5(18):213-214.

论文作者:杨年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  ;  ;  ;  ;  ;  ;  ;  

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杨年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