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评价口服茵栀黄颗粒与中药湿敷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及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11月到2015年10月在我院出生治疗的7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将患儿分组,并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以及相应护理,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与中药湿敷治疗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优于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治疗的对照组的89.19%,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距离满意度基本接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采用在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与中药湿敷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有效率,通过对患儿进行对症护理科获得极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茵栀黄颗粒 中药湿敷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护理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好发的一种临床疾病,其形成主要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有关,引发的主要因素有溶血病、血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肝炎、胆道闭锁、胆管受阻等。通常在新生儿出生24h即可出现,并可持续2~4周,随病情迁延可表现为皮肤表面(面部、躯干以及手、足心等)出现呈桔黄(或金黄色或呈暗绿色等颜色,同时可表现为精神萎靡、厌食、反应迟钝等谨慎体征,对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成长有较大的负性影响[1],目前临床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物理等),就此我们进行口服茵栀黄颗粒与中药湿敷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治疗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11月到2015年10月在我院出生治疗的7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家长)将患儿分组,分组后患儿的基本情况为:对照组:患儿37例,男孩21例,女孩16例;发生时间在出生后24h~52h之间,平均发生时间为为37.2±1.6h。观察组:患儿38例,男孩21例,女孩17例;发生时间在出生后26h~51h之间,平均发生时间为为36.7±1.6h。两组患儿经临床如胆红素检测以及其它如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等血液生化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查等多项检查均得以确诊。两组患儿均为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家长),患儿的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值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
1.2 方法
1.2.1 对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法进行治疗:选择420nm~470nm蓝光波长,并按≥500μW/cm2照度进行照射治疗,在照射时注意照射箱的温度和湿度,并以连续照射12~18h并停止8~12h为一照射疗程,在照射中需将患儿每2小时进行翻身。
1.2.2 对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按1g/次,3次/1d方法用开水冲开后喂服,以5d为一用药疗程。(国药准字Z20030028,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g)。
1.2.3 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湿敷方法进行治疗:取黄连、黄柏、黄芩各10~15g,取水500g煎煮后去渣取汁,用纱布浸透(注意保持药汁温度在42°左右)并在每日上下午覆盖患儿腹部,每次以10~15min为宜,连续5~7d。
1.2.4 护理应用:采用灌肠或开塞露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患儿良好的胎粪排出,促进胎粪及胆红素的排泄;进行蓝关照射时调节箱温至该婴儿适中的温度,并修剪患儿指甲以及清洁患儿皮肤,用窄尿布保护会阴以及对足跟及内外裸加以保护,尽量避免擦伤;对有发热患儿可适当降低箱温,同时对患儿多喂水,对哭闹严重的患儿可采用药物进行镇静治疗;定期对患儿的头、胸腹、背部和四肢等进行早期触摸护理,以提高患儿的的肺活量和大脑反应能力等;及时观察患儿的体征变化情况,对出现异常的应及时汇报医生并对症处理[3]。
1.3 评价指标 将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内容。其中治疗效果评判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有效: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胆红素基本接近正常值;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胆红素基本无变化,总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护理满意度按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进行评价,总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SS20.0统计软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当P<0.05 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见表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7.37%优于对照组的89.19%,比较差异值 P<0.05,有统计学意义[4]。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表(n,%)
3 讨论
已有研究表明60%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不同类别的黄疸(生理性和病理性),而病理性黄疸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发生率,尤其是早产儿具有极高的发生率。因病理性黄疸可引发其他如呼吸困难或缺氧、严重感染、低白蛋白血症、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而对婴儿造成较大危害,甚至可危及患儿生命,目前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主要采用蓝光照射并采用药物等进行辅助治疗为主,并在治疗中予以相应护理而提高疗效[5]。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研究所用的茵栀黄颗粒为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等提取的中药制品,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功效,具有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而中药湿敷所采用的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等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功效,黄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诸药并用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护肝等功效,对胆红素障碍具有及好的治疗作用;而对患儿在治疗中进行相应内容的护理如通过对患儿的头、胸、腹、四肢等躯体部位进行抚触可刺激患儿的神经系统以及其皮肤敏感性和血液循环,继而促进患儿的排便而利于患儿的胆汁排泄,并可通过护理降低患儿治疗中风险的发生(尤其是进行蓝光照射),以促进疗效。本文结果表明对患儿进行有效护理科获得极高的护理满意度,充分表明护理活动得到患儿家长的认可;而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与中药湿敷治疗可获得更高的治疗有效率,表明该用药方法具有极高的显效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有效护理并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与中药湿敷可获得更理想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中华医学会. 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 中华儿科杂志,2011,39( 3) :185 - 186.
[3] 张红英,邓勇丽.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评价[J]. 儿科药学杂志,2014,14( 6) : 35 - 36.
[4] 刘岚,蔡绍皙.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6,33( 6) : 429 - 431.
[5] 李秋平,封志纯.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J]. 实 用 儿 科 临 床 杂 志,2016,21 ( 14) : 958- 960.
论文作者:王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患儿论文; 黄疸论文; 新生儿论文; 胆红素论文; 理性论文; 颗粒论文; 例数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