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历史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5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08)04-0024-0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推动,首先在于它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一般原理,把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以系统的理论形态和鲜明的实践形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强大生命力。
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其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科学回答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本质上说是发展的理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1]186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研究发展问题,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发展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社会主义形态演进上研究发展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包含着一系列基本原理和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要逐步消灭三大差别,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不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向来把发展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有着精深的理解。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深刻指出,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倒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而我们搞政治、军事仅仅是为着解放生产力。学过社会科学的同志都懂得这一条,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力向上发展的问题。我们搞了多少年政治和军事就是为了这件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也主要是讲的这件事,讲生产力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起来的。”[2]108-109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回答了革命为什么的问题,开启了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经济社会发展提到主要议程上来。经过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认识。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用中国化的语言阐述了“发展是硬道理”等一系列有关发展的观点和论断,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其中的主题就是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凝炼的语言阐释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围绕发展问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种内在的逻辑,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科学发展观以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把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一是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发展观以基本国情作为立论依据,准确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针对“两个前所未有”和“四个深刻变化”,强调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借鉴当今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理念,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科学发展观宽广的理论视野,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大道,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三是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了我国发展的实践经验。科学发展观形成于21世纪之初,新中国至此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这使我们党有条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更为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领导集体,科学发展观正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四是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作出了科学的理论概括。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发展问题的精辟概括,进一步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以理论的系统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系统性特征。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具有系统性,都有其自身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为党的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党的指导理论创新以重大的时代性课题为指向,是积党多年来在多方面、各领域进行艰辛探索的宝贵经验,并将其进行理论升华的结晶。这就要求有一种缜密而系统的理论思维,并概括出系统性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同时,党的指导理论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构成党的指导理论的哲学基础,而且自身也具有系统性特点。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学说完备而严密,是“完整的世界观”[3]309。这种完整性即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含着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完整要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完整要素,而且赋予其以中国化的鲜明特点,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思想路线基本点的表述等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系统性特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它具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完整要素。而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看,理论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东方大国,我们党无论领导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其社会实践都必然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深刻性。因此,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形成科学的理论系统,才能适应指导伟大实践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系统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社会主义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大都散见于他们的一些著作中,而且主要表现为科学的预见。列宁提出要提高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社会主义发展思想,但因他逝世过早,并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其思想没有能够深入展开。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阐述的《论十大关系》,初步提出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它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求处理好经济、政治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关系以及每一领域的内部关系,为我们党后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重要依据。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等科学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以这些科学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结合新的实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阐述更加全面和深刻,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化思想,不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科学发展观以初步完备的体系性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完备的体系性思想一般是指系统的理论内容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体现了这种内在统一。毛泽东思想是其六条基本原理与贯穿其中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统一;邓小平理论是其九方面内容与贯穿其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其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系统科学理论与其蕴含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发展的系统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系统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发展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体现。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发展问题,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发展更具根本性、长远性意义。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推动是以其理论的系统化与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特征的,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具有时代特色。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高度统一,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二是将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这两方面含义都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同义语,这种结合表现为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从理论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能够不断丰富这些基本原理,由此使新一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更加丰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从实践层面看,中国具体实际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这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握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时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最新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这种结合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高度统一。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表现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高度统一。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化理论,但它不是停留在理论形态上,而是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统一起来。胡锦涛在阐明科学发展观时,一直非常注重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他反复强调,要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从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要求。这从工作指导上说,阐明了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其更深层的意义则在于体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内在规定性,即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应当也必须有机结合、高度统一。对于理论创新来说,实践创新表现于实践层面上对理论的创造性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这种创造性运用是多方面的,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等。科学发展观在实践层面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多领域、全方位的,涵盖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运用于实践,同时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丰富着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科学发展观在实践层面上的创造性运用,要求建立和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和政策,这些制度和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间环节,是实践创新的重要内容。如“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公平的制度和机制、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等,都属于这些制度和政策的范畴。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用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又用实践创新促进理论创新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不断深入,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
科学发展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高度统一,表明它是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有机结合,而正是这种结合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当然,就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实践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实践是认识之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成果,从根本上说都源于实践,都是实践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一例外,科学发展观亦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今天,一方面是其成就的伟大辉煌,另一方面则是经济社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和突出,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更加需要坚持和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更加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不仅具备体系性的理论形态,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形态,诸如其经验思辨性,即注重对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反思和总结;其直接现实性,即善于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其内涵具体性,即内涵阐释具体而更宜于理解;其政策配套性,即注重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等等。这种鲜明的实践性形态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普及宣传和贯彻落实,有利于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是有机统一于其内涵之中的。正如列宁指出:“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4]419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科学发展观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特质,并同其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一样,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和有机统一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推向前进。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世界观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