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信息的蓝天——关于信息“控污”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论文,蓝天论文,控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信息污染”:一个全球不容忽视的问题
自80年代初全球兴起信息热以来,可以说“信息”算得上当前最为时髦的词语了。信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带来了新的财富、新的效率和新的生产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掌握信息的程度已成为衡量当代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我们很有必要头脑冷静地对信息流本身作一次体检,对一些渐渐暴露出的和潜在的矛盾作一次复查和整理。
1.“信息爆炸”的能量思考
据统计,50年代以来全世界印刷型图书平均20年增加1倍,现在已接近80万种,期刊平均7~8年增长1倍,80年代已达20万种。人们把这种文献迅速增长现象称为“信息爆炸”。信息的激增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信息爆炸”也正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
“信息爆炸”可以产生能量,为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信息动力,然而爆炸的信息中还夹杂着大量的“信息垃圾”造成信息环境的污染。所谓“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金钱”等说法在严格的意义上是不成立的,因为信息不会必然地、自动地、无条件地等于“财富”、“金钱”,正如J·奈斯比特所说:没有经过整理的信息不是我们的朋友,甚至是我们的敌人。
由此,我们应该对信息爆炸后的能量和效果作出这样的反思: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信息并不都是有用或有益的;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中有许多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和规划,信息的有效利用是不可能的。
2.“信息污染”实质是信息的异化
主体创造了对象,但对象却不受主体支配,成了主体的一种异己力量,甚至敌视主体的力量。这是异化的一般意义。由此我们可否作这样的理解:信息污染实质是信息的异化,人们以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创造、传播和接受各种信息,而同时又要承受信息的各种冲击和干扰。
3.装一张全球信息“防病毒卡”
现代社会的信息已冲破地区界线,达到全球范围,一方面各地信息向全球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各地都掌握着全球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最终可以以光的速度,通过文字、声音、数据、图像等把信息带到需要它的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地球将变成一个信息村落。任何一个系统、环节的污染,其影响和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装一张全球信息“防病毒卡”,这张“卡”设置的功能是:识别信息“病毒”,过滤信息“污垢”,清除信息“垃圾”,治理信息“病菌”,净化信息的“蓝天”。
二、信息污染的种类、表现及其危害
1.虚假信息
虚假信息与信息的根本特征——真实性相违背。虚假信息主要是指信息的内容虚假,失真。其表现为有的言过其实,有的自相矛盾,有的则纯属子虚乌有。
虚假信息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信息源本身是虚假的,即信息生产者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制造出来的。如假广告、假商标、假招牌、各种谣言等。《中国报刊月报》总第13期归纳的“94六大假新闻”其中四条均属于此种类型。其二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技术出错和信息处理失当等诸多因素导致信息内容偏离了原来的实质,从而使信息与其原旨背离,造成某种程度的失真。其三是信息接受者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把反映甲事物特征的信息误认为是反映乙事物特征的信息,并加以利用,这种情况有的文章称之为错位信息,违背了信息的对应性原则。如一经销商经过南方某城镇时,见到当地许多居民家都养鹅,而当地养鹅的条件并不好,这位经销商仅从这个表象就推断当地居民一定是喜欢吃鹅肉而购买困难,于是,就从北方采购22万斤冻鹅运到该地销售。可是一再削价也卖不出去。原来,该地居民养鹅一为防蛇,二为代狗看门。这就是由于信息接受者主观臆断,使信息错位而得出完全错误的决策。
虚假信息的传播一方面阻碍了有效信息的顺利传播,另一方面使信息接受者对于真实信息的信任程度大大降低,影响了有效信息的正常利用。更为严重的是很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如1985年河南某农民按照一本渔业著作的配方给鱼配药治病,结果反而治死了一塘鱼。原来,书上的配方数据多印了一个0,药性大了10倍。
2.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指的是不含信息量、多余、重复、无价值的信息,在文献信息中表现较为突出。一是文献信息中同类著作的重复出版,其中一部分没有提供任何新的信息。二是科研活动中的剽窃抄袭行为,导致大量、无用、重复甚至是错误信息的产生。三是在具体的文献信息中纯粹的“废话”。
科学是一项累积性的事业,学术研究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冗余信息污染导致科研工作的重复进行。据估计,各学科领域中科研重复的比重高达60~85%不等,花在重复科研上的费用,美国每年10~13亿美元,英国2500~3000万英磅。
3.信息过时、老化
信息的时效性很强,如果没有及时准确地传递,那些有价值的信息也因过时而失去价值,其本身的意义因与变化的事物不相符合而成为信息污染源。信息的老化,是知识的新陈代谢、自我淘汰的必然结果,信息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
4.信息过剩
信息过度增长,泛滥成灾。据民办科技情报系统(UNSIST)估计,世界信息产量在1957~1967年间的增长率为9.5%,1967~1971年为10.6%,1985~1987年则达到12.5%。美国人年平均阅读并填写3000份表格,阅读136份报刊和3本书,购买20盘录音带,收看2463个小时的电视,收听730个小时的收音机,打61个小时的电话。从这些数字,我们不妨推算一下普通美国人要在信息上耗费多少时间。
信息过剩既使人们背上沉重的包袱,又使人们面临着新的信息匮乏问题。因为,每个人的信息负载量是有限度的。当人们吸收的阅读量超过所能消化的信息量时,超出的部分日积月累,最后因压力过度刺激转化为所谓的“信息超载焦虑症”。更大的隐患是,人们被信息的大海所淹没,搜寻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判断能力在减弱。人们身处信息的汪洋大海却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致使社会信息吸收率反而下降,信息利用量与信息生产量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就连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国和日本,近30年来信息吸收率也一直为10%左右。
5.信息误导
近几年文化市场出现的淫秽或格调低下的书刊和音像制品,就属信息误导而形成的信息污染。另外,如变形金刚、蒙面超人、圣斗士、龙珠、美少女等大力泻染暴力的电视、图书、画片等打进中国市场,令孩子们疯魔迷痴,竞相仿效,造成心灵的污染。
6.信息噪音
噪声又叫噪音,本是指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和谐的声音。在信息学中,则是指信息符号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干扰,如文献信息的字符、词语、语法错误,字、词、语句的脱落和增加,字符的污损;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由于机器本身出现的故障和外界干扰而出现偏差和失控,近几年出现的电子病毒泛滥,使情报记录失真或文献信息丢换字符。据统计,吉林工业大学情报工程系的国内三家联网终端,在20次检索中,丢字符的现象占90%,其中因病毒干扰的占60%。
噪声干扰也会酿成悲剧。最近美国著名的电脑专家彼德·钮曼根据多年来追踪和研究揭示了计算机混乱及其所造成的损失,如1983年,美国科罗拉多河河水泛滥,吞噬了数百万美元财产。事后调查,这是一架计算机错误地发出指令:增加拦河大坝里的蓄水量,结果引起水量陡增,没过堤岸而倒灌。又如1979年,美国的一架电子计算机出现混乱,从而向空军轰炸机飞行员下达了攻击令:5分钟后将向前苏联地区发射一颗核弹,后及时发觉计算机出了故障,这才避免了一场惊天骇地的事件。
三、信息污染的原因分析
1.信息源方面的原因
信息污染源生成的环境一是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而造成的。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优先地位,有些所谓“科学”的信息尚未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就公诸于众,造成了信息产品的不合格。二是有的信息生产者缺乏职业道德,为片面追逐利益。三是出版物的无限制出版。一些专家认为,其中大部分、可能多达3/4,根本不值得出版,实际上无用、有时甚至有害的信息不少于50%,个别领域甚至达到80%。
2.信息流通方面的原因
一是信息传播手段和方法落后、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信息过时、错讹、模糊。
二是信息交流不规范,缺乏宏观管理层次,在信息管理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必然使信息传播各分系统职责不分,各行其是,造成服务项目、内容等方面的重叠与浪费,同时造成信息供需严重脱节。
三是信息从业人员缺乏信息业的基础理论修养,业务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信息技术(特别是文字处理技术、信息存储和再现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能力。
四是传播技术本身的缺陷。信息网络系统发展正日趋复杂化、高度自动化、大型化,这就难以保证系统的指令真正置于控制之下,因此造成了大系统在技术上的脆弱,使部分信息在采集、加工、处理、传递过程中过时或内容失真。
3.信息接受者方面的原因
信息接受者是利用信息的个体和群体,具有多、杂、广、散的特点。信息本身具有流动性、扩散性和继承性,它是一种动态资源,对其价值的评价往往因接受者不同的立场、态度、素质而悬殊。信息接受者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就会为信息污染“病毒”提供现实的收受环境,使其得以繁殖,成为新的污染传播源。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往往是交叉循环的,两个物体通过相互作用的过程完成了“信息交换”,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在不同的时间和处所是信息源又是信宿,双方又都离不开信道,是信源、信道、信宿三者的对立统一体。因而,对信息污染的原因分析,也应该看到各个环节交叉循环、错综复杂的关系。信息污染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有来自系统本身的,也有来自外部的。然而,有的从表象看是信息源方面的原因,而实质上它又蕴含着信息传播和信息收受者的因素;收受者在成为信息污染受累者的同时,又是新的信息污染的制造者。
四、控制“信息污染”的手段、措施
目前,为了确保对信息的管理和开发利用,维系信息化社会的正常运转,各国政府都采取了措施,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强化对信息的和管理,如80年代以来的信息资源管理(IRM)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领域。加强信息管理已经成为90年代的主导潮流。
1.加强宏观控制,完善信息组织机构的信息管理
一是加强信息法制建设,制定信息法律、法规。这是治理“污染”最根本的途径。就我国来说,需要制定一个国家总体的信息政策,制定一部具有广泛兼容性的信息基本法,在这一基本法的指导下对信息机构的设置、信息的传播、信息各分系统和各环节等问题都作出具体明文规定,形成一套严密的规范体系,使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走上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治化管理轨道。
二是加强信息的质量监控,由国家有关部门定期对各信息生产、流通机构进行质量检查,开展“信息质量万里行”活动,发动广大信息用户对虚假伪劣信息产品进行检举、揭发,依法制裁。
三是加强信息产业的规范化管理。规范各类信息市场的经营行为,坚决制止虚假信息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蔓延。有必要对现有的信息机构进行整顿,对那些有名无实,不具备一定基本条件、实力的,特别是那些以从事信息工作的名义搞不法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制度,逐步形成信息业的内部监督机构和外部管理机制,促进信息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微观控制,优化信息活动的各个环节
一是提高信息产品质量,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控制伪劣产品的生产。二是优化信息传播媒体,尤其是出版发行机构要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和审查,压缩其“水分”,实行“信息减肥”,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的和没有情报价值的信息生产和流通。三是信息服务部门要重视文献的剔除工作,及时地将老化、失效的文献信息清除出交流渠道,以净化流通渠道。四是提高信息的加工和传递速度,缩短信息产生到利用的周期。五是普及和提高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加速高科技在信息产业中的运用。
3.提高信息主体的“情报力”和“滤污力”,提倡信息传播伦理
信息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是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文化知识支配的。因而增强主体的“情报力”和“滤污力”,是治理信息污染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情报力”,即信息搜集、分析和加工能力的综合。“滤污力”是识别判断真假信息、冗余信息等的能力。信息业从业人员和信息接受者都要提高信息能力,包括信息需求的表达、检索、分析和吸收能力。二是学会去芜存精。要学会比较分析,弃去糟粕,吸存精华。三是提倡信息传播伦理。每一位信息从业人员都应自觉肩负起信息控污的责任,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现在,信息的服务已经发展到以为全社会服务为己任的阶段,社会责任感迫使信息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是:信息资源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社会的问题?怎样判断一个信息从业人员是否尽到了他应尽的社会责任?
标签: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