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生自主探究方式去学习,在此过程中习得方法获得技能。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式。
关键词 有效 开展 探究性 学习 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生自主探究方式去学习,在此过程中习得方法获得技能。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当中广泛运用,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里进行一下分享。
1.激发兴趣是关键,让学生思想上活跃起来。
感兴趣的东西学习起来效果就好,所以我特别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例如在教学《雪孩子》这一课的时候,我在雪孩子进去救小白兔这部分内容学习完了之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播放有声动画片,雪孩子求人片段,让孩子先看动画片,片中火势凶猛,情况危机,雪孩子没有可行的办法能够救出小兔子,只能冲入火海中去寻找小兔子,费尽周折找到了晕倒的小兔子,把它抱了出来,救下小兔子的雪孩子融化了,变成了水气飞上天空。感人的画面,巧妙的音效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看完动画片之后,我让孩子们给这段动画片配音。孩子们兴趣盎然,小组合作起来,这句话怎么说那句话怎样讲,一会功夫所有的小朋友都参与进来。这样的设计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效果非常好。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孩子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2.创设真实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想法设法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问题的引领,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学习环境中,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真实发生。《黄果树瀑布》一文中“远处传来阵阵隆隆巨响”。《拔萝卜》一文中的“嗨哟!嗨哟!”这些声音词语的加入使得文本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找准节奏跟着读,老师在描述故事情景让孩子体会读,读着读着就读到了孩子的心里去,作品内容理解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情境对思维能力的发展作用特别大。
3.多元评价,促进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固化。
评价方式方法是促进学习成果生成必不可少,而且特别重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过程中,本人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有效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讲,问题答案是否正确,认知是否正确的评定多数来着老师的评语,包括老师的语言,包括老师的态势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姿势都是孩子定位自己认知的关键。鉴于此,老师多种方式的、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丰碑》一课时,对于军需处长的牺牲值得不值得这一问题的探究成了课堂教学的热点。故事中老军需处长士兵的是楷模、是士兵学习的榜样、是每个人心中不朽的丰碑,他因为衣衫单薄而被冻死的故事感人泪下,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候,设计了军需处长的牺牲是否值得这样一个问题,问题一抛出,孩子们都陷入深思,而后,军需处长的牺牲是值得的和不值得的两种声音对立起来,我在孩子的思维被激活以后,安排了辩论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辩论中,双方针锋相对,据理力争,被认同被否定的往复中本身就是一种评价,这样的设计就是独特的评价方式,老师没有给出对错,而是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获得认知。另外,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个体的多元也是评价多元的很好评价方式。
4.搭建展示平台,让探究性学习成果共享。
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老师主讲学生管听,或者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作答,课堂的有效时间都被老师的无效“讲”或“问”占有,学生都被动的跟着老师走,盲目的接受,丧失了自己学习思考的机会,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认识到这种教学理念的问题后,我钻研教材,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研读让我对于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深入的反思,并且,将其应用的教学实践当中。例如在教《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开篇介绍种葫芦人种出了一棵葫芦,文本内容对葫芦的样子进行了描述,同时表达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我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设计了一个粘贴画的环节。首先,让学生读文,读通顺了,大体读懂了,然后我问孩子们“葫芦长的什么样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按照文章中的介绍说了一下,我没有明确谁对谁错,而是接着抛出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来贴图,贴图之前请你再细读文本,看哪个小组贴得最好。孩子们读得更仔细了。接下来的贴图环节里,孩子们在参照课文内容的同时,研究顺序,研究葫芦叶子的多少,小葫芦个数的多少,这些部件都贴在什么位置。然后每个小组都到前面来展示,并说说自己组的靓点是什么。这个环节是给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在展示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多种能力,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展示形式。当然,成果共享的方式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细细琢磨,不断发现。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式,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教学目标的优化达成。
论文作者:袁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孩子们论文; 方式论文; 评价论文; 老师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孩子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