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工程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发展,但与此同时,在进行相关的施工时,其质量上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且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对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控制及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对公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主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1、引言
道路桥梁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家建设的基础产业,在运输领域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加快道路桥梁的建设速度,更好的为经济和社会服务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任务。然而在道路桥梁建设中质量问题逐渐的凸显了出来,这给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承载力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大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
2、公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主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2.1公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
2.1.1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
路面在台背回填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断裂(沉降值一般为10~30cm,有的甚至超过60cm),使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和冲击,从而对桥涵和路面造成附加的冲击荷载,使司机和乘客感到颠簸不适,甚至造成车辆大幅度减速,严重的可导致交通事故(特别是车辆机械事故)。因此,桥头跳车问题已成为高等级公路的工程质量和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就城市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
2.1.2桥梁裂缝
(1)塑性裂缝与收缩裂缝
塑性裂缝,即混凝土在可塑状态下出现的裂缝,分为沉降裂缝和收缩裂缝两种形式。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混凝土在塑性状态下其基础与支架等有不均匀沉降,使局部混凝土的变形受约束导致裂缝;二是由于重力作用使混凝土中较重颗粒下沉,而使水泥浆上浮,当这种下沉受到钢筋、模板拉杆约束时就会产生裂缝。收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快速干燥,混凝土内水份的蒸发速率大于其泌水速率,在固体颗粒表面形成弯月形、产生毛细管张力,混凝土收缩等所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而导致裂缝。
(2)温差裂缝
温差裂缝,即由于混凝土本体内外部温度的变化及混凝土本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异使混凝土自体收缩不均而产生的裂缝。由于早期混凝土构件被模板等材料隔离,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到空气中,故在初始24h内混凝土温度将升高,过几天后随着热量的散发混凝土将变冷,此时混凝土会产生收缩,这种收缩受结构内部钢筋及外部模板等约束而使混凝土开裂;
2.2公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
2.2.1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
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的一线作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没能有效落实,并未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而有些施工企业的上级领导对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不够重视,往往为应付检查而走个形式,从而难以形成安全生产的工作氛围,更无法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2.2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
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要有人的自觉参与、有制度的保障、有物质基础的支持、有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等等,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安全生产系统的紊乱,甚至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生产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是决不能被“省”掉的!部分施工项目对安全投入重视不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近年来,管注安全生产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多数施工项目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经济效益第一的观念并未从根本上发生转变,部分施工项目隐患多多,项目的决策层却熟视无睹,安全生产上侥幸心理还普遍存在,其直接表现为在安全投入上“省”、“拖”、“凑”;另一方面,当前高危行业领域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中小企业微利亏损,更加剧了在安全投入上的捉襟见肘。
3、公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主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公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3.1.1做好台背施工的各阶段控制
(1)合理设置桥涵构造物
设置桥涵构造物应允分考虑台背填方路基的地质情况、填方高度、路堤长度、填料来源及路堤沉降等问题,选择恰当的桥涵位置、跨径及桥台后部防护工程,尽量避免大河面小跨径桥涵。
(2)加固处理台背填筑前的地基
处理好台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对软基处理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处理方法,如排水固结法、换土法、振动碎石桩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
(3)严格控制填料质量
桥台后宜填筑内摩擦角较大的透水性材料,便于控制压实质量,减小路基压缩沉降;同时,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填料也有利于台背缝隙中渗入的雨水沿盲沟或泄水管顺利排到路基外。
(4)桥头路面作特殊结构处理
考虑桥台与台背路面在结构、材料、刚柔、胀缩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了在其纵、横向都能平顺逐渐过渡,可采取设置枕梁和搭板和设置变厚式埋板的措施。
3.1.2非结构性裂缝预防措施预防塑性沉降裂缝的措施有基础处理、支架搭设要进行科学设计、严格施工,对支架进行全面积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砼中加减水剂以减少砼泌水,确保砼保护层厚度、砼施工时进行二次抹面等措施。预防塑性收缩裂缝的措施有加强早期砼养护以降低砼中水份蒸发速率,工程措施有结构外露面覆盖麻袋、海绵等浇水湿润养护。预防温差裂缝的措施有合理安排砼浇注顺序及浇筑速度,在砼浇注的过程中控制温差,夏季施工时骨料要洒水降温,冬季施工时砼表面应覆盖保温。
3.2公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3.2.1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将安全培训纳入执法监察的重要内容,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开展经常性安全培训专项督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高危行业新招录的人员,必须实施强制性岗前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作业。运用法律手段,强制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对其各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素质。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自觉接受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对不履行全员安全培训义务的企业以及未经培训考核合格就安排上岗作业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3.2.2加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投入不能仅仅靠企业自己的意愿,必须有企业以外的影响和约束,并运用经济杠杆来调动企业进行安全投入。一是建立企业定期报告制度,公开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接受职工和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二是各级财政、安监及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监管机制,纳入对基层和企业考核体系,严格依法提取和使用;三是各级安监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将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情况纳入专项执法检查内容,对企业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依法查处,并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用执法手段推动企业全面落实。
4、结束语
公路桥梁的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环境也比较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总会遇不同的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安全质量工作无小事”是对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性质最确切的概括。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要在工程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方面做到位。
参考文献
[1]山区公路桥梁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郭月哲.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02).
[2]公路桥梁建设中的质量控制[J].徐志美.中国住宅设施.2017(09)[3]公路桥梁建设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管理探讨[J].杨立志.工程技术研究.2017(03).
论文作者:谢五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公路论文; 质量论文; 安全问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