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形态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10-0033-0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引导人们的政治态度,提高人们思想道德为重点的综合教育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根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锋、相互争夺的主战场。胡锦涛指出,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是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前沿,青年大学生是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的重点[1]。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面对这一客观现实,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应对新形势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当今中国,社会转型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进社会信息快速流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一)社会急剧变革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难度增大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P3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上,社会的经济结构、产权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在政治制度上,“一国两制”的实行,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与区域性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并存;在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通俗性、娱乐性、多样性的大众文化同时存在。多样化的社会存在必然产生多样化的观念意识,因为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会有不同的文化诉求,从而使得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多样化的景观:既有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还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既有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也有资本主义的腐朽观念,还有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面对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如何保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意识形态和各种社会思潮中的主导地位并获得广泛的认同,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构成威胁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日益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面上相互交锋、交融、碰撞,不同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展现。这一方面使思想文化的传播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快捷,另一方面,也使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强大的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和科技优势,利用渗透着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对我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渗透、置换,潜移默化地诱使我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对西方的认同和趋同,从而达到消解和压制中华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动摇和摧毁中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心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既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扩张的过程,同时也是西方资产阶级推行其意识形态的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普世文化”,标榜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合理性”、“合法性”与“优越性”,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
(三)互联网的普及部分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力感召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它既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拓展了时间和空间,提供了新的载体,带来积极的影响,也部分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需要通过对社会本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思想观念的理性整合才能实现。然而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频率加快,海量的信息挤占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具有碎片化、表面化、大众化特点的网络信息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思维,加大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性整合的难度,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加上青年对网络信息快餐的依赖,逐渐失去了对政治生活和政治理论的兴趣。同时,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快捷性、交互性、多边性等特点,使网络成为西方传播其意识形态的主要工具。美国是互联网的主要推动国家,拥有世界网络高速公路的主干线,控制着互联网运行的中枢——根服务器,因此,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美国语言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全球文化传播系统。互联网的信息有的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如各种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等,有的虽不明显带有意识形态色彩,但也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相比之下,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的信息占有量明显不足,在宣传和渗透的力度、途径和方法上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抗衡,加上市场经济趋利性和世俗化的大众网络文化的蔓延,以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表达话语进行曲解或随意调侃,容易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怀疑和动摇,从而冲击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
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必须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规律,开拓创新,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注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开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曾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P681)为了更好地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理念和目的,意识形态教育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与时俱进地进行内容和形式的调整和转换,通过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转型顺应时代变化的客观需要。
首先,教育内容的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P72)。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摒弃过时的或脱离实际的部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精华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其不朽的思想魅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邓小平曾说过,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5](P382)。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搞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而是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应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心理,多选择一些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首先要“接地气”,吸引学生的关注,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说理,这样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教育形式的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说服力、感召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大学生接受和认同,成为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就应当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空泛的学究式教育。要用平民的风格来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用平实的语言来诠释主旋律,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马克思主义深刻的理论,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可信、可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话语权。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双向的沟通交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审视”和“质疑”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需要“灌输”,但“灌输”只是一种教育原则,并不等于把马克思主义硬塞进人们的头脑,也不是强制性地要求受教育者接受。应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方式,由强灌硬输转向研讨式、启发式、疏导式的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积极营造一种宽松活跃的教育教学氛围,让学生参与其中,乐于思考,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要引导学生以实践检验理论,在实践中深化认识,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二)打造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否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对大学生具有感召力,对各种错误思潮具有战斗力,关键在于能否打造一支承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工作的高素质的意识形态教育队伍。
意识形态教育队伍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品牌”代言人,他们的言行对大学生起着直接和形象的示范作用,他们的素质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的意识形态教育队伍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重要保证。
首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有着鲜明政治特性的教育活动,它总是围绕特定的政治目标而展开,为特定的政治利益而服务。这种政治指向性,可以通过国家对教育内容的选定而得以规定,但却要通过教育者的施教活动加以具体贯彻。对此,列宁曾经指出,在任何学校,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6](P249)。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者只有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理想信念,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用自己言行感化和教育受教育者,用人格的力量增强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使教育对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促进对理论教育的接受。
其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一种思想观念的传输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宣讲和对现实问题的理论阐述,使受教育者理解、把握、认同和接受相关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者只有具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宽厚的知识基础,才能清楚地阐释相关的教育内容,从理论的高度对现实问题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促成受教育者认同接受。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者必须具有组织、实施意识形态教育信息传输的能力以及激发教育对象参与活动的能力,能够正确把握和认识意识形态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及思想实际,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7](P155)。
(三)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网络宣传教育体系
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网络宣传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和网络育人环境,利用现代网络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新时期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抵制西方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和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必然选择。
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需要各种媒介和载体。网络的普及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手段;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直观性和多媒体性有利于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更高的时效性、更大的覆盖面、更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传播先进的思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也易于散布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动摇人们的理想信念,甚至破坏社会主义制度。西方敌对势力正加紧通过互联网进行渗透分化,妄图以这个“最大变量”来“扳倒中国”。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络的舆论宣传,学会使用、善于使用新技术新手段,主动占领互联网络新阵地,抢占网络宣传制高点,掌握网络战场话语权,不断增强网络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导向的主动权。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构建一个集思想性与教育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体系,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枯燥的思想理论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努力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调动他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8](P33)。坚持正面教育宣传为主,加强说理引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大学生在多彩的网络文化中感受各种思想的激荡,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升对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在理性的思考中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