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探究论文_杨艳

(江苏省南京市秦准区准海路社区服务中心门诊 210000)

【摘要】 目的:进一步对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心肺复苏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意识、神经评分、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烦躁,1例患者出现胸部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烦躁、恐惧,3例患者出现胸部不适,2例患者出现记忆减退,1例患者出现反应迟钝,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肺复苏后患者护理过程中,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心肺复苏;康复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91-02

心跳骤停是指由各种原因致使心跳突然停止正常收缩和供血功能,使全身所需血液中断,导致各个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的情况[1]。心肺复苏则是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当前,随着心肺复苏技术越来越趋于正规化与程序化,在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生命风险。基于这一情况,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急诊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心肺复苏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旨在帮助其他同类疾病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现就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急诊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心肺复苏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71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65岁,年龄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43.32±2.45)岁,患者心跳骤停原因包括交通事故27例,心血管疾病20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中毒18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严格遵守医嘱用药。

观察组接受急诊护理干预,具体有以下:

加强心电护理。患者在复苏初期,病情尚未稳定,有继续发生心跳骤停的危险,因此,需要在常规巡视的基础上增加监测次数,每小时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记录一次,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加强脑部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采用湿毛巾对患者额头、颈部等位置进行湿敷,或采用凉枕对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此外,控制好病房内的温度,一次达到降低患者脑氧代谢情况[2]。患者复苏后,针对患者可以适当进行头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和昏迷状态。

心理护理。患者苏醒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告诉患者不要害怕、恐惧,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向患者讲解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增强其了解程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其他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适当进行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减轻患者的顾虑,促进患者尽早康复[3]。

1.3 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对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恢复越好,并采用神经功能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恢复越好。此外,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参照如下:显效,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精神状态较好;有效,患者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精神状态一般;无效,患者护理后,各症状无明显变化,有出现心脏骤停。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昏迷指数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住院时间比较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其中,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9.23±2.84)分,高于对照组(6.18±2.53)分,此外,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患者昏迷指数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住院时间比较(x±s)

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肺复苏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急救技术,在急诊科的应用较多,患者至久之后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以提高患者复苏后的治疗效果[4]。急诊护理干预除了严格遵守医嘱、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之外,还加强对患者脑部复苏、适当心理辅导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打开心扉,缓解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经急诊护理干预后,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较对照组高,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患者的脑部功能恢复较为良好,且观察组在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在心肺复苏后患者护理过程中,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莉莎.护理干预对急诊科心肺脑复苏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28(04):560-561.

[2] 石巍.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7(06):141-142.

[3] 郑大环.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0(09):110-111.

[4] 胡云云.急诊科护理干预对心肺脑复苏后病人近期恢复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1(05):104-105.

论文作者:杨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7期供稿《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探究论文_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