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跨世纪发展的需要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暨表彰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七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论文,经验交流论文,跨世纪论文,二十七日论文,基层组织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任务,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战斗堡垒。几年来,各地根据中央的部署,在广大农村大力开展以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村党支部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在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解决影响当地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今天,中央组织部召开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暨表彰会议,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对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并分别授予他们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优秀县(市)委书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和先进村党支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借此机会,我代表党中央,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国农村广大基层干部和共产党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讲一些意见。
第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党的十五大围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个主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也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现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努力奋斗。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牢牢抓住并正确加以解决的根本问题。只有实现了9亿农民的小康,才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只有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才有全国的现代化;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全面进步,才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经验证明,要发展农业,建设农村,一靠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二靠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三靠保持必要的投入并使其得到合理使用。而要把这三条真正落到实处,都要靠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卓有成效地进行工作,充分发挥并保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的形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所有这些,都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务必从全局上、战略上充分认识进一步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继续抓紧抓好。
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看,经过前几年的工作,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绝不能对成绩估计过高。有的地方的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基层组织中,仍存在一定的后进面。在前几年已整顿过的后进村中,约有30%左右变化不大,或整顿成果不够巩固。从面上看,“有人管事”的问题在绝大多数地方虽已得到初步解决,但一些新上来的干部对工作尚不熟悉,办事能力还不够强。“有钱办事”的问题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有些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难以提供农民需要的服务。各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正在逐步推开,但一些基层组织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的情况仍比较突出。乡镇党委建设,在一些地方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工作力度不大,效果不够明显。这些都说明,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思想方法,冷静地估量前几年的工作,坚决克服松劲、畏难情绪,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向前进。
党的十五大在部署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着眼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中央提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要达到“五个好”的目标,乡(镇)党委建设要达到“六个好”的目标,反映了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一定要联系当前农村新的实践,正确理解,全面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地加以实现。要把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深化农村改革、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稳定和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和改革粮食流通体制联系起来;同加强农村科技应用和推广,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联系起来;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打好扶贫攻坚战联系起来。力求再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使大多数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明显提高;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壮大,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改善。
第二,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
村级和乡(镇)领导班子,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处于关键地位。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哪里的领导班子团结坚强,工作得力,哪里的经济就发展得较快,社会风气就好,各项事业就一定能走在前列。反之,如果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或者思想作风不正,各项工作就搞不上去。因此,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要继续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全面实现村党支部的“五个好”、乡(镇)党委的“六个好”的目标,就有了保证。
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首先要选好人、用好人,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有文化、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党员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要根据基层组织的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对处于先进、中间、后进状态的基层组织,分别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对仍处于后进状态的村,要下决心选派得力干部帮助搞好整顿,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务必抓出成效。对处于中间状态的村,要帮助他们找准症结,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好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提高工作水平。对于先进村,要指导他们巩固成绩,寻找差距,明确前进目标,落实措施,使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把选准配强支部书记和党委书记作为关键,下大力气解决好。同时,要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驾驭全局、带好班子的能力,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
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是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的治本之策。应当肯定,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的来说是好的,是可以信赖的。他们长期工作在第一线,任劳任怨,辛勤工作,奋发进取,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这支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水平、领导能力以及工作作风,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什么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在一些地方不能正确贯彻落实?为什么对农村改革、建设和农民有利的事情在一些地方却办不好,甚至办走了样,引起群众的不满?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包括领导工作上的原因。但是分析起来,许多问题的发生和得不到及时解决,往往同一些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作风不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务之重、当务之急,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好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二是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学会在各项工作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三是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文化科技知识,提高建设农村两个文明、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前几年的经验证明,坚持正面教育,加大培训力度,是提高干部素质的有效办法,应当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在培训中,要结合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地确定培训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要区分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实行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理论培训和能力培训相结合。要讲求培训效果,防止形式主义。尤其对新上来的年轻干部,要着重帮助他们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策水平,培养他们与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学会领导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村经济工作,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要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在政治上要高度信任,工作上要积极支持,生活上要热情关心。实行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是对他们加强管理和监督的一种有效办法,应当继续坚持下去。凡属群众公认是政治上好、工作勤奋、清正廉洁、实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予表彰。对于打击报复农村基层干部的现象,要及时予以制止,严肃进行查处。在一些地方,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的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作风粗暴,搞强迫命令等问题相当突出,要加强教育,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他们改正。对极少数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甚至欺压群众,践踏法纪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要果断处置,决不能姑息养奸。
第三,切实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设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是实现农村党支部“五个好”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条件。应当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多数党员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骨干。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党员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情况。一方面,一部分农村党员的思想解放不够,文化水平不高,致富本领不强,制约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有些党员忘记了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关心集体,不关心群众。更有甚者,由于受到一切向“钱”看和利己主义思想的侵蚀,甚至腐化堕落。在放松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地方,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要下定决心,努力改进和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的十五大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这些要求,完全符合农村党员的实际情况。要教育党员懂得,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都要在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上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带头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促进农村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加大对农村党员的轮训力度。依托乡镇党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政策、法纪教育和文化科技知识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增强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使他们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章程同民主评议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和督促党员用理论武装头脑,以党章规范行为,收效较好,要积极推广,使其经常化、制度化。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很快,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大量出现。这些新经济组织中的建党工作必须及时跟上。在乡村集体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实行重组过程中,党组织的设置必须同步进行,并且明确隶属关系,保证党的活动正常开展。现在,有的地方组建了一些跨乡跨村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适应这种情况,可以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界限,按照党章规定,建立党组织。要遵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外出流动人员中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使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党组织的关心,都能及时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切不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
第四,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农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是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干群关系,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农村改革愈深化,经济愈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就愈重要。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切实抓好这件大事。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要着重抓好五项制度的建设,把发扬党内民主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一是要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定期召开党委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实行村民议事会制度,做到村里的大事、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经过村民大会讨论决定。二是要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对重大事项要做到事前公开,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决策。三是坚持和完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按期选举的制度。要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人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把公道能干、群众拥护的人选到领导岗位上来。四是要实行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五是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要按照宪法、法律和党的政策,经过村民充分讨论,对应当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违反了村规民约应怎么办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并共同遵守,共同监督,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在落实以上五项制度中,当前特别要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务公开要从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公开的内容要简洁明了,便于群众了解和监督。要善于运用村务公开这种形式,切实推动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乡镇机关也要认真推行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证。一定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既保障农民群众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又引导群众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要求农民依法办事,农村干部和党员首先必须依法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支持村委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乡霸村霸、非法宗教势力和宗族势力干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事情,要坚决依法惩治。
第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同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
这些年来,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始终把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到了明显效果。这条重要经验,一定要坚持下去。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来进行。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大科技推广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做好各项工作。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立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要坚定不移;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这同样要坚定不移。目前乡村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积极扶持和正确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发展。乡村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意愿,不能搞“一刀切”。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要作为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逐村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分阶段组织实施,务必取得新的进展。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掘本地优势,组织开发性生产,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决不能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名义下,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办好乡村集体企业,通过深化改革,理顺体制,优化机制,强化管理,提高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绝不能不分什么情况“一卖了之”,严禁把集体资产化为私有。
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现在任务很重,时间非常紧迫。在贫困地区,要把帮助和引导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一村一村地帮、一户一户地扶。对重点村,要继续由部门包村帮扶,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一抓到底。对重点户,要组织力量进行帮扶,不改变面貌不脱钩。下村工作队,既要抓基层组织建设,又要抓扶贫开发,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第六,加强领导,提高工作水平,坚持和完善责任制,狠抓贯彻落实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以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必须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市)委,要切实加强领导,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松劲,而且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努力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件大事办好。
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包括邓小平党建理论,是提高领导水平的根本大计。落实十五大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要求,各级党委首先是主要领导同志要率先垂范。要进一步提高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防止和克服轻视理论学习和“以干代学”的倾向;要带头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十五大报告结合起来,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全面正确地理解十五大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避免和纠正认识上、工作上的盲目性、片面性和绝对化;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克服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应用、言论与行动相互脱节的现象。尤其要学习和掌握贯穿在邓小平理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脚踏实地、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学习理论收效愈好,领导工作就会愈主动,愈有力。现在党内外干部都希望换届后新产生的领导班子有一个新气象。认真学习和运用好邓小平理论,就是首先应该有的新气象。
坚持和完善党委抓党的建设、书记带头抓党的建设的责任制,是加强党建工作领导的重要环节。事实表明,地方党委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级推动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不仅有助于推动工作开展,积累工作经验,而且增强了指导工作的说服力,这是个好办法。县(市)委和乡(镇)党委直接面对广大农村,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一定要尽职尽责,做好工作,通过坚持和完善责任制,来保证落实“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
要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国农村的形势在发展,改革在深化,事业在前进,党委领导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也要相应地提高,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客观事物,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去开拓创新,在履行领导职责的过程中,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逐步求得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各级领导同志一定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尤其要认真研究那些一再努力解决但仍不见明显效果的问题,以及那些长期落后,几经整顿仍然不见改观的乡、村的问题,努力取得正确的认识,以便把工作越做越实在、越有效。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为实现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标签:农村改革论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 农村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三农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时政论文; 农民论文; 中共十五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