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志合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也犹如雨后春笋快速的崛起,但是迅速崛起的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具备较好的安全管理模式,甚至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并不具备相应的建造资质,所以极有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伴随着越来越多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也意识到了问题,所以也在加强其安全管理。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建筑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而导致的,而建筑施工企业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后会使得其名誉受到较大的损害,这就会导致其经济收益明显降低,如何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是建筑施工企业所需要解决的,更好的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现代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解决对策
引言
安全生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永恒的主题,是每一项工作的基本。作为建筑企业的主战场,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目标转化为实体的关键。所以,要增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监管,确定建筑施工各主体的安全责任,建设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机制,对危险源的管控加大力度,增强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验,以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
1.1现场安全措施不够到位
建筑的安全隐患存在于很多方面,建筑的构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安全缺陷的存在。建筑规模、建筑工艺、建筑材料、建筑产品等都是不同的,因此就要求在不同的建筑现场应该采取不同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目前很多建筑单位对建筑现场安全措施实施还不到位,不能够满足不同建筑的要求,使得建筑现场事故频发。这是因为建筑自身存在的差异,而建筑企业在安全措施上面投入力度不够大造成的安全事故。还有一种安全措施不到位是因为有些建筑单位仅仅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安全措施上面偷工减料,想要借此来降低经济成本,从而造成安全问题的发生。在我国,数据显示,依然有一些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规章制度来安排安全措施,而国家相关制度上面的漏洞,也使得不少建筑施工单位存在着可以在安全上面减少支出的侥幸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会造成安全问题的愈演愈烈。对于建筑单位而言,为减少安全管理中的费用,降低投资成本,在安全上面做做文章是极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安全管理,它可以说是建筑项目施工中的重中之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不够
安全管理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和技术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多的是劳动人民,管理人员可以说是一个施工单位的核心所在,管理职责最多人数的来来往往,如果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操作技术水平不高,那他一定不能合理有序的安排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导致基层工作人员因指导失误而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不够,就不能满足施工单位对技术的要求,导致很多违反规定的施工情况的发生,降低施工效率,同时也无法保证施工质量,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生命损失都是不可接受的。
1.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在我国,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投入不会向工作人员灌输安全知识,自觉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薄弱,安全事故自然层出不穷。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其实并不是一个建筑单位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其他建筑单位这个问题也很普遍,但是大部分建筑公司会选择忽视或者是无视,这些领导者自身的安全意识就不够,自这个团队的安全意识自然淡薄。不可否认的是,安全意识薄弱问题依然存在于很多企业。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2.1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既然安全管理的本质就是人的管理,因此要增强安全管理,就要增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其实施安全意识的教育与培训,使之持续的提升本身的安全素质,提升本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还要选用有效措施来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产生标准化作业,杜绝凭感觉,靠经验的工作形式,让施工人员能够产生程序化和规范化地工作习惯。培训方式能够运用现代媒体,宣传标语,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这些形式来实施,可以更加普遍的深入推广安全施工的知识,并经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强安全施工的法律法规,安全施工技术的规范和标准,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作为政府部门,也要参加到培训当中,安全工作切身实地的紧抓,监督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也要学习相关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有关标准规范。
2.2增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性能培训
建筑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增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性能培训,对员工的工作加强关注,对员工的培训,也是提升企业经营结果的一个途径,因此必须要消除培训浪费钱、耗费时间的观念,加大对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两者相辅相成,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成果,进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建筑行业竞争中略胜一筹。
2.3增强对现场质量、安全、材料的管理,进行进度计划
一个建筑项目的基本与基础就是它的质量,前提与保证是它的安全管理,利益的展现就在于进度计划与材料管理。假如一个企业要在这几方面有所突破就一定要做到下面两点:一是建筑项目的根本与基础就是它的质量。想要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前提是要对这项项目的质量需求有所认识,依据质量需求,拟定好确保质量的有效措施,从而达到增强项目质量的目的,让这项目变成质量良好的项目。二是建筑项目的前提与保障是安全管理。想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一定要对他们做好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让各个建筑员工对安全问题有明确的了解。安全管理单单只靠书面知识的传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增强员工的文明意识与责任意识,切实从人们的利益出发,加强内心责任感,做到施工安全无小事,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在实践中,还要增强管理监督,确保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提升施工安全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理质量[1]。
2.4增强施工场所的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人员更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但要从技术性能、操作规程方面实施严格的控制,对基层施工人员的生活和施工场所的设施安全性也要实施严格的需求,要给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工作和居住的地方,让员工在工作和居住时减少安全隐患顾虑,主动用心的投入工作。比如:严禁施工人员对施工用电私拉乱接。管理人员要增强对员工的责任心,适当的管理,让员工配合其工作,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在安全设备资金投入方面,对于建筑施工经过中那些必要的安全设备与安全防护材料一定要确保充足的资金投入,防止发生偷工减料情况。建筑施工企业要对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实施“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要由监理公司来完成。
结论
简而言之,安全影响着员工的施工力度,进而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果。所以,只要增强管理,就必然可以在建筑施工现场营造出安全的工作环境,防止事故出现及人员伤亡,让经济损失减少,并最后完成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创造优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
参考文献
[1]张文星.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7(35):196-197.
[2]赖福明,赖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8(24):114.
论文作者:徐伟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