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护理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强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浸润程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治疗过程当中,做好配高护理工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卵巢原发性;双癌;护理
关于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这一病症,在医学上还是不常见的,常常把这些病症诊断成后期的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转移,也可以称作为:期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转移,但是在以前的一些诊断和治疗上,很少有这种原发性双癌的例子[1-2]。最近这几年,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研究在国外也慢慢有了一定的地位。我院在翻阅曾经诊治过的病例的同时,还观察了目前的临床过程,综合探讨其内在的特点,并研究分析了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临床方面的特征、治愈方法和治疗以后的一些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6例,年龄39-64岁,平均年龄(42.1±8.4)岁,研究组患者46例,年龄41-59岁,平均年龄(42.6±9.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区别(P>0.05),知情同意本研究同时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的基础上增强护理干预。主要增加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教育,当患者入院后,护理工作者应积极的向患者介绍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充分的了解疾病,使患者减少对疾病的恐惧感,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增加手术成功的几率和患者的恢复时间[1]。在手术后,应当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对患者给予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等变化密切观察,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从而确保患者的健康,同时大大的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2]。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告知其有关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家属讲解出院之后的护理要点,包含户外活动、饮食卫生、休息、皮肤护理等,若果患者出现不适或者其他异常情况立即到医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术后两天内采用POM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紧张、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其中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共分12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8分,总分42分,得分越高表明紧张情绪越严重。在患者出院前的一天内,通过两组患者的护理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主要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解答和指导等进行评价,其中得分为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为 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研究组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和烦躁等情绪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术后情绪对比(`x±s)
3讨论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有以下几个部分:小卵巢、双卵巢受累和卵巢呈多结节状。如果出现子宫深肌层浸润、血管灌输湿润、输卵管疲劳,就说明这是原发子宫内膜癌伴卵巢转移。要是上面几项没有出现在病症中,则判断它是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目前,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就是凭借这些标准来进行病症诊断的,有些异常情况主要体现在临床上不寻常阴道出血和腹部包块。现在国际标准上并没有完全标准的模式。诊断后期的治疗方法要通过判断肿瘤的期别、级别以及具体情况来特别对待[3-4]。
在诊断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前,必须要完全掌握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基本原理以及诊断标准,有相关研究专家提出了子宫内膜癌伴卵巢转移的区分标准,该标准涉及到五个方面的内容:(1)输卵管达到受累状态。(2)要保证子宫深肌层保持浸润的状态。(3)要保证血管保持浸润状态。(4)卵巢要呈现多结节的形式,并且双卵巢要达到受累的状态。(5)小卵巢必须要小于五厘米。如果在诊断中符合以上两项标准,就可以判断出患者为原发子宫内膜癌伴卵巢转移。如果都不符合以上标准,就可以判断出患者为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再后来,还有学者在此标准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使得诊断指标更为完整,用来区分卵巢癌伴子宫内膜转移和子宫内膜和卵巢都为转移癌以及子宫内膜癌伴卵巢转移,该指标还适用于现在的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诊断。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疾病并不常见,其主要是来自处于生长状态的苗勒管系统,若患者的两个部位同时发现癌变的现象时,就会难以辨别癌症的性质,对区分原发性双癌和转移性癌造成了困难。所以,在临床上出现的几率较小,容易混淆病理,这种稀少的疾病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相关研究报道,以10年为期限,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生存率比转移性癌的生存率高,还指出了引发原发性双癌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年龄、卵巢癌分期、更年期、大网膜转移、宫内膜癌分级、子残留肿瘤等。良好的预后与病情早期和高分化组织紧密相关。所以,该疾病的预后与子宫内膜癌分级、患者的年龄、肌层浸润深度、卵巢癌分期有所联系。总之,在诊断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时,多数患者都还处于早期状态,具备分化好、年龄轻,预后佳的特点。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医师应该多方面考虑,区别对待转移癌的治疗。但是在研究时,还应增加更多样本、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对临床疗效的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研究组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和烦躁等情绪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要想进一步改进护理效果,需要在化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对患者进行护理教育,说明此次化疗的意义,患者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不适和不看说明书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增强患者的积极性[5]。另外,护理工作者应该向患者简单介绍腹腔化疗的步骤、要点,还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反应。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卵巢癌的病人心情烦躁郁闷、消极情绪多变、思想压力大,对治疗毫无信心时,需要对病人阐明腹腔化疗的优点,让他相信医护人员并积极主动的配合以后的治疗[6]。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在患者入院一天内对患者的焦虑情绪、烦躁以及自我效能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对患者的调查反映出来的情况,对其制定不同的方案治疗,并积极开导患者的心理,与患者进行实时交流,详细的解答患者的问题,告诉患者本此治疗的优点,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调节患者的心态,使得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治疗,从而保证患者的康复[7]。对于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应该要鼓励和赞赏患者,减少患者本身存在的不安情绪,从而愿意激发自我潜力,还需要积极地鼓励患者。应该对医护人员表达内心的想法和对疾病的担忧,当遇到不良情绪时,应当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来调节,还可以采用深呼吸来放松,降低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目的。经过研究表明,双癌的治疗后期还是比较好。这次研究说明,原发性双癌的治疗后期符合标准,生存频率分明,和后期卵巢癌相同。大部分病人常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这是因为宫内膜的病变,凭借这个病因来寻医就诊的,也有早期就发现的可能性。这个实验中的病人局限在子宫内膜和卵巢,导致已经连累到子宫和卵巢两个器官,恰巧病变在早期就提前发现了,没有造成血管和淋巴管的浸润,因此可以很好的进行治愈[8]。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治疗过程当中,做好配高护理工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美意,胡晓霞,林泳秀,等.子宫内膜与卵巢原发性双癌的临床预后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7,23(1):23-25.
[2]平文萍,张羡,张淇,等.原发性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卵巢腺鳞癌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1):76-77.
[3]KringsG,AtesD,等.SATB2表达模式有助于卵巢转移性结直肠或阑尾肿瘤与卵巢原发性黏液性或子宫内膜样肿瘤的鉴别[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32(5):527-527.
[4]钟银秀,张国楠.二甲双胍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8):638-640.
[5]徐志宏,李芳,李晓宁.子宫内膜原发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及其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8):140-142.
[6]李明霞,魏丽惠.输卵管结扎对子宫内膜癌及卵巢上皮性癌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9):718-720.
[7]张辉,黄晓燕,刘鸣,等.二甲双胍调控环磷酸腺苷信号传导通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4(10):1020-1022.
[8]钱萍,高宝莲.卵巢及子宫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中NapsinA、TTF-1、PAX8及CA125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7,33(2):192-194.
论文作者:曹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者论文; 卵巢论文; 原发性论文; 子宫内膜论文; 两组论文; 情绪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