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利民医院 644000
胰腺炎是临床多发且常见症,发生诱因主要是由手术和酗酒、外伤和暴食、胆道感染和胆结石及胰管阻塞所致,易引发患者出现发热腹胀、呕吐恶心和腹痛等症状表现。该疾病病情凶险且严重,有较高的死亡率。有学者指出[1],加强对胰腺炎的认知,对胰腺炎病症予以进一步了解,能有效预防病症的发生。那么胰腺炎到底是什么,做介绍如下。
1胰腺炎是什么病
临床把胰腺炎主要分为两类,即慢性胰腺炎与急性胰腺炎。其中,慢性胰腺炎属于一种弥漫性、节段性,以及胰腺局部的胰腺炎症,存在胰腺功能不全情况,黄疸、腹泻和腹痛等病症反复发作是其主要临床特点[2]。因患者胰腺功能不全,因此易诱发糖尿病发生。急性胰腺炎有病发较急,属于消化科常见急腹症诱因,能严重损害胰腺器官,虽然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较轻,经治疗后能得到治愈,然而部分患者的病情则会较重,容易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则会死亡。
对于急性胰腺炎症,首要任务便是对诊断予以明确,暴饮暴食等原因常引发原因不明的急性腹痛,应做到就诊及时,经行腹部CT和对血尿淀粉酶的检查,应将病因及时找出,如胆系病症等,如胆结石、胆囊炎等,经开展积极治疗,及早禁食水,实施胃肠减压,若患者伴手术指征建议及早实施术式治疗。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避免导致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原因,积极开展胆系疾病治疗,防止暴饮暴食。
对于慢性胰腺炎症,大多数患者在病发时都需要一个能导致经胰腺炎发作的发生诱因,若患者糖尿病、胆道疾病和急性胰腺炎等症状反多次发作,则易导致消瘦、腹泻及上腹痛等反复或持续发作,由此患者需要考虑是否转变为慢性胰腺炎[3]。若患者伴有手术指征,则建议开展手术治疗,因免疫性因素引发的胰腺炎还需要对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进行考虑,然而,若患者经治疗后没有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则易增加慢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死于多种并发症。
2胰腺炎是怎么发生的
(1)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所致的胰腺炎
(2)长期酗酒、饮酒,特别是喝的多的,喝的频繁的,均容易增加胰腺炎发生率。酒精性急性胰腺炎不戒酒反复发作易引发坏死性胰腺炎的发生,一旦出现胰腺炎坏死则麻烦了,因此若胰腺炎症的发生是由喝酒导致则必须戒酒。
(3)高脂血,血脂长期过高且不用药物对其实施治疗,则容易导致胰腺炎症的发生。
(4)胆囊问题,像胆总管狭窄、胆结石及胆囊炎等,均容易引发胰腺炎的发生。
(5)外伤,因外部创伤影响导致胰腺受损,从而引发胰腺炎。
(6)手术导致的胰腺炎,像胆总管扩张手术、胆囊摘除术和胆结石手术等,均容易引发胰腺炎的发生。
(7)腮腺炎导致的胰腺炎,此病症的患病群体以小儿居多,通常是6至12岁小儿,因腮腺炎所致的胰腺炎。
3胰腺炎的早期症状
胰腺炎的早期症状主要分为重症、轻症两类,腹痛为早期症状主要表现,其原因是,上腹部为该疾病发生疼痛的主要部位,一旦病情发作,则容易给患者带来持续性疼痛感。而且疼痛程度会越来越严重,由于受疼痛部位影响,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向后背放射,然而,向后背放射的病症不仅为胰腺炎,而且患者会行前屈体位,在这种体位下能使局部压力有所减轻[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腹痛症状外,患者还伴有呕吐情况,其原因是,腹部有这样一个发炎的脏器,能对四周的脏器产生影响,和胃部挨的较近,能对胃部产生刺激,发生呕吐恶心症状,然而无特异性。大部分病症均易引发呕吐恶心、腹痛等症状发生,因此建议马上到医院开展相应的治疗与检查。
4胰腺炎者的饮食忌讳
4.1不能吃的食物
禁酒:饮酒过量易引发胰腺炎反复发作。
禁止食用过荤、过油的食物,其原因是,若食物内含有较高的脂肪量,则会增加胰腺炎的发生率。
刺激性辛辣食物:此类食物往往消化难度大,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对胰腺炎的恢复产生影响。
4.2可以吃的食物
做到少食多餐,保证每顿饭都吃7分饱,少量饮食能防止胰腺炎分泌多度使病情复发情况的发生降低,
保证膳食均衡。多数患者都认为少吃就是不吃,长此以往则容易导致患者体内营养供应缺乏,特别是对伴慢性胰腺炎患者而言,因自身存在慢性腹泻,能量摄入缺乏容易影响病情恢复。因此建议患者多食用易消化食物,如馒头、面条和鸡蛋白等,并确保钾盐与钠盐的摄入量充足。
除膳食外,烹饪方式也非常重要。叮嘱患者尽量多吃蒸煮的食物,少食用油炸食物,其原因是,蒸煮食物能有效减少营养成分丢失情况发生,患者易消化,确保营养的前提下使胰腺炎的复发下降。
5胰腺炎严重吗,能治好吗
轻症胰腺炎:患者累及脏器少,病情轻和整个病程时间短,累及脏器范围相对局限。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其本身坏死、出血后,胰腺本身便容易出现并发症情况,从而发生坏死及出血情况;而且,四周的渗出物较多,产生囊肿,囊肿合并感染,能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其机体健康[5]。
重症胰腺炎:容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情况发生,能严重影响多个脏器功能,尤其是对肺部、呼吸道等器官产生的影响,易提高肺水肿的发生率,出现缺氧情况,然而并非最终结果。最终容易使患者发生医源性脑病,提高患者死亡率。这两种病症预后是不同的。
实际上,就胰腺炎病症单说,其并非是治好的,而是自己恢复的。通过把相应的发病原因尽可能地去除,之后对机体开展相应有效的支持治疗,再对一些胰腺分泌予以抑制,轻症胰腺炎是能够治愈的。重症胰腺炎则没有那么简单,它伴有胰腺四周并发症,如脓肿和囊肿等,且受一些全身其他系统的影响,使得治疗难度较大,且死亡率高、预后效果不理想。
参考文献:
[1]王春友,李非.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二)[J].中华外科杂志,2015,14(3):173-178.
[2]王鹏旭,尚东.急性胰腺炎的国内外主要指南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7,29(1):1-5.
[3]刘玉珍,吕志武.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5):589-593.
[4]刘洁,任佳,郭树彬.《2013年急性胰腺炎临床实践指南》回顾与解读[J].临床误诊误治,2015,28(4):84-87.
[5]叶向红,彭南海,江方正,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1439-1442.
论文作者:王思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胰腺炎论文; 患者论文; 胰腺论文; 发生论文; 病症论文; 食物论文; 炎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