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浅述论文_王涛

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浅述论文_王涛

(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1900)

摘要:加强对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的预控工作,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提高重视。本文对火电厂集控运行中的潜在危险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希望对火电厂的集控运行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预控措施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这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对包括电能在内的能源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火电厂是最主要的电能生产单位,其能否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对确保电能的安全供应至关重要,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然而现实却是火电厂在进行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地就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由此带来的经济和人员损伤可能会十分巨大。而作为火电厂开展电力生产的核心环节,集控运行更是需要加强对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的重视,通过对各种危险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加强预控,从而为火电厂的正常生产运行提供可靠保障。笔者就火电厂集控运行中的潜在危险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希望对火电厂的集控运行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1危险点预控的含义及重要性

1.1危险点预控的含义

危险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因设备、管理、人为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是指事故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等,对我国火电厂的建设会造成极大危害。而危险点预控是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对可能产生危险的各项指标进行提前预测,针对可能产生的危险点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进行预防,防止危险点的发生对设备、人员造成危害。

1.2危险点预控的重要性

在火电厂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都会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和相关的安全措施。但总会发生一些意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工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对风险预控不到位造成的,致使应急方案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解决对策,造成重大风险损失。孰知,火电厂承载着国家的电力供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如若发生重大失误,将会对整个电厂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危险点的预控工作实为重要。

2造成集控运行危险点的成因分析

由上文分析可知,造成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的因素包括众多方面,但其最主要的因素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为因素。火电厂的集控运行因为设备规模和数量复杂等方面的特性,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运用到集控运行系统中的设备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提升,这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然而现实却是很多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操作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一些操作人员甚至无法对设备原理做到有效掌握,这自然就会给设备的正常工作埋下隐患。此外,很多火电厂集控运行的技术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有一些甚至存在习惯性违章操作的行为,而这可能会扩大危险点的隐患,随时导致生产事故。

第二,设备因素。火电厂集控运行涉及众多设备,而这些设备本身的工作可靠性对集控运行的安全性影响巨大。一些设备本身就存在安装方面或性能方面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就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为危险点。此外,设备因为缺乏及时的更新或检修维护,造成设备的工作可靠性降低也是滋生安全隐患的危险点之一。

最后,管理因素。火电厂的集控运行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然而现实却是很多火电厂都存在制度缺乏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例如一些设备异常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还有一些内部安全教育工作没有做到完善等等,这些都是由于管理缺失造成的,进而会给火电厂的集控运行埋下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措施

3.1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管理机制

火电厂集控运行对于各个危险点的预控工作都非常重要,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火电厂的经济利益,更是跟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生产知识的理论培训和技术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等,使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有清醒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克服侥幸心理,同时制定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职工进行物质奖励,以此督促工作人员做到安全生产。在日常生产中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厂规,进行安全作业,避免危险点发生安全事故,对于火电厂的技术人员还要加强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上岗后要做好定期的岗位培训,加大检查力度。最后,建立安全责任管理机制,强化和完善管理制度,为火电厂安全运行提高保障。

3.2加强预控管理和设备管理

严格规范技术人员的操作行为,拒绝违章行为的发生,在进行电气倒闸操作时要高度工作执行时间,避免任务集中。另外,引入更多智能化监控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是提高火电厂危险点预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采用智能化监控设施能够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核实设备状态,排除潜在的危险点。例如,通过遥感可视系统能够精确遥测信号比对,协助技术人员与监控人员能够保持沟通,避免因远程操控而造成的危险,做到远近结合,实现智能化危险点预控流程。对于锅炉、压力容器、氨区、制氢站等重大危险源,要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同时,要派专职管理人员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查,并详细记录,制定预防措施,随时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确保生产安全。在生产当中选择合适的设备,设备不配套会造成施工过程无法衔接,造成资源浪费。做好对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对出现问题的故障进行及时有效解决,防范设备事故发生更加严重的影响,以此提高设备的实用性,保证运行过程的安全及稳定。

3.3落实各项检修步骤

首先,对火电厂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设备故障位置能否检修,检修方案是否经济合理,是否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等内容。其次,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包括检修人员与技术方案是否到位,运行时间与检修时间是否吻合等,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与检修工具。第三,提供技术支持,检修前制定好检修方案和检修技术,充分考虑到在检修过程中将会出现的技术问题,做好应急方案,确保检修工作顺利进行。最后,落实检修技术和检修方法,等相关技术人员到位后展开对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电气设备检修完成后开始试运行,工作人员做好技术分析完善检修报告,确保报告信息的真实性,以便为后期检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4提高现行管理模式

大部分火电厂仍按传统专业进行机构设置导致出现工作界面空白和共享度低的问题,当前火电厂输配电的规模和变电设备的总量已有了显著提高,随之现行管理模式的诸多问题也逐渐出现,为有效提高现行管理模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优化技术分配和资源配置,完善管理体制;二是提高专业的分化程度及专业质量;三是结合火电厂实际情况,有目的的推动流程再造,提高工作人员的团队意识,促进资源共享,提升火电厂的工作效益。

3.5进行针对性预控

针对火电厂生产中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针对性预控要求火电厂在对大型设备维修时,要做好设备的检测和记录情况。另外,还应做好针对性预控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做好设备场所危险点的确认工作,二是对电网结构进行问题排查,做好检测和记录工作。

3.6借助计算机软件

在危险点预控流程建设中可以考虑采用生产管理系统、操作票生产系统、工作票管理系统等,与集控运行工作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对工作步骤实施危险点的确认和控制工作,实现全过程预控,提高集控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丹,曹志超.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的预控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2016(11):115-115.

[2]刘彦麟.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5):137-137.

[3]袁国庆.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措施[J].工业A,2016(12):293-294.

论文作者:王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浅述论文_王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