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中医医院 421200
【摘 要】目的:观察退热饮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入选的200例外感发热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予以相同的常规抗炎,抗病毒,止咳祛痰综合治疗。治疗组退热方法采用口服退热饮煎剂,对照组退热采用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3天,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即刻退热时间、解热时间。结果:对照组在即刻退热时间上优于治疗组,但在治疗3天后达到解热时间标准,治疗组在例数及平均解热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退热饮治疗外感发热起效速度慢,但解热效果好,可缩短病程,防止疾病进一步转变。
【关键词】外感发热;解表退热;辛温宣散
外感发热冬春季节最常见,自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们应用退热饮治疗外感发热,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与采用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的100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外感发热诊疗方案〔1〕,①症状: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疼痛。②主要体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1.2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在18—60岁;(3)病程小于3天。
1.3 排除标准 (1)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其它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脑痴呆患者,对本药过敏者;(2)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患者。
1.4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1)出现严重并发症;(2)患者不愿接受用药及检测而失去观察;(3)患者中途未完全遵医嘱进行治疗者。
1.5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采取随机分组,设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100例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平均41.7岁;体温最高40.7℃,最低38.1℃,平均体温39.1℃。治疗组100例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8岁,平均39.7岁;体温最高40.5℃,最低38.4℃,平均体温39.3℃。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及发热轻重等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发热服退热饮,方药组成:柴胡10g,板兰根30g,麻黄5g,桔梗15g,杏仁15g,甘草5g。外感发热注意辩证,临证中风热型加金银花20g、连翘20g;风寒型加荆芥15g、苏叶10g;暑湿型加藿香10g、佩兰10g半夏10g。武火水煎,两次取药液400ml,每日1剂,分2—3次口服。对照组发热服对乙酰氨基酚片3mg/次,体温高于38.5℃,4-6小时重复予药,每日最多服用4次。
治疗组、对照组均根据常规予抗炎,抗病毒,止咳祛痰等综合治疗,治疗时间为3天。两组患者体温高于39℃另予温水浴处理,服药后,嘱多饮水,病程中不再用其他退热药。
2.2 观察指标 ①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胸片;②疗效性指标含症状、体征等,如发热、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③即刻退热时间:首次服药后4h内体温下降0.5℃。④解热时间,从首次服药开始到体温下降到37.2℃及以下,且其后体温不再上升超过37.2℃的时间。⑤体温观察时点,首诊体温,服药后1h、2h、4h、和8h体温,服药后第2天第3天8:00、12:00、16:00、20:00体温,服药72小时体温。
2.3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感冒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评定。治愈:服药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回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服药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无效:服药72小时内体温未达到正常,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资料,一般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比较用成组t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两组治疗后即刻退热时间比较 治疗组即刻退热时间平均为6.6h,对照组即刻退热时间平均为2.8 h,对照组明显优于治疗组。
3.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3天疗效观察结果进行对比,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总治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中医学将感受外邪引起的发热归属为“外感发热”。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热势较高,病程相对较短,但易传变;临床表现常呈多样化,主症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身痛、咽痛、全身不适等为特点,其病机是机体感受六淫或疫毒之邪,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犯及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致,属表实之证,临证有风寒、风热不同。在临床中风寒表证多郁重热轻,治疗上开散宜重,常用辛温之品;风热表证郁轻热重,开散宜轻,常用辛凉,但辛温之品并非绝对禁忌,常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外感发热在治疗上可以“解表退热”为主,稍佐“辛温宣散”,并据此拟定科研方退热饮。方中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解表祛邪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对于外感发热,无论风寒风热都可使用;麻黄与板蓝根辛温苦寒同用,一具发散,一具清解,麻黄宣肺气、开凑理、透毛窍而发汗,能散未尽表邪,体现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法,板蓝根清解郁结之火热,板蓝根用量5倍于麻黄,能防麻黄辛散过度,且有利咽之功;桔梗、杏仁能宣肺止咳、泄邪利咽。退热饮整个组方用药巧妙,辛宣透散、驱邪外出,将肌表郁结之热清解而达到退热目的。
治疗3天达到解热时间标准,治疗组在例数及平均解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本临床研究显示退热饮治疗外感发热,起效速度慢,但药后一旦汗出,则周身微汗,热退后不易复发,可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适合基层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43---45.
[2]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0---263.
论文作者:宋原敏,邹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7
标签:外感论文; 体温论文; 热饮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两组论文; 麻黄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