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维是指人们对事物的间接思考,人们将所知的知识与目前的情况相互结合思考,用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学习本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学生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推论、思考。生物知识的知识点比较多,其中大部分知识都能够在生活中体现出来,所以生物知识与语文、英语一类的科目不同,生物知识更适合在不断的推测、思考中进行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能在提升学生生物知识学习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目前部分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不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通常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讲。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生物教学本身的特点,导致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生物知识提不起兴趣。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新课改中的教学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生物知识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结合教材、创新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内容也随着教学目标而改变,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知识点编写都是按照生物学发展顺序而排列的,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发现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举个例子,在教授《组成细胞的分析》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从整体上认识细胞的构成,然后再从细胞的各个部分去剖析细胞的功能。教师要结合这一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核酸、蛋白质、糖、脂等等元素是细胞的基础组成元素,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元素,糖、脂是细胞成长的消耗元素,教师要强调其中的联系,让学生发现生物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绘制时间轴,通过时间轴讲解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死亡,学生在了解了细胞的生命历程之后,教师再在课堂上阐述细胞病变、癌变等知识,通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举例,科学家们是怎么开始研究细胞的,比如研究癌细胞的原因是为了治疗癌症,通过这些课外知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联想到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与拓展知识联系起来,按照细胞的“生老病死”将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死亡进行排序,将癌变等意外情况与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1]。
二、实验案例、探究教学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验证,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在观察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就能加深对生物知识的了解,让学生的思维与教材中的内容保持一致。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材,将经典作为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利用实验案例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其探究性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将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生物知识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生物学家在发现这一科学现象时的过程,学生就能够通过实验教学理解科学生的思路,进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生物知识的了解,将课余时间收集到的资料应用到教学中去。举个例子,在教授《生长素实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图文内容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实验中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制造知识空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每进行一步实验,都要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对即将出现的现象进行推测,让学生在探究、推测的过程中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一边思考、一边学习的习惯[3]。
三、激发兴趣、培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不仅会变得更加主动,还能加强学生的徐熙效果,高中生物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4]。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配合教师进行学习,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避免有学生出现“脱轨”的情况。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现在大部分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都比较低,导致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比较低,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造成了阻碍。想要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确保自身能够全面掌握生物知识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知识点与学生的兴趣相互融合。举个例子,在教授细胞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总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特点,让学生将不同之处总结出来在课堂上进行阐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用幽默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描述,对学生的讨论成果加以鼓励。比如,教师可以将蓝藻、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比作蓝色的细线毛衣,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生物知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5]。将抽象的生物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趣味化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联想记住生物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品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教书育人”不仅仅是要做到“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教师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结合经典案例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其学习思维品质。为高中生将来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昌明.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4):636.
[2]全积明.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7(9):146-147.
[3]黄志龙.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赤子,2018(20):259.
[4]陈淑娟.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创新初探[J].中外交流,2018(26):86-87.
[5]侯凤霞.例谈高中生物深度学习对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17(7):74-76.
论文作者:吴生兴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生物论文; 教师论文; 细胞论文; 思维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