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互利共赢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非论文,实证论文,共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近年来中非政治和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国际媒体和西方政学界有关中非关系的报道和讨论急剧升温。然而,在如何认识“中非关系发展”问题上,中国与西方媒体和智库的观点存在相当程度上的差距。在中国学者看来,近年来中非关系的发展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全天候友好合作关系的自然发展和延伸,互相尊重、真诚友好和平等互利是中非关系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非援助是以援助促发展、以发展促合作,最终目标是实现中非共同发展。
而在许多西方媒体、智库以及一些政界人士看来,中国重视发展对非关系完全是出于对石油等战略资源的争夺,中国在非洲政治经济影响的扩大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表现,中国对非援助和提供贷款则是加重了非洲已有的债务危机,对国际社会为非洲减债的努力也构成了冲击,等等。而中非关系发展的真实情况则是对西方观点谬误的最好反驳。
一、互利共赢的中非能源合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非洲能源开发工作的展开,西方一些媒体和学界(包括一些政界人士)开始鼓噪“中国对非洲资源的掠夺是一种‘新殖民主义’”。他们认为,中国对非洲的关注完全是基于对石油等战略原材料的需要。①的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1993年就从石油出口国转变为石油进口国。如今,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非洲也正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供应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国内石油资源的相对不足,到非洲去采油,与非洲国家开展资源开发合作无可厚非。作为石油资源产地的非洲国家因自身缺乏资金和技术,也需要外来投资和合作。事实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非洲国家的石油开发控制权目前大多掌握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原殖民宗主国和西方其他大国手中。长期以来,由于西方石油公司只关注自身经济利益,忽视对石油产地的环境保护和非洲产油国自我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石油美元”只是鼓胀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腰包,并未给非洲当地人民带来福音。
中非石油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从不遮遮掩掩,始终是公开、透明和互利的。中国石油公司参与非洲油气资源的开发有助于非洲产油国摆脱长期以来对西方石油公司的依赖,实现石油投资和开采技术的多元化,在石油工业决策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中非能源合作与西方石油公司掠夺式的开采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2006年初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到,中非资源合作是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非洲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②对此,我们只要简单对比一下西方舆论热炒的中国与苏丹的能源合作和非洲头号石油生产国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状况就能一目了然。中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苏丹的能源开发。截至2003年底,中国石油公司在苏丹共投入27亿美元,修建了1506公里的输油管道,建成了一家年产250万吨的原油加工厂和若干个加油站,不仅使苏丹从一个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而且拥有了一个集勘探、生产、炼制、运输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③中国非洲问题特使刘贵今2008年2月在参观了中国援建的年产成品油能力达500万吨的喀土穆炼油厂后曾说,“这个炼油厂以事实证明,中国和苏丹开展石油合作不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是真心诚意地帮苏丹人民。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可以从苏丹进口原油,再把成品油出口到苏丹。”④
除硬件能力的提高外,中国公司还注重提高当地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培养等“软件”能力的建设。据中石油苏丹项目协调领导小组介绍,目前中石油在苏丹的各个项目中都大量使用本地员工,部分项目中苏丹员工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通过对苏丹本地员工进行培训,不仅满足了项目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苏丹培养了大批石油行业的操作工人和经营管理人才。中苏合作是利益共享,互利共赢。⑤另外,截至2006年底,中石油先后在苏丹投入3287万美元用于帮助苏丹建设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发展当地社会公益事业,受益人数超过150万人,在国际大企业中为数不多,屈指可数。⑥
近十年来,苏丹经济在“石油美元”强大引擎的带动下表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不仅石油生产从1993年的日产2000桶提高到目前的50万桶,2006年原油出口占总出口的84%,⑦而且经济增长率近年来均保持在8%-12%左右,在东北非国家中名列前茅。通货膨胀率也从20世纪90年代的135%下降到目前的5%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28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1080美元。外汇收入也逐年增加,到2005年4月底,苏丹外汇储备就已达到14.4亿美元。苏丹因此有能力按期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受到该组织好评,并于2000年恢复其会员国的投票权。⑧
需要强调的是,中苏合作还促进了苏丹的和平。“石油美元”带动下的强劲经济增长为苏丹南北“全面和平协议”的顺利实施以及苏丹和平局面的巩固提供了经济基础和保障。2005年初签订的苏丹南北“全面和平协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苏丹南方自治政府与中央政府平分南部石油收入。据苏丹财政部的统计,南方自治政府在2006年头5个月里已经收到总计4.73亿美元的石油分成收入,而且其月均收入呈快速上涨趋势,从2006年1月份的7200万美元上涨到5月份的1.12亿美元。⑨稳定的石油收入和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有效地缓解了苏丹南方自治政府和喀土穆中央政府的预算困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力地促进了苏丹南北“全面和平协议”的顺利执行以及和平的巩固。
反观非洲石油大国尼日利亚,壳牌公司在尼已搞了50多年的石油开采,可尼至今还是出口原油,进口汽油,没有自己的石油生产和加工体系,实际上至今仍然是个初级资源输出国。目前,几乎所有尼日利亚石油生产都被西方五大跨国公司控制。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奥毕在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访问尼日利亚前夕曾在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说,西方国家除了在有战略意义的石油领域投资外,对尼的制造业没有兴趣。更令人气愤的是,西方石油公司在开采石油过程中,不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致使采油区遭受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恶化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居住条件。特别是多年来因石油公司疏于对输油管道的更新和维修,管道漏油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有效处理。⑩
而中国公司在与尼日利亚进行能源合作之外,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电力、通讯等领域与尼展开了全面合作。中国企业在尼办厂,教给当地人技术,生产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2006年初,尼政府和中国广东新光国际集团签署了一项总值达20亿美元的改善尼铁路系统的协议。2005年,尼日利亚向中国的非石油产品出口为尼创汇5亿多美元。另外,就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出访尼日利亚期间与尼达成的石油开采协议来说,尼方向中石油集团提供的4个区块的油田开采许可证,两处位于富产石油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另两处则位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尚未开发的乍得湖区域。在这些区块开采石油,不仅对欧美石油跨国公司在尼的石油利益不构成任何威胁,而且能通过资金和技术的输入,帮助尼日利亚勘探和开采未知的石油处女地,实现投资来源的多样化。不仅如此,中国还承诺投资40亿美元用于尼日利亚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500万美元用于购买抗疟疾药物、帮助培训尼日利亚人控制疟疾和禽流感并在技术上进行合作。因此,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国家都欢迎中国公司到那里投资,反而是某些西方大国对中非关系的发展坐卧不安。
当西方指责中国掠夺非洲能源的时候,正是西方及其跨国石油公司在加大对非洲能源领域的投资,扩大从非洲的石油进口。目前,美国16%的进口石油来自非洲。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提高到25%。美国能源部仅2003年一年对非洲石油的投资就为100亿美元。美国谢夫隆石油公司近5年在非洲的投资为200亿美元。埃克森—美孚公司则正在铺设一条耗资37亿美元的输油管道,把乍得新的石油供应输往喀麦隆的大西洋海岸,该项目是迄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历史上基础设施方面最大的私人投资。另外,法国道达尔集团计划在近5年内向尼日利亚投资100亿美元,向安哥拉投资50亿美元用于油气开发。该公司近期还在苏丹南部拿到了一些石油项目。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报告则称,2002年该公司已拥有尼日利亚300亿桶石油储量的55%左右,并占尼220万桶日均产量的40%。
其实,相对于西方国家和西方石油公司而言,非洲向中国出口的石油以及中国石油公司在非洲石油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都还十分有限。2008年7月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相对于西方许多跨国石油大公司,中国石油公司是非洲石油勘探和生产业的后来者,其在非洲石油业的投资还不足其他石油公司在该地区投资的1/10。2006年,非洲生产石油的57%是输往欧美,仅16%输到中国。(11)在非洲已探明油气储量中,中国仅占不到2%。(12)因此,那些攻击中国“资源掠夺”的西方媒体和人士如此惊慌的目的已十分清楚。
二、各取所需和互补的中非经贸关系
在经贸领域,对中国在非洲搞所谓“新殖民主义”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曰中国以廉价商品占领非洲市场,向非洲国家推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二曰中非经贸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南北经济关系”模式,即非洲主要出口原材料,进口中国的制成品;三曰中国企业只顾追求商业利益,不保护当地环境和劳工权益,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的确,随着中非经贸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双方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中国在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上的超强竞争力,影响到一些非洲国家的纺织和轻工行业。尽管中非贸易额近十年来突飞猛进,但中国对非出口机电、轻工和纺织等制成品,从非洲进口石油、木材、矿产品等原料的贸易结构并没有多大改变。但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中非双方的比较优势以及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分工情况决定的。基于“买与卖”的相互需要和经济全球化产业分工而形成的平等经贸关系,与依靠不平等条约瓜分和占领市场的“殖民主义”行为有着本质不同。
从本质上看,中非经济合作是一种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非洲有53个国家和8.5亿人口,自然和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因长期的殖民掠夺和局部冲突动荡,经济仍比较落后,缺乏发展资金、技术和经验。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规模和实力有了显著增长,拥有各个阶梯层次的适用技术和设备以及多年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因此,中非之间在资源、市场和资金、技术与经验间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与合作完全是一种互利共赢行为。
正是由于中非经贸关系的这种互补性,中非双边贸易近十年来才出现了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1211万美元,发展到了2000年的105亿美元、2004年的294亿美元、2006年的554亿美元和2007年的730多亿美元。2008年中非贸易更是超过了千亿美元,提前2年完成了预定目标。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从非洲国家的进口,与非洲贸易出现并保持了逆差,使非洲国家获得了大量外汇收入。为进一步便利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还对28个最不发达非洲国家的190个税目的输华商品(2006年11月中非领导人峰会期间宣布扩大到440多种商品)实行免关税政策,使相关非洲国家受惠商品的对华出口额成倍增长。
从中非经贸结构看,非洲出口原材料,进口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其实是长期殖民统治固化的单一畸形经济结构造成的,这一现状的改变需要非洲工业化进程、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多元化经济的发展,而这些进程的完成均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非洲制造业不发达,长期以来,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及日用消费品都依赖进口。以往来自欧美的商品因价格高昂,一般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中非贸易和物美价廉的中国日用工业品则为非洲人提供了买得起的商品,客观上提高了当地民众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一位来华进修的尼日利亚军官曾激动地说,感谢中国,尼普通百姓现在不必再穿来自欧美的二手旧衣服,而买得起来自中国的新衣服了。穿新、旧衣服的区别体现出的是一种期盼已久的自尊。另外,得益于与中国贸易的大幅增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近年来取得了近6%的年均经济增长,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当然,由于中国在纺织品生产和贸易方面的超强竞争力,一些非洲国家的纺织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对此,中方不仅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而且决心采取自我限制纺织品出口配额的措施来帮助有关非洲国家进行纺织品工业的结构调整,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
至于指责中国输出发展模式,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历来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不寻求向非洲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反观自殖民时期以来的西方对非洲政策,在“直接”或“间接”殖民之后,原殖民宗主国又通过英联邦、法非首脑会议等机制试图继续保持对非洲的控制和影响。冷战后,通过实施将援助与是否实行西方式民主相挂钩的政策,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大国通过“胡萝卜”(援助)与“大棒”(停止援助)交相结合的方式,强行向非洲国家推行西方式民主、自由和人权等政治价值观。无论是克林顿政府提出的《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简称AGOA,主要对非洲国家出口美国的服装和纺织品实行配额和关税免除),还是布什政府首创的“千年挑战账户”,美国对其提供的每一笔发展援助都设立了严格的民主、自由、人权的条件和门槛,不达标的国家是无缘接受美国伸出的“橄榄枝”的。
近十年来,特别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非各类投资达到117亿美元(其中对非直接投资额达66.4亿美元),在非洲兴办各类企业800多家,投资项目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多个领域。由于“走出去”的不少在非企业属中小型企业,缺乏海外经营经验和人才,在一些企业中某种程度上存在不了解和不遵守当地法律,把国内经营恶习带到非洲的情况。但是,也应当看到,这些出现问题的企业在800多家企业中只是极少数。西方媒体以偏概全地借此“描黑”整个中国在非企业有其险恶用心。事实上,据中国学者赴非实际调研掌握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在非洲经营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都能够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在环境、税收、劳工、安全生产等方面得到了非洲国家的认可。(13)
总体而言,中国对非投资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的就业和税收,带去了适合非洲国家的技术,培养了大批人才,增强了非洲国家自主建设的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受到非洲国家的普遍欢迎。世界银行负责非洲地区的副行长南卡尼曾说,“中国对非洲的贸易与投资正成为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非洲所有的外来投资中,有1/10是来自中国的投资。南卡尼说,非洲国家正在从当地不断增长的中国投资中获益,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先进的技术带入非洲。“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不断增长的海外投资,尤其是与美国大市场的贸易往来。现在,非洲正面临相同的机遇,与中国这个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大市场的合作必将推动非洲经济不断前进。”(14)
三、中国对非援助和贷款推动非洲经济发展
近年来,西方一些学术会议甚至一年一度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在讨论对非援助和贷款问题时,又把批评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如在2007年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召开前的西方八国财长会议上,德国财长批评和警告中国的对非援助和贷款冲击了西方债权国近年来在非洲的减债努力,有可能引发新一轮非洲债务危机,中国对非援助和贷款“不负责任”等等(15)。类似的指责还出现在各类研究报告和媒体报道之中,甚至还出现了所谓的“无赖贷款者”(rogue creditor)和“搭顺风车者”(free rider)的说法。
这种对中国对非援助和提供贷款的指责带有很大的主观臆断成分。姑且不论在总体规模上,和西方对非援助及贷款相比,中国的对非援助和贷款在总体数额和比重上都相对较小,对非洲总体债务危机的影响也较微弱这一基本事实,即使从非洲债务问题的形成、中国在促进非洲债务问题解决中所做出的努力、中国对非援助和贷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以及非洲国家对来自中国的投资与援助所持有的普遍欢迎态度等方面来综合评估,很难得出中国援助非洲“不负责任”和可能引发新一轮非洲债务危机的结论。相反,正由于中国近年来加大了对非援助、投资和经贸合作的力度,“中国因素”对非洲经济近年来强劲反弹的贡献率至少在5%以上。中国对非援助、投资和经贸合作对推动非洲近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非洲债务问题由来已久。近3000亿美元的巨额外债成为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事实上,对非洲巨额外债的形成,西方国家难脱其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非洲国家在实现初期工业化过程中资金匮乏,便大量举借外债。然而,在过去20多年,随着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和西方国家设置贸易壁垒,非洲国家的出口条件明显恶化,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偿债能力下降,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加上高昂利息,外债规模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和西方债权国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相比,尽管中国对非洲的债权数额和比重都不大,并且中国自身仍为发展中国家,但为推动国际社会解决非洲严重的债务危机,中国政府在2000年10月首届“中非合作论坛”上庄严承诺在两年内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欠华到期债务156笔,总金额105亿元人民币。事实证明这一承诺得到了提前和超额完成。在2006年11月召开的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暨中非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政府再次承诺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金额约100多亿元人民币。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始于1956年。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访非期间提出的《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中,中国政府就明确提出: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中国政府对外提供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政府对外提供任何一种技术援助的时候,保证做到使受援国的人员充分掌握这种技术;中国政府提供自己所能生产的、质量最好的设备和物资;中国援助专家同受援国自己的专家享受同样的物质待遇,不容许有任何特殊要求和享受。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截至2006年5月底,中国共向非洲国家提供各方面援助444亿元人民币,已帮助非洲国家援建了包括纺织厂、水电站、体育场、医院、学校等在内的共800多个项目。著名的坦赞铁路就是中国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非洲援建的。这条友谊之路全长1860公里,中国曾先后有5万工程技术人员在坦赞苦战酷热和疾病,其中64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机制框架内,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非援助和投资力度。特别是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非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了对非援助的八项一揽子政策措施,从减债、提高援助、鼓励投资、向非洲产品开放中国市场到人力资源培训以及农业和医疗卫生合作等。另外,由于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对非投资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领域。2008年7月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名为“建设桥梁: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日益增长的作用”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在自然条件艰苦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投资承建了大量桥梁、铁路和公路。投资总额从2004年以前的每年不超过10亿美元迅速提升至2006年的70多亿美元(2007年回落至45亿美元)。在诸多的基建领域中,水电站和铁路建设是中国投资的两大重点。中国目前已投资33亿美元建设中的10个水电站项目可以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新增6000兆瓦电力供应,使该地区的电力供应状况提升30%。而中国正在改建的1350公里铁路以及新建的1600公里铁路将是对该地区现存5万公里铁路网的一个重要补充。从建设规模和资金总量上看,包括中国、印度和几个中东海湾石油富国在内的新出现的融资方在非洲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已超过传统的经合组织国家,体现出南南合作不断增长的新趋势。这些投资极大地改善了非洲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整体投资环境,推动了非洲的经济发展。(16)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对非援助、投资和经贸活动的加强不仅使非洲受援国实现了外援和外资来源的多元化,增强了非洲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自主决定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主性,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生产能力和人民的消费能力及实际生活水平,而且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带动了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扬,增加了非洲初级产品输出国的外汇收入,改善了其国际贸易环境,增强了其偿债能力。非洲经济近年来能连续保持年均5%-6%的经济增长,“中国因素”功不可没。举例来说,得益于中国在其基础建设等领域的援助和投资,饱经战乱27年之久的安哥拉近年来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高速发展。2006年经济增长率更是高达17%,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均呈现欣欣向荣的喜人局面。中国的另一主要受援国苏丹近年来的变化更是让人吃惊。10年前,联合国的统计资料显示,苏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而10年后的今天,苏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上升到1080美元,并以8%以上的经济增长率稳居阿拉伯地区和非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前列。因此,有非洲学者认为,“迄今为止,西方援助没有发挥作用。非洲大陆经济经历了多年倒退,直到最近几年才取得了5%的增长率。这样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对华贸易。”(17)塞内加尔总统瓦德2008年初也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通过直接投资、贷款和各种公平合理的合同,中国已帮助非洲国家建立了许多基础设施项目,……提高了数百万非洲民众而非少数精英分子的生活水平。”他还说,“我们与世界银行签合同要花5年时间讨论,而我们与中国只需3个月。……比起西方批评者,中国人更有竞争力,较少官僚作风,更适合在非洲做生意。不仅非洲,就连西方都有很多东西可向中国学习。”(18)
毋庸置疑,避免非洲出现新一轮债务危机的办法不是停止对急需发展资金的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和贷款,而是应着眼于提高援助和贷款的效应,使非洲国家通过经济发展增强自身的偿债能力,逐步走出“借新债还旧债”的怪圈,实现经济的自主和可持续发展。对此,非洲国家看得很明白。在2006年的西方八国峰会后,非洲各国财长会议曾明确表示,非洲迫切需要来自中国的贷款和投资。塞内加尔经济和财政国务部长阿卜杜拉耶·迪奥普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非洲开发基金等信贷机构向非洲提供的贷款流通太慢,而且附加了太多的条件。”而来自中国的援助和贷款没有任何先决条件,而且流通快,效率高,非洲国家在得到贷款时不需要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19)正因如此,非洲国家普遍欢迎中国的援助和贷款,希望借此进一步带动非洲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所谓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说法既缺乏历史依据,也没有事实支持。持此论者往往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以一种过时的“零和”冷战思维来看待中国和非洲关系的发展。2005年7月笔者在剑桥参加一个中非关系研讨会时,曾就此询问过一位西方学者,为什么西方近来如此热衷“渲染”中非关系,他一语道破地说,“因为你们在非洲太成功了”。
说到底,这些西方媒体和政要肆意渲染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担心中国提升对非关系将对其在非利益形成挑战,担心中非联手在国际事务中分量和影响力的加强有可能挑战西方主导的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此,世界银行负责贫困国家融资事务的前副总裁杰夫·兰姆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出现这种言论的原因,就在于“在商业领域,中国侵犯了传统援助提供者的‘地盘’,这引起了西方决策者们的惊愕。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危言耸听,或者说是言不由衷。”(20)事实上,半个多世纪的中非友好合作关系雄辩地表明,中非关系的发展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中非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南南合作伙伴关系。
温家宝总理2006年6月访问非洲7国时,曾在埃及开罗举办记者会,明确表示:“‘新殖民主义’这顶帽子绝对扣不到中国的头上。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了大约110年的殖民主义侵略。中华民族懂得殖民主义给人民带来的苦痛,也深知要同殖民主义作斗争。我们长期以来之所以支持非洲民族解放和振兴,这是一个主要原因。”(21)纵观历史,无论是300年前肮脏的奴隶贸易还是1884年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是早年西方殖民者依靠刀与火的血腥野蛮掠夺逐步把非洲变为其原料供应者和商品倾销地,使非洲形成了依赖西方宗主国的依附型单一经济结构。正如印度一家报刊文章指出的,“中国今天在非洲的做法和西方殖民者过去的做法有一个关键性差别。那就是,中国没有对非洲弱小国家进行军事占领和破坏当地的经济,并借此把一些贸易条件强加给这些国家。”(22)相反,又正如德国《经济周刊》所载文指出的,中国“令非洲经济在2005年增长了5%以上,而且也将通货膨胀压缩到25年来的最低水平。在非洲历史上,以经济投资形式流入的资金首次超过了以发展援助形式流入的资金。”“非洲有史以来首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为这块大陆创造这一绝佳契机的正是中国人。”(23)
注释:
①See Esther Pan ( a staff writer for the U.S.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of website,cfr.org.),"Q&A:China,Africa,and Oil",January 18, 2006, http://www.nytimes.com/cfr/international/slot2_011806.html? pagewanted=print; Also see "Africa:China's great leap into the continent","IRIN"
②中国外交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白皮书,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
③《中国与苏丹的能源合作》,载《中国石油石化》,2005年第16期。
④《中苏石油合作帮了苏丹百姓》,载《环球时报》,2008年3月7日。
⑤《中非峰会共识在苏丹开花结果》,载《北京青年报》,2007年7月16日。
⑥《中苏能源合作:非洲对外合作典范》,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2月5日。
⑦苏丹能源和矿产部副秘书长Hamad Elneel A.Gadir在2007年7月26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苏丹关系”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⑧See EIU "Sudan:Country Profile" 2005,2006.
⑨See EIU "Sudan:Country Report" September 2006,p.24.
⑩《中国给非洲国家树立了榜样——专访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西里尔·奥毕》,载《参考消息》,2006年4月20日。
(11)2008年7月11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建设桥梁: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日益增长的作用》(Building bridges:China's growing role as infrastructure financier for Sub-Saharan Africa),http://www.ppiaf.org/content/view/438/462/。
(12)《中国低调的非洲行》,载[英]《金融时报》,2008年3月12日。
(13)参见陈玉来2008年4月在“庆祝中国—南非建交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经营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赴非考察团观感”。笔者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分别赴尼日利亚和肯尼亚,在与相关中国公司的座谈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看法。之所以有关中国公司的正面报道难于呈现报端,一方面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成见很深和所谓“揭短”和“报忧不报喜”的新闻“潜规则”作祟,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公司本身的自我宣传不够。
(14)2006年11月来华作为观察员参加第三次中非合作论坛的世界银行负责非洲地区的副行长古宾得·南卡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的谈话,新华社2006年11月3日电。
(15)《德财长妄评中国对非贷款政策》,法新社波茨坦2007年5月19日电。
(16)2008年7月11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建设桥梁: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日益增长的作用》(Building bridges:China's growing role as infrastructure financier for Sub-Saharan Africa),http://www.ppiaf.org/content/view/438/462/。
(17)保罗·莫尔克拉夫特: 《为什么北京在非洲能赢?》,载[南非]《商业日报》,2007年2月5日。
(18)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现在该是西方照自己所宣扬的那样去做的时候了》,载[英]《金融时报》,2008年1月24日。
(19)《美财政部称中国给非洲贷款是“无赖贷款者”》,http://bbs.bv2008.cn/archiver/?tid-191623.html。
(20)《世行行长含糊“澄清”对华指责》,载《国际先驱导报》,2006年11月10-16日,第22版。
(21)《温家宝表示:中国在非洲不搞“新殖民主义”》,新华社2006年6月20日电,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246598.html。
(22)《中国与非洲经济体》,载[印度]《印度教徒报》,2007年2月21日。
(23)迪特尔·施纳斯:《新时代》,载[德]《经济周刊》,2006年8月7日。
标签:石油论文; 中非关系论文; 非洲大陆论文; 石油污染论文; 尼日利亚石油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中非发展基金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