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 泰州市 225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也有了很大进展。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并不少见,它具有建造速度快、造价低和不轻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等优势。但由于吊装工序较多且具有一定风险性,所以稍有不慎便会带来安全隐患,大大局限了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发展。为了装配式建筑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用以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分析
引言
装配式建筑结构是顺应建筑时代的新的成果,预制装配式建筑实际上是指把建筑的基本结构构件(包括非受力构件等)在固定的加工工厂提前进行大规模生产制造,在制作完成之后达到质量合格要求,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组装建造,最后达到满足质量要求的绿色建筑。该建筑模式具有可以降低劳动力、减少建筑垃圾、有利保护环境等优点,是一种绿色和安全的建筑技术。
1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建设现场起始阶段发生的安全威胁:在建筑施工开始前,预制构件在运输道路的堆放点布置杂乱,没有合理的顺序,造成运输过程中拥堵甚至是车辆碰撞导致破坏等现象;在前期准备时,地库顶板常常由于未进行详细的计算导致没有采取相关的稳定方法来加固,致使道路及大量预制构件放在上面,导致地库顶板出现裂缝甚至塌陷。施工装运阶段出现的威胁: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没有施工经验及对预期的防范,在施工吊装过程中碰撞钢筋出现施工人员等安全威胁。防护设施在装配式建筑中是保障施工人员的核心,但是防护设施的安装强度不足或者连接方式之间不稳定导致吊装物体或者施工人员掉落出现生命威胁。吊装安置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临时支撑措施不全面。预制构件的吊装过程中需采用临时支撑措施与原有建筑结构进行连接,施工人员在支撑未安装到位前,随意安置或使用,易使斜撑滑动,导致预构安置坠落或丢失。在装配式的吊装过程中经常出现吊装幅度较大的问题,可能压伤施工人员。当预制构件中的预埋接驳管有废渣或者在埋管过程中安全措施不到位,受力螺栓不能精确的拧入相对应的孔洞,致使部分螺栓出现脱力,造成生命威胁。施工装饰粉刷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在使用灌浆机时,操作不正确,在装饰粉刷过程中发生例如装饰材料飞溅进入施工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嘴里及眼中出现安全威胁。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墙和板之间有缝隙,因此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常会用到吊篮对外墙面的裂缝进行加固措施。加固过程的不规范会致使严重的安全威胁。
2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虽然被广泛推广,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找出装配式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的问题,才能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装配式建筑构件在供应过程中存在生产、运输、堆放及保养不科学、不规范,这就会造成构件容易钢筋锈蚀、结构变形等问题,这就给后期建筑的承重能力、抗弯剪能力带来折扣。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等,准备工作不充分(管理人员不到位、机械设备进场延误及建筑材料缺乏等)就会影响对质量的把控,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单位协调配合作业,例如,分包单位和总包单位不能协调合作,就会出现施工工作滞后,工作很难开展,如果监理单位不能起到监管作用,对各施工单位管理不及时,就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无法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对机械操作不熟练,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了解少,不够全面,在对装配式构件组装过程中,技术不完善,就会降低关键节点的承载能力,这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这就会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也会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对策
3.1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
(1)加大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工作人员施工安全意识。强调“安全第一、预防治理”是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让施工人员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才能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成效。(2)安全技术交底是规避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普及操作知识、强化施工技术等,通过岗前培训的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施工风险,充分发挥安全技术交底的职能。(3)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质量,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充分掌握操作流程。同时,相关资格证只能安排相应岗位,不得出现人、证、岗不相符的情况。
3.2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分析制度
在划分装配式建筑施工区域与各个施工流程基础上,施工单位应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分析制度,包括对未来近期每日甚至每小时的详细建设计划,按照当日的天气、温度等相关条件及所使用的起重设备、所吊装的构件数量及重量、所需要的施工及操作人员数量等信息制作分析制度表,按表进行相应的施工。
3.3安全防护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风险,起重伤害和高处坠落是其主要的事故点,因此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关键。装配式建筑的吊装所占比重较大,装配式构件的正确挂钩、吊绳选择、试件试吊等过程,必须确保试件的安全,防止预制件受力不均匀产生的变形。施工人员需要进行试件的接钩,要正确佩戴安全帽,有效设置安全带、安全网,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防护方面的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等常见的隐患部位进行安全交底。(2)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管理。(3)重点做好对起重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
3.4采用先进技术规避风险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至各个领域。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用高新技术具有一定优势,比如BIM技术是一项能够实现施工前模拟的技术,同时能够分析碰撞、负荷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施工单位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对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效率有指导性意义。
3.5强化施工用电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指派电学专业人员成立专门小组管理用电安全,全面负责用电安全、电器设备检修和制定相应问题措施等。其次,电缆线路走向、布排也是电力管理的重要部分,专员应严格监控铺设情况,同时不定期开设用电知识讲座,使施工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此外,焊工、电工属于特种人员,施工单位要定期开设培训班,注重专业技能、用电安全意识的提高,避免侥幸、轻视造成的触电危险或用电操作不当带来的触电风险。同时利用各种资源、各种渠道加大安全用电的宣传,比如施工现场宣传栏、电视专题电影、定期发放安全资料等,这些都是能够提高安全意识、降低触电事故的有效途径。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尚处于起步阶段,预制构件质量的好坏影响着预制构件吊装与拼接等施工过程的安全。因此,应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丁洁.装配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J].江西建材,2015(16):16,23.
[2]文敏,王辉,吴凤平.预制装配式住宅楼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讨[J].四川建材,2015,41(5):262-264.
[3]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4]林楠.浅谈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J].江西建材,2015(20):35,37.
论文作者:田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构件论文; 风险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