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的人格发展心理学及其对继续教育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心理学论文,继续教育论文,其对论文,人格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444(2009)04-0011-03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从自身及其治疗中发展了人格发展心理学。他对人格发展心理学的贡献正如麦耶所指出的那样:“今天许多献身成人成长思想的心理学家,已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那里吸取灵感。”(麦耶,1978年,第85页)。本文在阐述荣格的人格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对继续教育的启示。
一、荣格的人格类型说
荣格早年在字词联想实验中就发现: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其情结的表现也不同。1913年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他第一次提出了内倾和外倾人格。1921年他在《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又作了详细的阐述。荣格对心理类型的研究已经成为分析心理学的最重大发现之一,也使他成为人格差异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除了两种态度外,荣格还提出了四种心理功能,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思维与情感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功能,人们用它们来进行判断和评价,因此可以称之为理性功能。感觉与直觉也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功能,因没有理性参与,又称之为非理性判断。荣格把两种态度与四种功能结合起来,划分了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和内倾直觉型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荣格所划分的这八种类型只代表极端的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某种占优势的性格类型,在他身上还有不占优势的第二或第三种性格类型。其中有意识的因素,也有无意识的成分,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千变万化的人格类型。
二、荣格的人格结构论
1913-1917年,荣格从自己的角度对大量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且进行了自我分析,从这些研究中获得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他自己的人格结构理论。他认为人格的结构由意识自我(the conscious ego)、个人无意识(the personal unconscious)、集体无意识(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三部分组成。
原型(archetype)是集体无意识的组成内容之一,一个原型是个人按照某种方式知觉世界的一种一般的思想形式和素质倾向,此“倾向”是荣格关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最基本的概念。原型代表我们表现为人的行为的可能方式,它不是我们可以完全知道和描述的。荣格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型:
1.面具(the persona),是指社会所分配给他的那种社会角色和个人对此角色的理解。
2.阴影(shadow),与面具相反,是由非社会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所组成,它可以描述为一种“内在的邪恶”。
3.阿尼玛和阿尼玛斯(Anima and Animus),男性或女性,每个人都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异性的特征,都具有异性的态度和情感。男性中的女性特征称之为“阿尼玛”原型,女性中的男性特征称之为“阿尼玛斯”。这些是性别单一倾向的一种补偿,让我们容易理解异性。
4.自我(the self),认为自我是一个中心原型。自我代表我们人格中各个部分向统一的驱力,这是一种心理的组织原则,正是此原则使原型和他们在情结与意识中的表现统一起来。这个自我不同于先前的自我(ego),它是人格的中介点。他认为自我原型位于意识和无意识边界,自我原型的发展是生活的目标,但自我原型只是在其他的心理系统都得到全面发展时才形成的,因此它只是到了中年时期才较明显,他认为自我实现是自我将来的目标,他把自我作为人格结构的中心。
荣格用一个圈来表示人格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他说,如果我们把人格看成一个圆轮的话,那自我原型就位于此圆轮的中心,只有当这些对立面统一起来时才能产生真正的自己或自我。一个完整的个人拥有的并非单个的对立因素,而是一个整体。因此对荣格来讲,人是在寻求统一的。
三、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荣格把人的一生比作太阳一天运行在水平线上所画出的弧形。就如太阳从海中升起,作为出生就是我们从我们母亲的子宫中显现,通过儿童期的生长,再经过青春期的转折进入成人早期。在生命的中点,我们要进入人生的另一个转折期那就是成人中期,然后步入人生的后半生。当我们步入老年时,我们又面临另一转折;是一种和青春期相平行的一个人生后期的转折。这样,荣格就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四段,如图所示:
在他的著述中,相对而言他对儿童期和老年期的论述不多,他最为关注的是成人中期,特别是关于人生中点转折的动力以及它的结构和潜能对于后半生创造力和整体性的作用。荣格认为成人早期是大多数人有所建树并为人类生存作出贡献的一个时期:生儿育女、维持婚姻与家庭现状、为自己、家庭、社团部落的利益而奋斗。在这个阶段,一个人通常是经过一系列坎坷之后,才从一位缺少经验的成人转变为无论在工作家庭还是在团体中都比较成熟的成人。这一阶段的人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使自己的心理和外界保持一致,在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克服面临的无数障碍,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成人中期,这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他发现许多中年人肩负工作与家庭的重担,他们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社会上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美满的家庭,但他们重新审视与评价自己过去的选择和走过的路程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感到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心灵变得空虚而苦闷。内心世界和在社会上的角色之间的鸿沟好像很大,不可填补。这时内部与外部相互对立、冲突,换言之,这也是人的内倾与外倾人格的冲突对立。荣格认为这是在人生的外部目标活动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心灵的真空。他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要使中年人振作起来,就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来填补这个真空,扩展中年人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视野。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沉思和冥想,把心理能量由注重外部世界转向过去所忽略的主观世界,由外部适应转向内部适应。用荣格的话来说,“对于那些已到中年、不再需要培养自觉意志的人来说,为了懂得个体生命和个人生活的意义,就需要体验自己的内心存在”。这也就是荣格所说的人后半生的任务就是自身的发展。在后半生中,我们应该发展成人早期没有发展的一些方面。这种内在的发展,反映了荣格的一种观点:我们后半生的主要任务是内在的发展,以求脱离那种在我们的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成人早期对成就特征和优势的重视。荣格是第一位提出人格发展的变化可以被预料的心理学家,而且他认为这些变化不是出于外部的动力而是初始于心理的内在动力,而它们通过个人的梦和幻想意象可以被理解。
四、荣格人格发展理论对继续教育的启示
(一)继续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人格发展
我们知道,只有知识和能力而没有完美的人格,一个人是很难做出多大的成就的。实施人格教育是教育规律的本质要求,人格的整合与塑造,既是个人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前劳动者整体素质优化的需要。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参加继续教育的学生人格已达到成熟,无发展可言。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继续教育一直以来比较注重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而忽视学生人格的发展。荣格对人格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人格的发展要经过一个人的一生,人格是“一种成人思想”,人格的发展是人的个性化意识的实现。我国现在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数量巨大,并且由于这些学生以前接受的教育较少,受社会上一些消极不良现象的影响较大,所以人格缺失现象较为严重。荣格的人格发展观点告诉我们,继续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并且他的相关理论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提供了借鉴。
(二)继续教育中人格发展的统一性和层次性
荣格的人格结构说和人格发展阶段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和谐、连续发展的人格发展观,其关键概念是发展自我。在人格发展阶段论中,荣格认为人格发展是连续化、统合化、个别化的成长历程。他认为在人生早期,人们总是相对于其它机能在很大程度上单纯发展一种人格机能。从人生中期经过整个后半生,发展的任务是通过发展一些未得以充分发展的机能以达到一种和谐和平衡。为了达到人格的和谐、连续发展,我们的继续教育在确定人格发展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发展目标的统一性。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启示我们:人格面具(社会的要求)和阴影原型(人内心的要求)的和谐统一是人格完善的关键。人在成年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外倾性的,即是人格面具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人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使自己的心理和外界保持一致,在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克服面临的无数障碍,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在成年中期,人格发展由外倾转向内倾,更多的关注阴影原型的发展,它是个人在人生的外部目标活动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心灵的真空。在这一阶段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来填补这个真空,扩展中年人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视野。为了达到人格面具与阴影原型的统一,我们的继续教育在确定人格发展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和谐统一,使学生的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使其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2.发展目标的层次性。生命在本质上是周期性的,在“生命发展阶段论”中,荣格把生命发展的轨迹描绘为“太阳在早晨升起,正午当空,下午降落,夜晚最终落下”的意象。我们的继续教育必须根据这种周期性,有节奏地把握各个阶段发展特点和规律,培养人格健康完善的人。我们对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要注意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统一,要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对于成年早期的学生其主要任务是自我与人格面具的发展;而对于成年中期的学生其主要任务是个性化,即由注重外部转向注重内心的自身的发展,以此达到人格的多层次统一、和谐的最高境界。
(三)继续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人格类型进行职业指导
我国的继续教育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成年早期。荣格认为成人早期是大多数人有所建树并为人类生存作出贡献的一个时期:选择职业、适应工作、生儿育女、维持婚姻与家庭现状、为自己、家庭、社团部落的利益而奋斗。因此,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动机非常明确,学习价值趋向于应用,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是其继续学习的主要目的。我们的继续教育应该关注成人的真实生活,走进成人的内心世界,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要联系成人的真实生活。对于许多成人学生来说,他们曾经参加过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曾受到各种的打击,为了以后能有更好的工作,于是他们选择继续学习。因而对成人学生进行职业的指导,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应该是当今成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荣格在《心理类型学》一书中,依据心理的态度和功能划分了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这一划分虽然不无偏颇,但为人们了解自己的心理倾向和个性特征提供了可能性。我们知道,每一种人格类型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人格与职业的关系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从事的职业越来越多,各行各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的职业对人格要求不同,只有当职业和人格相匹配时,人工作时才会感到心情愉快,潜能才能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