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_理论联系实际论文

坚定不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_理论联系实际论文

动摇不得:理论联系实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联系实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江泽民同志最近把它做为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提到全党面前,要求我们引起高度重视。这就是说,近年来我们党的学风除了主导方面是端正的以外,种种不正确的学风已经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有所滋长和蔓延。这一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必然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的损害。笔者认为,在当前,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认真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意和防止两种倾向

在现实生活中,既有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也有实践脱离理论指导的问题。这两个方面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地加以解决。

当前,全党都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并不是所有的党员和干部都能切实运用这一理论去指导实践,改造社会,也改造自己。一些同志还不懂得,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看重这个理论,正是因为它能指导行动。如果有了这种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以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各种新问题,逐步克服盲目化,认识客观规律,到达自由王国,这就是新时期理论学习总的方向。对于这个总的方向,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虽然也进行了强调,但力度却远远不够,并没有真正成为全体党员的共识,所以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难以得到有效的克服。

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的问题又突出地表现在忽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不注意用理论来解剖自己,认真解决世界观方面的问题。事实表明,学风问题也是党性、党风问题。从我们党内许多优秀干部的成长规律来看,他们之所以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最重要的原因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密切联系思想实际,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但近年来由于诸多消极因素的冲击以及我们在学习问题上强调得不够,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的知行不一、言行不一的问题已成为学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他们读一点书是为了作报告、教育别人用,很少同自己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一些人由人民公仆堕落成人民的罪人,重要的原因是“理论讲多遍,思想不沾边”。须知,我们强调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也还是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我们讲理想,讲信念,首先自己要从思想深处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相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讲廉洁,讲艰苦奋斗,首先要自己做到,要身体力行,带头做出好样子。一个利欲薰心的人夸夸其谈为人民服务,听众又会产生一种什么心理状态呢?可见,能不能联系实际,不仅是克服理论教育上的不良倾向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问题。

除了上述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以外,现实生活中,也有实践脱离理论指导的倾向。市场经济自发论是这种倾向在目前的重点表现。一些人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靠主体的利益驱动,它会自然而然地建立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用不着通过外在的力量加以引导,他们甚至公开说,“理论准备不足”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在这里,他们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等同起来,看不到我国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既不能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也不能把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事实表明,自发论和盲目的实践已经为泡沫经济和不平等的竞争开辟了道路,如果再不强调理论的指导,我们就不可能按照客观规律来处理各类经济问题,正常的市场秩序也无法建立起来。正如列宁所说:“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遵循着任何其他道路去走,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列宁选集》,第2卷, 第143页)

克服实践脱离理论指导的倾向,还必须强调社会实践普遍性的品格。实践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社会实践并非个体实践的简单叠加,个体实践也并不是社会实践的机械分解,人们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活动中,并不是按照等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来实行的,其意向往往是相互交错的。我们讲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一般是指社会实践,而要把个体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个人实践就其自发性来说,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可能成为一种努力,也可能成为离开社会发展目标的涣散力、离心力,甚至以能量的相互抵消和无休无尽的内耗来阻碍社会的发展。理论的功能在于指导这种自发的个体实践,朝着统一规范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促进历史发展的社会合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法、经济生活的社会性愈来愈强,没有理论指导的自发个体实践,更难参与到推动社会发展的整体活动中来。当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根源在于实践脱离了理论的指导。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是对理论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我们强调联系实际,就要通过认真看书学习,刻苦钻研,牢固地掌握理论,才谈得上真正的联系实际。江泽民同志尖锐地批评了少数领导干部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重视,兴趣不浓,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软任务”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对理论态度不端正的集中表现。我们究竟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理论呢?

首先要有学习理论的兴趣和自觉性。近年来,由于前苏联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国际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甚嚣尘上,这在国内也必然有所反映。当前,理论方面争论的问题已经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科学真理,现在是不是还有时效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因此,当前必须强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科学理论,同时又是一种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产生是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这种信仰不仅是科学的、现实的,而且也是崇高的,它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需要和信仰者自觉服从这一需要的直接结果,是将得到的科学证明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信仰和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自产生以来,已深入到了无产阶级和先进人们的内心,引发了为人类解放而献身的崇高感情,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崇高业绩,这些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光辉。我们今天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首先必须树立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有了这种信仰,就有了科学地对待科学理论的前提。

其次是,完整地准确地掌握科学理论的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和借鉴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国情,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以这种新的发展保持自己生命力和思想体系的科学性,我们难道能够把马列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割裂开来吗?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两者在理论思路上一脉相承,许多理论内容上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后者又是在新的情况下解决了前者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即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当前的理论学习中,特别强调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完全应该的,而对邓小平理论学习本身也有一个何把握科学体系的问题。对邓小平理论学习也要从理论观点的学习入手,逐步领会其科学体系。但是必须看到其中关于某些方面的论述是这个体系中的局部,要从理论的总体上来看它的各个局部,全面把握各个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不能孤立地强调全面论述的某个方面,而忽视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断章取义,各取所需,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再次是,要领会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所谓掌握精神实质,不是为了背诵词句,以引经据典来装点门面,而是从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邓小平关于一系列问题的论述,都是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而得出的理论概括。我们在学习中,必须不断地端正自己的立场,努力做到以人民的整体利益为尺度。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立场和它的科学性又是统一的。因为,人民群众利益的真正实现,是建立在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髓是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是观察问题的出发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涉及的领域很广,但无一例外都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客观地分析我国国情而提出来的。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们只有在理论学习中狠下功夫才能准确地把握它。科学理论的创立者都是辩证法大师,他们在分析问题、提出理论观点时,总是从全局着眼,全面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没有片面性、绝对化。邓小平理论不仅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而且又十分注意事物的层次性,比如他在论述社会主义的时候,把社会主义目标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区分开来,把社会主义方向和达到这一方向的方法区分开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目标与手段,方向和方法之间的辩证统一。从这一些当中,不仅使我们学到正确的方法论,而且更能令我们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确立对待实际的科学态度

能否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实际,对于端正学风也至关重要:这里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明确联系实际的方向和目的以及如何全面客观认识实际。

我们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在于运用,归根到底在于找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搞好。这决定了我们联系实际的目标和方向首先是,从全国的或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政治、经济状况、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他们的文化水平、觉悟程度等方面相互联结这个“事实”出发,去“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规律性,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和办法,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和依据。这种联系实际,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密切不可分割的,不坚持谈不上发展、不发展谈不上坚持。历史经验表明,从本国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勇于突破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不正确或不适合变化了情况的判断和结论,不仅可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可以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达到联系实际的目的。坚持联系实际的正确方向,有赖于客观全面地了解实际。所谓客观全面地了解实际,主要是要注意“实事”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就整体性而言,就是说,要把“实事”看作是“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区内外实际”的统一整体。列宁说过:“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能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僵化”(列宁《再论工会,目前时局及托洛斯基和、布哈林之错误》)。联系个别情况、个别现象、个别方面,联系代表和反映其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实际,不但不能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而且要陷于主观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泥坑。主观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看问题,并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存在,他们的议论、意见,也有某些“事实”为依据;因为,任何一种观点,既便是最荒谬的观点,也可以从社会上找到个别例证。所以,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注重实际的整体性。

从层次性方面讲,实际不仅有现象和本质之分,而且又可分为初级本质和二级本质,其它更高级本质。我们所要求的联系实际,主要不是现象,也不是枝节问题,而是事物的本质、主流。只有抓住了本质和主流,才能求得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现象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但不能把认识局限于表面现象,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现象不仅是本质的个别、具体表现,而且常以曲折的形式表现本质。如果联系实际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就容易为表象所迷惑,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当前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于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人们在研究实际的时候,比较容易忽视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须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还包括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相互斗争的实际状况。我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多层次、全面的现代化。从社会要素来看,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不可偏废。思想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整体战略中高层次的现代化目标。我们必须注意社会意识形态和各种社会思想的趋势,特别是在社会体制转型时期,既要细心体察社会各个方面的情绪、愿望、要求和呼声,也要了解各种价值观念对社会的感染和导向作用,以及现代化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心理演变,及时掌握群众对改革的心理承受状况,发现对外开放中国际各种学说、思潮在国内所引起的反响。联系这些思想建设方面的实际,注意分清一些基本界限,才能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思想方面的实际,当然也包括学习主体的思想实际。我们党一向把学风问题提高到党性来认识,把增强党性做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目标,忽视学习者本身的思想实际又怎么能行呢?正视自己主观世界的实际,看起来很简单,真正做到非常困难。它既包括能不能经常自我反省,承认自己思想深处存在的问题,也包括能不能从政治上看待这些问题。时下一些人把社会主义的某些道德标准当作“旧观念”加以摒弃,把剥削阶级某些道德标准当作“新观念”加以接受;把追求低级趣味视为“潇洒”,把讲排场、摆阔气、挥霍浪费称做“气派”,甚至提出“个人主义伦理原则最适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要“为个人主义正名”,如此等等,这些都属于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主观世界的实际。

标签:;  ;  ;  ;  ;  ;  ;  ;  ;  ;  

坚定不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_理论联系实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