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论文_张 琳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论文_张 琳

张 琳

(浙江东阳市中医院 浙江 东阳 322100)

【中图分类号】R47

2.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121-01

【摘要】: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长期处在生物感染、空气污染、辐射、噪声、身心危害的环境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结合我院实际,通过总结、分析、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护士的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危害;防护;百拇医药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以及举世瞩目的艾滋病患者增多,给我们的临床工作带来了挑战,长期处在生物感染、空气污染、辐射、噪声、身心危害的高度风险中,这些不良因素时刻威胁着广大护理人员的健康,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分析如下:

1 职业危害

1.1 生物感染

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护士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污染物受感染的机会增多。尤其是护士手部皮肤有破损或在手术配合中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锐器损伤及术中患者的血液、体液发生喷溅使皮肤或黏膜受污染时,极易造成血原性疾病的感染及肿瘤的种植生长。又有研究发现,在医院一般条件下,被HIV污染的针尖单纯一次刺入皮肤感染HIV的几率为0.3%[1]。

1.2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包括化学消毒剂的挥发,高频电刀使用时散发出的烟雾,以及挥发性麻醉药在空气中的弥散。常用于物品消毒的含氯消毒剂、戊二醛常温下都有挥发性,均对人的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导致神经性皮炎、结膜炎、头昏、心悸、胸闷、机体免疫力下降。高频电刀使用时散发出的焦糊烟雾中含有较浓的苯丙芘,刺激鼻黏膜致癌,手术期间麻醉废气可通过许多环节弥散到手术室的空气中,常用的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安氟醚通过麻醉机管道漏气和患者呼出的残余气体弥散到空气中可引起肝、肾损害,且对人体生育功能有不良影响,手术室女性护理人员较多,多种有害气体会产生慢性远期效应危及下一代。

1.3 辐射危害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手术的精益求精,术中摄片及透视下手术已很普遍。C臂X光机的应用为骨科手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严重危及手术人员。据报道,少量多次接触射线可因蓄积作用致癌或使胎儿畸形。

1.4 噪声危害

手术室的噪声来源于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电锯、电钻、电刀、空调声、吸引器声、工作人员的对话声及移放器械的碰撞声。手术室护士每天要在超过50dB的噪声中工作至少5h,无疑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听觉系统造成影响。在神经系统主要是周围神经兴奋性降低,传导减弱致使机体反应迟钝;在心血管系统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重者可致心律失常;在心理方面首先产生情绪改变,烦躁、易怒,还常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及噪声性耳聋。

1.5 身心疲劳

我院手术室护士8人,每天平均手术7台,有时多达20台,工作量大,造成洗手护士为配合手术保持颈椎前屈15°~20°的相对固定站立姿势每天7h以上,下肢活动较少,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造成下肢静脉曲张及颈椎病。巡回护士用超过每分钟200步的行走速度工作,手术前后需要搬运患者,固定体位,牵拉,抬起患者肢体,拿取手术器械及敷料包等中、重度体力工作。容易造成功能性腰背部疼痛及腰肌劳损。基层医院急诊多,经常加班加点,休息及饮食无规律,生活节奏被破坏,人体生物钟紊乱,容易患消化和神经系统疾病,我院已有5名护士患上述疾病。由于劳动强度大,责任大,风险多,同时还要求护士招之即来连续作战,既要满足于医生,又要满意于患者,还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再教育,自身的家庭、生活、晋升等诸多因素使护士感到身心疲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要求更高,而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在临床工作中,与护理有关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感染的预防

2.1.1 术前完善患者化验检查要求所有手术患者术前要化验免疫四项,即乙肝、丙肝、梅毒、HIV,阳性患者一定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并且做好此手术的安全防护,手术安排在隔离手术间进行,门口标记"隔离"字样,洗手护士戴双层手套、口罩、护目镜,穿不露脚趾的手术鞋以防止锐利的器械掉落时刺伤足部,操作中发现手套破损,口罩帽子被污染或手术衣被浸湿时立即更换,要求此手术间的工作人员不能到其他手术间,用过的无保留价值的物品、黄袋包装密封送焚烧,所有器械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送高温高压灭菌,吸引器瓶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手术间用毕进行终末消毒。急诊手术在化验未出结果时一律视为感染手术,采取标准预防。

2.1.2 手的防护手术室护理人员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操作前后均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当接触污染物品或可疑污染物品时应用抗菌性洗手液反复洗手臂,必要时用消毒液擦拭。术前护士做好自检,手和前臂有破损或皮肤有微小感染灶时,暂不参与感染性手术。在术前为患者做静脉穿刺置管时利器盒一定放在离自己较近的位置,以便把针芯直接放入利器盒内,注射针头不回帽,以防误伤。术中规范操作,在传递针、刀、剪刀等利器时,避免用手直接传递,使用托盘传递,手术中护士要眼疾手快,准确率高,避免不必要的创伤[2]。

2.1.3 做好预防接种结合医院感染控制科对手术室护士定期体检,每年一次。做好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根据需要加强接种。手术中一旦被针刺伤后,一定在伤口周围而不是伤口局部反复挤压出血液,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碘伏消毒损伤部位皮肤,并于24h内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科,必要时注射乙肝病毒高价免疫球蛋白。若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或体液时,立即做危险评估,决定是否实施预防用药,并于6周、12周、6个月定期复查HIV抗体。

2.2 改善空气环境

经过反复学习,我院手术室护士已认识到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目前我院在配置消毒剂时在专用房间内进行,工作人员须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准确掌握消毒剂的浓度,容器加盖,且不滥用消毒剂,清洁卫生时能不用则不用,一改过去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的观念,期盼价格合理的环保型化学消毒剂问世。高频电刀使用时产生的烟雾尽量用吸引器抽吸。减少麻醉废气的污染,应从多个环节着手,首先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并定期检测,防止气源管道漏气,尽量采用低流量禁闭式静吸复合麻醉,选用密闭度适宜的麻醉面罩,往蒸发罐加药过程中,防止麻醉药洒落,并建立良好的废气排放系统至室外,减少麻醉废气的污染,改善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2.3 防辐射

术中需要行透视或照片的手术,安排在专用手术间,照射瞬间除必需人员外,其余人员处于2m以外的地方,避免身体处于直射线中,操作C臂机的人员穿铅防护衣保护。合理安排护士轮流参与需要使用C臂操作的手术,以减少个人接受射线的几率和射线量,孕期和哺乳期护士暂不参加此类手术。

2.4 防噪声

认识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在手术间内限制不必要的交谈,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动作轻,使用中的仪器尽量调低音量,引进性能好、声音小的设备,负压吸引装置在不用时用钳子夹住。

2.5 防止身心疲劳[3]

科室实行固定班次和弹性制排班相结合,均摊每个人的工作量,中午12点有一替班,对接台和长时间的手术替换半小时,轮流用餐,稍作休整,这样身心会得到缓解,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洗手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矫正久站的强制体位,可采取两腿交替向前小抬起运动,以缓解下肢肌肉张力,促进静脉回流。关注手术野时,身体与头一起侧转,尽量缩短单侧头时间。巡回护士平时要运用好人体力学原理,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减少无效劳动。如提取重物时,两脚前后分开使用腿部的肌肉群,而不只是使用背部的肌肉群,可避免损伤腰部和背部。取位置低的物体时,应两脚分开,同时屈膝下蹲,这样比弯腰去取物省力,还可减少腰背部损伤。提抱物品时应尽量将物品靠近身体,移动患者时应与患者接近,保证物品与护士或患者与护士重力的合力线落在支撑面内。工作之余注意合理营养,睡眠充足,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愉快心情,阅读有益书籍,调适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紧张复杂的工作,减少心理压力。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法律学课程的培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责任,增强护理风险意识,在维护好患者权利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进行自我约束,正确处理手术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使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

3 总结

我科护士通过不断地学习总结和分析,已对职业危害引起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防护,从而减少了危害,能以饱满的热情服务于患者,成为社会公众健康的典范,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 庄淑卿.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4):307-308.

[2] 程丹丹,叶芳,王国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81-282.

[3] 曲红梅,李立军,陈霞.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269-270.

论文作者:张 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论文_张 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