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史对时代进步的高度信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分析_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文

社会史对时代进步的高度信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分析_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文

社会历史的重托 时代进步的课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托论文,经济建设论文,课题论文,社会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理论上,它反映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否完全清醒。实践上,它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生产力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其目的,决定着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水平和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总体上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途径,但几十年一贯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解放生产力就是要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这些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必须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中两个基本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表明:社会主义本质内在要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首先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一个任务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在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由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往往只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特征,忽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的特征,导致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长期偏离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内在要求的必然结果。其次,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还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过去搞“一平二调”,追求“越大越公越好”和大割资本主义尾巴,人为地取消非公有制经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对生产力的破坏,结果是共同贫穷。现在,不仅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而且还要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跳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的误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并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换言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二、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早在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务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它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如果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会越来越加剧,最终必将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动摇。正如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的“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

从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我们党抓住了主要矛盾,重视了经济工作,新生的政权得到了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1957年以后,由于没有能够清醒对待国际国内某些事件,党的工作开始严重偏离“八大”提出的我国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方针,使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被“阶级斗争”所代替,耽误了20年宝贵时间,错过了许多发展机遇,以致于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与国际上的差距大到惊人的地步。到70年代末,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2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在倒数第20左右。农业劳动生产率是7个农民养活一个非农人口,而美国则是一个农民养活数十个非农人口;我国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只有外国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电力生产紧缺到使20%左右的工业生产能力发挥不出来;铁路通车里程也不足美国的1/6,比典型的穷国印度还少,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在这历史的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方针,把经济建设重新摆到了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位置,从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80年代,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的快速增长,引起世界关注。进入90年代以后,增长势头更好,1991年增长8.2%,1992年和1993年连续两年保持了13%的增长速度。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诫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逐步得到满足,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蓬勃发展。

三、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既有和平共处的一面,又有相互竞争和斗争的一面。我国社会主义要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根,就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把经济搞上去。大大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尽快改善人民的生活,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应有的优越性,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巨大生机和活力。这样,我们在国际上就能更有力地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更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还能从根本上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胜谁负的较量,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经济实力的强弱。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就是落后,发展太慢也是落后,长期落后不仅要挨打,而且有被演变和颠覆的危险。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虽有种种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没有搞上去,从而导致了与西方资本主义竞争的失败。如波兰和英国的人均收入,1937年为1∶4.5,50年后已落到了1∶6;二战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生活水平同奥地利相差无几,到80年代后期人均收入大约只及后者的1/6-1/7。而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在这次历史的曲折中仍岿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归根到底,是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80年代,前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处于停滞和负增长状态,我国国民经济则以年均9%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美国的3%,日本的4.3%,法国的2.5%,英国的2.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正如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时指出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可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的政治问题。

标签:;  ;  ;  ;  ;  

社会史对时代进步的高度信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分析_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