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萍萍 陈培灵 刘滨彬 庄泽滨 李博 田晨希 李正坤(通讯作者)
长沙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 要】目的 研究独生子女儿童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状况,为加强儿童口腔保健教育,提高儿童口腔控制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小学2017年9月秋季入学的学生100人,其中三年级学生独生子女50人,六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50人,由本组成员分别对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堂健康教育,时间为1小时。在课堂健康教育前后要对被教育的100名学生做一份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口腔方面的认知、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和行为的性别差异就总体而言女性优于男性,父母文化程度高的优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口腔保健方法的选择和就医行为。结论 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计划,加强对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规范口腔健康行为,促进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课堂健康教育能够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校园内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小学学生;独生子女;行为状况;口腔保健知识;
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正确的口腔健康认知,可以提高人们口腔健康意识和口腔保健能力,从而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牙龈炎、牙周炎及龋齿的高发期,而这些口腔疾病对儿童的健康生长及发育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1],所以,在这个时期对儿童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教育能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种口腔疾病[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独生子女儿童期学生调查,了解其对口腔健康认知与 行为掌握情况,为加强独生子女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行为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某中心小学2017年9月秋季入学的学生100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三年级学生50人,男生30人,女生20人,年龄 8~9岁;六年级学生5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年龄12~13岁。
1.2内容和方法
1.2.1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生源来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牙齿缺失情况。
1.2.2调查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通过学校老师和各组组员于班会时间将问卷调查表发放至各班每位学生,共计2个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进行填写,答题过程中学生单独答题,禁止讨论,答题结束当场收回,有专人整理。
1.2.3口腔健康行为问卷包括:(1)口腔卫生行为(刷牙、使用牙线行为等);(2)自我口腔保健行为(自我诊断行为、自我预防行为和自我治疗行为等);(3)选用预防保健措施的行为(选用氟化物、窝沟封闭行为等);(4)口腔服务设施利用行为(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求医行为等)[1]
1.3问卷评价标准:口腔保健知识、行为问卷各20道题,每答对 1题为5分,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包括60分)为及格,对及格率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 基本资料
调查对象为当地小学三年级与六年级学生,年龄为8—13岁。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全部回收,有漏做题目者视为无效卷,最终统计有效问卷共100份,有效率为95.6%。其中按性别、学生零食费用、父母文化程度进行分组(见表1)。由于学校总体男生比例高,因此被调查者中男生居多。
2.2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情况
独生子女学生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总体情况
在100名被调查者中,每天刷牙2次或以上的有25人,占总人数的25%;每次刷牙时间能达到三分钟以上的有15人,仅占15%;刷牙时选用软毛牙刷的有80人,占80%;采取竖刷和横刷相结合的有65人,占65%;刷牙时经常清理舌头的有18人,占18%;使用含氟牙膏的有95人,占95%;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的有59人,占59%;使用过牙线的有2人,占2%,每天都使用的仅有1人;经常餐后漱口的有3人,占3%;能做到定期口腔检查的有5人,仅占5%,至今没有做过口腔检查的有60人,占60%。
2.3 100名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不同人群的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差异
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情况部分优于父母文化程度低者,在菌斑的概念、含氟牙膏防龋、窝沟封闭可以防龋、刷牙出血非正常、缺牙需要及时做假牙的问题中,均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龋齿病因、龋齿危害全身健康、洗牙可预防牙周病及洗牙可以清除牙结石的问题上,两者没有差异性,不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深入。世界卫生组织[3]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以我国现阶段儿童口腔疾病的现状来看,儿童患龋齿率高达65%~85%,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过对某中心小学 2017年9月秋季入学的学生100人进行独生子女儿童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状况研究,发现大多数12岁儿童的牙齿有疼痛却没有及时得到治疗[4],其后果是在很年轻的时候牙齿就缺失。对于生活贫困地区人们的主要治疗需求是减轻由于口腔疾病引起的疼痛。他们不会因为牙列缺损而到诊所作修复性治疗,更不会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和环境的改善,口腔健康意识也会逐渐受到重视,人们态度的转变会导致更多预防性治疗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口腔健康教育(OHE)是控制和预防口腔疾病、提高口腔自身保健的奠基石。相较发达国家,我国儿童口腔保健还面临许多挑战:第一,尽管牙医数量有所增加,然而我国大陆地区牙医人口数比例仅为 1:1000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2000);第二,大约 85% 口腔健康支出不是医保范围;第三,许多家长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乳牙会被恒牙替代,因而龋坏后不用治疗。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儿童龋齿高患病率的主要原因是儿童缺乏相应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意识;儿童及家长缺乏口腔卫生和疾病防控知识的基本认知与了解,且没有掌握正确、科学的刷牙方法,因此大力加强我国乳牙龋预防和治疗工作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明波 . 佳木斯1100 名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调查[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8(05):77-78
[2]姜虹,王晓妍. 渭南市学龄前儿童龋病与口腔卫生相关性调查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5):474-475
[3]高少敏,李慧勤,孔德奇 . 石家庄农村平原地区儿童龋病调查 [J]. 河北医药.2009,31(14):1823-1824
[4]袁全莲,周钰,沈芳.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龋齿情况调查及预防保健措施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2):293-294
作者简介:庄萍萍,(1995年02月14日—),长沙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在校生。
通讯作者:李正坤,长沙医学院教师,近年来致力于生物学方面研究。
基金项目:长医教[2017]18号-029;2016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高司函[2016]45号(编号201610823007)
论文作者:庄萍萍,陈培灵,刘滨彬,庄泽滨,李博,田晨希,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口腔论文; 健康论文; 儿童论文; 学生论文; 独生子女论文; 龋齿论文; 保健知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