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驱动打造我国人力资源新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优势论文,人力资源论文,我国论文,双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突围“低成本” 打造新优势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激活了各种经济主体和要素的活力,创造了近10年来GDP保持年均10%左右增长的经济“奇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由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与低劳动力成本、低人力资本投资的强烈反差而构成的劳动力“红利”,付出了由劳动力无限供给托底的“蓝色代价”。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表明,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比较优势并不能有效支撑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努力突围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劳动成本依赖”症,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支撑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战略契机,实践人才优先开发的正确方针,大力构建我国人力资源的新优势。
“高创新”+“高技能”双线提升
我们认为对“高创新”和“高技能”人才资源的开发可以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才优势构建的两条重要主线。创新人才作为一个广义的范畴,包含三个主要的人才资源群体:即科技创新人才、经营管理创新人才以及自主创业人才。其中,科技创新人才是主体。过去20年间,我国科技研发人员的数量规模实现了显著的增长,但我国劳动人口的巨大基数,稀释了科技研发人员的有效密度。另一个显著问题则在于,科技人员的创新发明成果,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转化。这便要求同步加强对经营管理创新人才和自主创业人才的开发,激活他们的效能来促成科技资源与其他经营资源的化合、打通技术与市场的联结。这三个创新群体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才资源的“高创新”耦合优势与良性循环。另一条构建我国人才新优势的主线是高技术技能人才资源的开发。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包含三个主要的人才群体;即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人才以及农村实用人才。近年来在劳动力市场上各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都体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这表明我国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仍然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新优势的动态构建:“高”、“低”协同
高创新和高技能人才群体的开发涉及到当前的低成本优势如何均衡地向高创新、高技能优势提升、转化和协同的问题。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在一定阶段上也还有其存在的客观合理性。庞大的劳动者队伍为高创新和高技能人才群体的开发提供了最为充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并且创新性的成果大都来自于长期(通常为十年)的持续钻研和积累,因此高创新和高技能优势的构筑并不能够完全通过某种主导性的外力便一蹴而就,低成本优势的有效保持和运行则能够为这种过渡提供必要的缓冲期。
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与高创新、高技能人才群体优势可以在协同演进中构成优势的均衡耦合。首先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培育和开发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逐步加大新优势的培育开发力度,扩大低成本劳动力群体向专业技术技能群体的转移和提升,实现技术技能群体的规模化,使其在一线的技术实践中做出新发展和新创造,向高创新人群提升。同时大力开发创新人才群体,促成科技创新人才、经营创新人才和自主创业人才的高端耦合。最终由高创新的高端优势、高技能的中坚优势和低成本的基础优势一起,构成我国人才资源“两高一低”的协同整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