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区域经济学的非区域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条件下论文,经济学论文,高度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与现实的悖化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解释一国国民经济范围内一个区域生产和人口分布状况的学科,自问世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迄今为止,这门科学以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和理论空间,在经济学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此,特定区域被固化为一国国民经济内部不受行政区划限定的某一经济区域,而绝非跨国界的国际性区域,甚至一国国民经济内部的超区域的共性研究和相关分析也被拒斥在研究对象之外。
区域经济学最早的理论是1826年由屠能(Von Thunen)关于城市周围农业土地使用问题引出的(注:Von Thunen J.H.( 1826) :《TheIsolated State》英译本·1966。)。而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重心在韦伯(Weber A.)、胡佛(Hoover E.)、伊萨德(Isard W.)、 摩西(Moses L.)等人的推动下转向产业的空间布局即工业区位问题。在此,考察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推进,从运输成本最小化选择模式,发展到越来越复杂的运输成本结构、生产投入的替代品和规模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注:参见《新帕尔格雷夫辞典》关于区域经济学的概括。 )洛什(Losch A.)将工业区位推广到各种产业并存的情形,他认为生产的空间集中是由规模经济的差异和最终产品运输费用的差别引起的。对此,米尔斯(Mills E.)和拉夫(Lav M.)对洛什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证明洛什的六角形市场区域是不确当的,企业的自由进入不一定产生遍布一切空间的区域。(注:A.Losch:《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4.NewHaven and London.)
此后,诺思(North D.C.)曾以例证说明一个地区的产业在相关的基础产业中工人和企业的需求可以由当地给予满足的条件下,可以将其产品输出到该地区之外。 而这也将导致当地的就业乘数效应。 (注:North D.C.(1955):《 Location the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3.June.)但是,区域经济学并不认为一个国内特定区域的经济活动应与国界外的世界经济、国际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除了国家之间在财政、金融政策等诸多原因之外,该区域本身开放经济尚不发达的特征成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对此,洛什在其《经济空间秩序》一书的贸易论部分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注:A.Losch:《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YaleUniversity Press,1954.New Haven and London.)。
“我们发现,越过政治的国界的转移,与国内相当的转移相比,通常需要大的物价变动。其理由有下述的几点:
(1)限制的关税和进出口的直接禁止, 实际上是限制可转移货物的范围,或者至少限制物价变动本身对外国贸易货物的影响。
(2 )在通货部分或完全不同的场合(这在国际上常常是显著的),物价水平短期的激变,加剧了物价的波动。
(3)在国际贸易中, 支付人和受款人的相互距离比国内交易更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推测其贸易量之大小。
(4)通常劳动与资本的转移会遇到较大困难, 故需要货物移动以代之。
(5)利用信用以改善物价变动的做法,在国际贸易中并不普遍,其效果难以预测;相反却常常可以看到:大规模短期信用的突然回收,会引起物价的波动。但这些富于冲击性的物价变动大部分完全可以由后起的反作用补偿。”
由此可见,传统区域经济学虽然承认开放经济在现实中的存在,但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所面对的经济现实的客观局限性,都是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尚不发达的时代为研究前提展开其理论的(注:当代的区域经济学家则专心致志于更加精密的区域均衡模型分析。)。而且,在产业领域里生产的国际化也尚未得到深入发展和全面展开。特别是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中小型消费品的生产,所需的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国际竞争、国内竞争的压力不大,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也不高。于是,一个区域内产业能否生存、市场能否保护,关键归于劳动力、资源和运输等项成本以及生产规模、区域内产业集聚状况,区域经济学才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就区域而求区位的研究体系。但是,随着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生产国际化的深化,特别是目前正在蓬勃兴起的知识经济浪潮的推进,一个区域内的产业问题,已不得不面对比区域自身问题多得多的非区域问题的挑战。
二、开放经济高度发达所带来的非区域问题
(一)高度发达的开放经济
伴随着战后科技革命的展开,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使开放经济的疆界从资本主义初期的个别产业领域走向了整个经济社会,开放方式从最初的单纯以贸易求生产转向生产、贸易、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协调的多层次经济融合。由此,开放经济步入了高度发达阶段。
首先,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直接进入了生产过程之中。不仅不同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更加巩固,而且在一个产业内部也存在着产品多样化、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工,甚至在零部件生产内部的生产工序之间也存在着国际分工。因此,传统的以市场进入为基本特征的开放经济已被生产上必然的合作大大地拓展了、深化了。
其次,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贸易领域的经济融合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贸易的覆盖面已广及整个经济社会的所有经济部门,并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紧密地结为一体。二战以来,世界贸易以远远快于世界经济、世界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快速增长。1950年世界社会总产品中有16.4%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这一比例在1980年就上升到34.4%。
第三,跨国公司作为生产领域国际合作的直接承担者和推进者,促进了国际投资的蓬勃发展。跨国公司在二战之前尚寥寥可数,但在二战后却迅速增长,已无可计数。它的大量出现,不仅打破了国家之间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而且由于其自身在经营战略上就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的,其生产和销售都必然面向国际市场;同时,通过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在各国子公司之间的运作,推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融合,提高了各国经济的开发程度。
第四,区域集团的出现,实现了局部区域内各国经济在一个乃至整个产业领域的相互开放,甚至出现了整个经济的高度融合、经济政策的统一。这里,欧共体是区域集团的典型代表。它由欧洲煤钢联盟起步,逐步走向劳动力、资本、商品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并迈入货币统一阶段。在欧共体各国经济融合获得巨大成功的推动、促进之下,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等劳动力、资本、商品自由流动的区域集团相继出现,同时涌现出大量在不同层次上以各种方式寻求各国经济相互开放、融合的区域集团,使世界各个跨国区域在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更高度的经济开放。
最后,全球性的经济政策协调从整个世界的层面上大大提高了各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消除了由货币差异带来的国际结算和资金流动的不便;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现正在向世界贸易组织过渡)不断在大幅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上取得巨大成就,并将其影响范围从最初的23国扩张至100多国, 促进了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同时也逐步推动着各国贸易政策统一的进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等世界性机构,针对一些国家特定区域的发展问题给予全球性的统筹安排,更是直接介入到了一国经济内部的区域发展之中。
综上所述,二战以来的世界各国经济都已以不同方式处于不同阶段的经济一体化过程之中,开放经济已步入了高度发达的历史阶段。这使得一个国民经济内部的区域问题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区域、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结为一体。
(二)开放经济高度发达带来的非区域问题
如上所述,在开放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区域经济学不仅在其原有的研究框架内面临着各种区域内均衡要素的非区域性问题,而且更无法对来自区域外越来越发挥着巨大影响的各种要素避而不谈。客观上应该看到,非区域问题已在区域经济研究中逐步占据着重要位置。
1.区域内均衡要素的非区域化。
在区域经济学的均衡模型中,主要的几个均衡要素包括:市场、资源、劳动力、运输、产业集聚状态和生产规模等。这些要素随着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已表现出非区域化的倾向。
首先,市场与资源、劳动力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学工业区位理论模型的基本参数,它同时也是现实中产业运转的主要目标。但在开放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市场也是开放的。为保护区域市场不为区域外产品进入,区域内产业起点就必须是在一个区域外同类产业或替代产业的竞争中依靠资源、劳动力等区域优势来确保其生产成本不高于对手。而现实中,更加常见的是力求打入其他区域乃至国际市场的做法。
其次,资源问题虽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曾占据了重要位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能力的提高,运输工具的进步,资源的使用在生产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下落,区域内资源已逐步从其首要位置上退出。甚至在一些区域,由于区域内产业不得不使用区域内资源而限制了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此,英、德二国的一些产业与日本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英、德二国为缓和其煤、铁产业夕阳化的困境,不得不使用国内高价的资源;而日本则利用其运输能力和港湾之便在世界市场上择优择廉,实现了国内资源稀缺条件下加工贸易快速增长的奇迹。
第三,在开放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劳动力要素在区域经济中也从两个方面表现出非区域的倾向。其一是在劳动力成本基本上高于其他区域时,不仅在经营上承受着劳动力成本的压力,而且在其他区域要素如资源、运输、产业合作等方面都会带来成本过高的问题。这时,就必须引入区域外的相关要素来解决。其二,是劳动力素质问题。随着产业技术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科技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于是,带来了区域经济的矛盾:高科技人才必然带来高成本,无法满足区域经济所追求的低成本目标;而一个区域内如果劳动力成本普遍较低的情形下则往往存在着很难依靠该区域自身来根本解决高科技人才的供给问题。因此,一个区域内白领阶层供给较丰时,为减少成本压力,应考虑引入区域外蓝领工人;反之,则应考虑引入白领阶层。
第四,运输要素在工业区位的确定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运输能力有了飞跃发展,运输成本已大大下降。这一趋向虽然减轻了确定工业区位的困难,但也带来了更多的非区域选择,即高效的运输加上区域外廉价的资源、丰厚的市场、有力的产业支持,就可以实现更大的生产规模、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内产业的生存问题。
第五,产业集聚状态也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一个产业、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否正常、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在此,区域内的产业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但并不是全部。国际分工的深化在许多工业领域带来了产业间、生产流程间甚至工序、工艺之间的国际分工。愈是高科技的产业,就愈是存在着必须利用国际分工、与区域外产业合作的倾向。而且,由于前述各种均衡要素存在着的非区域倾向,使得其他区域乃至其他国家相关的产业集聚问题也不得不走入区域经济研究的视野。
最后,生产规模本身,存在着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两种可能。当区域内资源不足以支持规模的扩大时,生产成本将上升,最终带来规模不经济现象。其他要素如劳动力、运输、产业集聚等均是如此,而市场则以反向的作用加剧这一趋势,即规模扩大,供给增加,导致市场价格下降。可见,恰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自其产生之际就已“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68—169页。)一样, 规模经济本身就要求着广大的市场,更加丰厚的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因此,规模问题本身在实质上就是一个非区域问题。
2.非区域因素的介入和显化。
如前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开放经济已达到高度发达的阶段。在此条件下,一些原不为区域经济学家所考虑的非区域因素已逐步渗透到了区域问题之中,并且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已成为一个产业(企业)的根本。为降低成本以在与区域外产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有资源等地域之便是不足为依的,必须依靠先进的产业技术来确保其生产体系的高效运转,确保其产品的质优价平。在此,引进国内或国内其他区域先进技术的做法,已被公认为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当然,也存在着本区域恰是技术源的特殊情形,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则不难想见其他区域乃至国外产业将必然从本区域引进技术,于是在总体上产业技术仍然不改变其非区域的本质特征。因此,可以说,当科学技术这一生产要素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之际,非区域问题也同样不可抗拒地深深介入到区域经济之中了。
其次,伴随着科学技术重要性的显化,投资问题也突现出来了。引进技术虽为捷径,但耗资极巨,同时也增加了生产管理的困难。在此,跨国公司往往扮演了技术输出者的角色。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投资,跨国公司已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世界经济中生产、销售、投资的主要执行者。这一事实同时也宣告,在开放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任何区域的经济活动都将受到非区域问题的挑战。
第三,国际贸易不仅在规模、速度和产品结构上有质的飞跃,而且贸易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其中信用与贸易的紧密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等财货在国际间的流动。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等做法,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本国产业出口的重要手段,较好地缓解了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因素造成的流动障碍。
第四,区域集团的出现,使得传统区域经济学因劳动力无法流动而拒斥非区域问题的借口荡然无存。众所周知,在欧共体和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等较为发达的区域集团内,劳动力等生产资源是自由流动的。而且,其他尚未进入这一阶段的区域集团也正在积极地向着这一目标迈进。此外,欧共体统一货币的成功,更为统一政策下的跨国区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事实证明,跨国区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跨国区域的均衡要素进行统筹的区域性研究也完全是切实可行的。
第五,全球性的经济协调机制,将每个国家都纳入一个共同的框架之下,从而使每个国内乃至跨国区域的经济运行紧密地结为一体,为区域经济提供了一个超区域的背景与前提。前文已述,在国际贸易方面,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领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有力地支撑了世界经济在战后20年间的普遍繁荣。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正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主要国家金融力量的挽救之下才得以遏制的。联合国的贸发会议、计划开发署、粮农组织、工业发展组织等,在扶植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开展着卓有成效的工作。此外,发达国家七国集团之间的政策协调、共同干预也在一度程度上实现了国际政策的协调。由此可见,全球性协调机制的干预既深且广,它从共同框架到统一政策甚至个别地区发展,使非区域因素与每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可见,伴随着开放经济的高度发达,非区域问题已无法再被忽略在区域经济研究之外,它已融入区域问题之中,成为区域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开放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区域发展战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开放经济已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研究必须从超区域的立场出发,深入探讨所有区域及非区域均衡要素的根本特征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起一个适应实际经济需要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个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
1.以整个世界经济为背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机制、趋势研究中提取区域发展的参考依据,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以明确区域发展的客观环境条件。
2.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出发点,通过有机组合区域内各种均衡要素,以实现对区域优势的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利用。我们不能因非区域要素作用的日益重要而忘却了区域经济的根本仍然在于区域本身。
3.以国际竞争为前提。在走入传统区域经济学所关注的工业区位问题之前,首先应该认真探讨该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处于有利位置以及其未来发展的潜力。而且,在该产业走入运营之后也应以参入激烈的国际竞争为目标进行管理,并力求投入国际竞争之中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以国际合作为条件。前文已述,区域内资源、资金、技术、运输、规模及产业集聚等均衡要素都已表现出显著的非区域倾向。我们在区域发展中,应该充分利用区域外特别是国际上的各种有利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能力,以确保区域市场,并进一步占领区域外市场。
5.以新兴产业为方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已宣告了产业技术体系一场新的革命正在逐步展开。未来产业的生命力,在于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的高科技产业之中。这决定了今后任何区域发展的方向必然是新兴产业。
6.以促进出口为主要途径。一个区域经济要获得快速的发展,首先可以通过向区域外特别是国外市场的输出来实现其乘数效应,并可通过其传递效应带动一个区域从生产到就业直至市场的全面繁荣。
标签: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经济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高度国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