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城镇规划发展中的优化路径研究——以南通市通州区小城镇为例刘琳燕论文_刘琳燕

新时期小城镇规划发展中的优化路径研究——以南通市通州区小城镇为例刘琳燕论文_刘琳燕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规划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南通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内城镇的数量和规模都会有较大的变化,本文从区域经济的一体性,区域的整体性,城乡的融合性等方面,探析南通市小城镇规划应结合本身的特点与长三角小城镇相互融合与协作中,探寻经济新常态下,小城镇规划发展中的优化路径。规划部门及时转换观念、适应形势,在区域规划和城镇规划中加强科学性,研究并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规划;区域发展;优化路径

一、城镇规划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南通市通州区小城镇规划取得巨大的成果,南通城镇规划的基本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基本上还是模仿大中城市的规划做法,但落实科学和正确的理论指导有待提高,尤其是不能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结果出现了规划质量有待提高,规划建设程度有些滞后,不切实际等常见问题。

(一)基础设施及服务规划滞后

南通市通州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和“门槛”,出现了“村不像村,镇不像镇”的现象。在基础设施中道路系统、雨水、污水排放及处理系统最为缺乏,不少小城镇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软环境”规划建设的滞后,阻碍了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二)难以形成积聚效益

目前,南通市通州区小城镇工业布局相对于小城镇成立初期的那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来说已有所好转,但是在总体布局上仍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往往一镇、一点,甚至一镇、多点,总体上仍显得过于分散,难以形成积聚效益。随之又带来污染治理及监测调控的困难和治理成本的提高。此外,由于缺乏宏观区域经济分析,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还出现“盲目攀比,贪大求全”的不良倾向,导致产业经济结构雷同,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没有区域特色,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二、优化合理规划小城镇建设

(一)加强城镇体系规划

南通市通州区小城镇规划,实质上也是一项区域性的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拟订应从区域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无论是功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都需要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尤其是与周边市、县的城镇取得相互协调。但目前的规划,往往存在着“就市域、论市域”的状况,未能从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去研究上下左右有关城镇之间的关系问题,如市县间城镇人口与产业的积聚与辐射影响,基础设施的衔接与协调,生态环境建设的改建与优化等,这种规划有可能成为孤立区域之外的“自成体系”的规划,既不能扬长避短、反映特色,也不能解决重复建设的问题,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规划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依托

任何一个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都不能脱离开区域经济这个大背景,前者因后者而产生和发展,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基础和腹地。目前,南通市通州区小城镇正处于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阶段,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以集聚为基本特征,因此难以离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这个基础。同时随着小城镇的逐步发展,又会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围地区的繁荣,而周围地区的繁荣则又是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与周围地区构建良性的社会经济互动关系,求得二者共存共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长三角区域协作为导向

由于经济一体化会对各城镇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城镇在区域内的竞争优势和不利因素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决定城镇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规模;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区域共同体,将使城镇之间的关系从以竞争性为主转向以协作性为主。因此,为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必须着眼于有利于区域的整体发展,通过各城镇间的协作,形成综合的整体效益”。结合南通市小城镇的现状,可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充分发挥南通小城镇的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协同作用,形成小城镇带,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生态链条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效益。

(四)规模合理及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小城镇规划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因此,小城镇规划的合理规模决不等同于规模的盲目扩大,而应该是:使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的规模。针对我国目前东部地区小城镇分散布局的现状,可以通过减村扩镇,重点发展中心镇、中心村来推进小城镇的重组和升级,此外,针对工业布局分散的状况,可通过组建“乡镇工业园”来提高整体效益。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和实现区域城镇的分工协作,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地区文化的延续和长期动态发展的根本原则和最高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强调小城镇规划的可持续性原则,加大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力度,树立生态理念,走生态经济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小城镇规划的最高目标和必然选择。

三、实现小城镇合理规划的优化路径

(一)人居环境的建设的优化路径

南通市通州区小城镇只有通过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才能吸引人才,拉动投资,小城镇的发展才会有希望和后劲。因此,小城镇规划的核心和目标应该是努力提高城镇质量,建设更加宜人的人居环境,更加适合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第一,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必须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在搞好环保的基础上,努力美化环境,提高小城镇的绿化水平和居民的文明素质,着力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建设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镇”。第二,重视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统筹安排规划建设现代化的综合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给排水网络,以及安全可靠的供电、供气、供热和城镇防灾、减灾系统,这些方面的规划标准一定要具备超前的眼光,以避免后期重复建设和浪费等,保障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南通个性和特色的规划路径

南通市小城镇应对转型期的种种变化,规划工作也要与之相适应,应遵循弹性规划的原则。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动态性、可持续性。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对各种方案、各个技术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改,使规划更具合理性、可操作性。从区域大背景中寻找小城镇的独特灵魂和品质,防止雷同、形成多层次相互融合的小城镇体系非常重要。小城镇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规模较小,具有山水风光与田园气息,因此,在规划和建设上切忌“贪大求高,追新崇洋”,盲目模仿大城市,而是要体现自己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将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小城镇规划应突出其特色和个性。

四、总结

在经济新常态下,新时期网络化、信息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向全球经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劳动力快速流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南通市通州区小城镇在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与大中城市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这将给南通市小城镇的规划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增强南通市小城镇的竞争力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初步的思路与方案,难免存在有些不足,以待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2] 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

[3] 陈桂龙.新型城镇化的新周期[J].中国建设信息.2013(05)

[4] 新型城镇化:未来十年中央政策的主轴[J].中国建设信息.2013(05)

[5] 朱中一.房地产应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J].城市开发.2013(10)

论文作者:刘琳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小城镇规划发展中的优化路径研究——以南通市通州区小城镇为例刘琳燕论文_刘琳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