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论文_李维新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论文_李维新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拓展,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人员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管理等软件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加快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造价管理、施工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大大提升了建筑企业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对策;研究

引言

建筑工程的管理具体是指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与经济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循序渐进的基础原则,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建筑工程中的各项环节,对建筑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优化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实现建筑事业的经济水平提高的目的,以此促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效的提高,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添加新鲜的血液,这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建筑工程作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先进的网络技术的严重影响下,应该逐渐发展向信息化与知识化的方向,依托现代化的科学及高新等技术成果,改革与创新建筑工程的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企业实现转型的关键体现。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1.1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不够均衡

自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开始推行信息化管理以来,受地域、文化、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城市的建筑项目,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途径、方法来获取各种信息,而在信息的数量、质量和内容上也存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在信息资源的数量、途径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提高了各种监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种现象,国内各城市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而随着时间的延长,此种现象也将越发明显和严重,不利于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1.2对于信息化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与重视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领域内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现代企业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产品的综合竞争力,通常会选择缩减项目管理经费的方法来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由此不仅难以保证项目管理团队的人员数量、技术设施,更无法购入信息化管理所需的计算机软件,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多数企业的领导对于信息化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与重视,或错误的认为信息化管理只是通过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上网就能实现,而全然不知信息化管理涵盖了成本核算、预算编制、资金使用、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此外,虽然一些企业的领导给与了足够的支持,但并未配合有关人员结合企业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不但难以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应有作用,同时也虚增了项目管理的成本。

1.3信息化管理的盲目投入

近些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难度、施工规模日益加大,由此不仅大幅提高了项目应用信息化管理的难度与任务量,同时也对各种应用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对于各种工程数据、资料的处理、储存,国内多数企业都是通过在局域网内的共享来实现具体操作,但由市面上可供选择的项目管理软件较多,许多企业没能结合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来选择最为经济和适用的软件,以至于操作难度提高、使用功能不匹配。此外,目前国内仍有许多软件的技术水平、使用功能无法满足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运行要求,而其他产品的价格却远远高出国外市场,不利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2.1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目标

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首先要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状况制定发展目标,然后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深入到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中,按照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实现传统中纸质信息将信息化的转变,同时加强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信息交流,以电子介质完成信息接收与提交,并将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加快信息的工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信息共享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质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2实现建筑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

为了加快我国建筑业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化,实现建筑工程向绿色、节能减排、环保方向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激励措施,加快信息化管理的模式转化过程,实现了我国建筑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向建筑施工新的方式转变,信息化管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施工过程管理,通过建立丰富的数据资源库,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施工阶段,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施工现场、办公室间现场施工信息的共享,管理人员通过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等,掌握现场进度、安全、质量等情况。例如在安装设备时,运用预制装配式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实现了不受地理位置、时间界限的影响,对现场施工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2.3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能够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载体,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建筑企业应该根据时代特点和市场形势,对企业原有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强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不同环节的协调统一性;明确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和职权,将不同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树立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2.4注重单位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按照自身的管理特征,不同的建设单位要建立起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推进信息化进程。在该环节,建设单位则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有针对性地更新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由于软件是整个建设单位建设信息化的基础,如果单位缺乏软件资源,不管其硬件资源有多么丰厚,最终都难以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具有高效性。因此,建设单位要坚持开发、更新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保证其高效性、实时性,使其能适应建筑工程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的要求。建设单位要针对信息化建设专门建立起考核制度,增强各工程参建单位的执行力。在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务必要建立考核制度,处罚执行不力的业务部门、项目部门,奖励在信息化建设中有较好表现的部门或个人,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单位各部门的日常工作范畴,提高执行力。

2.5加强信息化应用的数据化

BIM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较为先进的建筑信息处理技术,我们应该熟练运用该技术解决工程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对该技术进行积极深入的研究。总的来说,在整个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信息处理并实现信息的数据化。在运用这一信息化技术的时候,需要对其中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最严重的部分进行分析,以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行业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企业亟需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本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我国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以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会蕊.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90-91.

[2]马俊东.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江西建材,2017(01):268+271.

论文作者:李维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论文_李维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