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初等教育研究_小学教育论文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初等教育研究_小学教育论文

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地区的小学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抗战时期论文,陕甘宁论文,边地论文,试论论文,小学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之后,全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党在敌后建立了许多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根据地建立起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随之,抗战教育也建立和发展起来。在抗战教育中,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改革更为显著。陕甘宁边区是党中央的所在地,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又是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全国要学习边区”的口号。本文拟探讨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

一、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概况

陕甘宁边区原是一块文化教育的荒地,知识分子如“凤毛麟角”。文盲占全区人口的98%以上。全区二十几个县,旧有小学不过120所。边区建立以后,小学教育迅速发展。1937年秋有小学545所,1938年秋增至733所,1939年共有小学校1341所,其中高小为47所,初小为1294所,全区共有小学生41260人,其中高小学生1574人,初小学生39713人。至1954年,全区小学增至2297所,其中民办小学1957所,公办小学340所,小学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目的,在边区《小学法》、《小学教育实施纲要》中作了规定:“边区小学教育应依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以促进儿童的民族觉悟,养成儿童的审美观念,提高儿童的劳动兴趣,锻炼儿童的健壮体格,增进儿童所必需的知识,培养儿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①也就是说,边区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一定民族觉悟、有一定文化、身体健康的抗战建国的劳动者。

边区的小学招收8岁至14岁之学龄儿童,不分性别、成份,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前3年为初级小学,后两年为高级小学。合并设置的称完全小学。在当时,初级小学的数量较多。到后来,边区政府对高级小学的发展给予了特别的政策,促进了高小的同步发展。如1941年11月1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陕甘宁边区救济贫苦高级小学学生及流浪难童暂行条例》。《条例》规定,对家境贫苦,体格健康,学业成绩优良的初级小学之学生无力升入高级小学者,或高级小学学生无力继续就学者,应补助以衣服、伙食、文具等。②

边区小学的课程,在1938年以前没有统一的规定,1938年初,边区教育厅在《抗战时期小学应该注意的几个工作》的通告中指出:边区小学的课程,首先应该注意到统一战线和抗战政治的教育,使学生对抗战的形势和抗战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就是防空、防毒、反奸、反托匪等。因为这些都是抗战环境所迫切需要的常识,假若不注意到这些课目,是不能应付抗战环境的。1941年2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59条,规定“小学课程以政治军事为中心”,小学设政治、国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卫生等课程。初级小学将政治、自然、历史、地理、卫生等课合并为常识课③。课程的设置力求适合抗战建国的实际需要,使学生一离开学校就可以很好地为抗战建国服务,胜任必要的工作。1944年7月,《解放日报》发表了《论普通教育中的学制与课程》的社论。社论提出,根据地学校的课程,在小学应以识字和算术(主要是珠算)为主要课目,同时也应教一些关于战争或生产的技术课。此后,边区的小学课程,就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进行改革的。

边区小学十分重视教学和训导工作。1938年8月,边区教育厅在《扩大与改进小学的决议》中就提出,要改进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彻底废除学生死读书的古老方法,运用国防教育的教学方法实行集体的教学,指导学生集体的学习,自动的学习,举行集体的竞赛,提高学习情绪,要彻底废除打骂的传统教育方式,依据国防教育的训育原则,实行自我批评和集体制裁,依照民主的精神实行共同立法,共同遵守④。1941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中对小学教学和训导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小学教学,应以启发式为主,以讲说讨论为辅。”“小学生活指导以培植民主精神、锻炼集体生活为中心”。“小学生活指导应以民主集中制及自觉纪律为最高原则。”“小学管理绝对禁止体罚”。⑤由于认真执行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边区小学的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一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进行教学,打骂现象已很少见到。

在课外,师生还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边区教育厅曾专门对小学课外活动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经常进行,反对一会儿进行一会儿停止的现象;二是要在平时有准备,使平日教学的东西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也就是使学习和实践打成一片;三是工作后要总结、检查;四是要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在《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中,又把课外活动列入正式课程,“并与其他课目取得密切联系”⑥。这些措施推动了小学课外活动的蓬勃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小学教育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伟大的抗战运动,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⑦为伟大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旧型正规化”与“民办公助”

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和其他事业一样,曾受到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干扰,使教育曾一度脱离抗战、脱离群众。这样,就产生了小学教育上的缺点和工作上的偏差,这在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上被称为“旧型正规化”。

陕甘宁边区政权刚建立之时,经济条件非常落后,人民生活很困难,文化基础又极其薄弱。但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有从解放区的具体条件出发,机械地搬用外国的“强迫教育”理论作根据,实行义务教育。1940年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制定的义务教育条例规定:“不论贫富,凡学龄儿童,一律入学,否则予以处罚。”同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陕甘宁边区实施普及教育暂行条例》。《条例》规定:7岁至13岁儿童“均应一律就学,读毕小学课程”。应入学之儿童,家长不送其入学者,应先向家长进行说服教育。经说服教育无效者,得由当地政府强制执行之。⑧由于用这种主观主义的强迫命令推行普及教育,使教育完全脱离群众,引起群众不满。其结果,虽然学校数目增加了,但学生的流动性很大,有的学校从开学一直到放假,都在“动员”儿童入学,形式主义相当突出。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1940年下半年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决定精简合并学校,提出“重质不重量”的要求,并规定:(1)每县取消10个普小,一定要办好一个完小;(2)每个学校不满20或30人不准开学;(3)年限、班级、开学、放假等制度必须整齐划一。这样,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又以通过“正规化”表现出来了。因为边区地广人稀,缺少劳动力,儿童到这种“正规化”的学校入学,就必须离家脱产,不仅要花钱,而且家庭失去了一个劳动力,因而就增加了群众的负担。

1940年以后,在提高质量的口号下,对教育内容也提出了“正规化”的要求。在这个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科书就是根据这种“正规化”的要求重新编写的。教学内容转到以文化知识为主,而所谓文化知识也是与边区群众的生活实际脱节的。例如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讲火车、轮船、电气机械……,而不以边区生产中所需要的知识教给学生。有的课本上画一个高高的太阳和一个刚从梦中醒来准备起床的娃娃。课文上写道:“太阳出来了,妈妈起来了,爸爸起来了,小娃娃起来了,大家都起来了。”所反映的完全是都市生活的情况。边区的农村,农民都是早睡早起,当太阳出来时,他们早已吃过饭,在田地工作了。因为教学内容与群众的需要脱节,学的东西不是群众生活当中所需要的,就造成了学校与群众的对立。学生变成脱离家庭生活,轻视劳动,完全小学毕业了,即不愿再做农民。其结果,不但没有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相反地还造成了教育与战争、生产脱节的偏向。

从1942年起,开始了全党整风运动,1943年,在全党形成了热潮。通过整风运动,使教育部门干部在思想上明确了教育工作必须从根据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必须发动群众来办学校,并使教育与群众需要和生产劳动结合进来,从1943年起,边区便开始了教育改革,到1944年达到了高潮。1944年1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关于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的报告》中,严厉批评了边区初等教育方面存在的教条主义及“旧型正规化”的倾向,并提出为进行具体改革所依据的原则。主要有:“各学校学制,应照顾学校任务及地方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规定,不必强求一致”;“教学内容,以文化教育为主,同时需从思想上确定学生的革命观点、劳动观点与群众观点。并须进行以边区政治、经济为中心的政治教育与生产教育,辅之以时事教育。”⑨

1944年3月19日,陕甘宁边区教育厅为纪念陶行知生活教育运动17周年举行边区国民教育座谈会,座谈会建议除完小仍由政府办外,其余普通小学要大力提倡民办⑩。

1944年4月15日,中共西北局宣传部召开地委书记会议,讨论边区文化建设工作。关于学校教育,会议决定:一、各地均应研究民办小学经验。尚未实施民办方针的县,应即试办一处或两处,以便取得经验。二、各县均应于本年10月底以前至少完成一个学校的典型调查,并写成书面材料,以便供今冬国民教育会议讨论(11)。

1944年4月1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关于提倡研究范例试行民办小学的指示信”,提出对小学教育实行民办公助。对于在小学教育中实行“民办公助”的问题作了如下的指示:1.民办小学的形式(完全民办或“公私合作”)和推行的步骤,不求一律。一般普通小学,如条件许可,应即改为民办,逐渐达到自中心小学以下,均为民办;2.民办小学的学制和教育内容,均尊重群众意见,根据群众的需要,学制的长短和上课时间均不求一律,课程的设置可以同意群众的意见,废除一些暂时不急需的科目。教材方面,如果群众不愿用政府编的课本,也可以与群众商量自编,但是原则上希望能教些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的政治常识和生产知识,过于陈腐的东西,则说服群众,不要教给儿童。至于学生的名额,则不加限制。校址的选择、经费、教师待遇等等,完全由群众决定;3.民办不能和公助分离,不能听其自流(12)。

由于民办公助政策普遍推行的结果,学校数与学生数都有了显著的增加。1944年10月前,全边区共有民办小学555所,到1945年,民办小学发展为1975所,学生人数达到16800余名。从质量上看,实行民办公助以后,无论组织形式、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上都有过一些创造。在组织形式上,有包括儿童整日班、妇女午校、男子夜校的民小,有按时轮回的轮学,有只在冬春两季进行教学的半年学校,有把纺织厂与学校结合起来的职业学校,有半纺半读的妇女学校。在教学的内容上,有些教员能够根据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来确定课程内容,群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使学生学习以后就能应用。所用教材也不是固定课本,而是选择群众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随编随教。在教学方法上,不拘守陈规,适应农村分散的环境,采取分时教学与分组教学的方法,力求做到不误生产,不违农时。因此,学校和社会生产结合起来了,群众对学校更加关心了,对子弟上学也更加热心了。边区民办公助小学的形式很多,各有特色,大体上可以分为下面四种类型,即米脂高家沟式、延市杨家湾式、米脂杨家沟式、新式的巡回学校。

“民办公助”的办学方针指的是,发动群众自己来办学,政府在方针上加以指导,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补助,也就是政府把小学教育事业交给农民自己去管,政府的责任,则是供给教材、教员和适当的补助经费。这样就打破了学制长短,上课时间及课程内容“整齐划一”的种种限制,让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教育他们的子女和他们自己。这种办学方针的提出是因时因地制宜的结果,比较适合经济落后、人口分散的农村环境,是有利于生产和抗战的一种改革,所以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发展的特点

根据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出如下特点:

(一)强调思想政治教育

边区教育的精神首先是“一切教育的中心是抗战救亡,即国难教育”(13)。边区小学教育的恢复与发展自始就不是旧学校的重建和继续,而是一种新的创造。它不再为地主、富农所把持,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向农民子女开门。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边区所有小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当时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是仇敌爱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阶级教育。主要方法是课堂教学,初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科教学结合起来,高小单独设“时事讲话”。特别是在1941年和1942年,敌人采用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实行所谓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特务相结合的总体战。边区政府在儿童中进行“五不”教育:1.不告诉敌人一句实话;2.不报告干部和八路军;3.不报告地洞和粮食;4.不要敌人东西;5.不上敌人办的学校,不参加敌人控制的少年团。在教学中也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把这种思想渗透进去。同时,还用敌人绝灭人性的暴行来教育儿童,激发儿童的民族觉悟和爱国情感。有的儿童参加了“控诉复仇大会”,听到会上揭发出来的敌人奸淫屠杀的兽行,禁不住眼泪直淌,立誓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由于这种教育,有的儿童被敌人捉去,打得死去活来,也不吐露一句实话。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少年英雄的气概。

(二)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解放区小学教育的特色。陕甘宁边区的小学,都有学生会的组织。学生会的作用,一方面是组织同学认真地学习,保证学校教育计划的完成;另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习运用民主方式,过民主生活。在学生会的领导下,建立生活检讨会的制度,进行集体的自我教育。有犯了纪律的,召开会议,说服和批评,发扬儿童中的民主,经过民主增强学校的纪律。例如固临的巷口小学,延长的刘家沟小学,教员有事不在校,由学生自己维持秩序,不但不打架吵嘴,而且看书、写字、上课,秩序不乱。这是新的训练和管理的初步成功。

实行民主管理,并不是降低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根据边区小学实行民主管理的经验,儿童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计划性差,缺乏耐心,碰了钉子往往就会泄气,如果没有教师的领导,就不能有正常的秩序,学习和工作计划就不能贯彻到底。因此,民主管理是以教师的认真负责和高度的领导艺术为前提的。

(三)重视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

在陕甘宁边区小学,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均为正式课程。早在1937年4月29日,《新中华报》发表西北办事处教育部起草的《小学教育制度暂行条例草案》,提出了关于小学教育的几项原则,主张从民主的、具体的生活中来发展他们的天才;把读书和工作、校内和校外,密切联系(14)。1941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公布《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小学生应在课外时间进行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包括抗战宣传、优待抗属、帮助自卫军放哨、除奸,参加并帮助失学儿童开展社会活动;做小先生领导识字组、夜校和半日校。在生产劳动方面,主要是帮助抗属挑水、推磨、打柴、耕地、秋收,参加副业生产。

学生必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是教学重要环节或重要内容。向社会学习,与生产劳动结合,使学生从读死书到读活书,从读有字的书到读无字的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教学质量。

(四)根据需要与可能,缩短了学制

关于小学教育的学制,在开始的时候,还是沿用过去的四二制,即初小4年,高小2年。学制的长短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战争的环境,经常在“扫荡”与“反扫荡”,“清乡”与反“清乡”、“蚕食”与反“蚕食”中办学校,不允许学制太长;一方面是干部需要急迫,无论前方和后方,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与文化教育干部常常不够用,如不及时补充和提高干部素质,必然影响革命工作的开展。当时陕甘宁边区有许多工农干部不识字或只识很少字,于是小学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当了干部。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使革命的需要服从学校长期的培养,而是学校的培养服从革命的需要。边区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缩短学制,改为五年,减少不太急需的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把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锻炼结合起来。

(五)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方法。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师逐步创造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诸如,拆字教学法、实物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小先生制也颇为盛行,早就提出:“实行小先生制,随学随教!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15)因为社会是民主的,人与人是团结一致的,学习生活是生动活泼与丰富多彩的,这就逐步形成了一种制度和风气。延市杨家湾式,教师根据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需要,自编实用的并能受到学生爱好的教材。教学先从实际事物着手,然后再教认、写、用。象先拿尺子量布,然后写出量的数字来。再如出题先让学生讨论,予以启发,最后引出结论,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又利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象“锄草问答”、“联句”、“吹粉笔”、“过关”、“识字积木”等,并且采用小先生制和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等方法。杨家湾教师最大的特色,是能放下教员的“架子”,和学生建立亲如姐妹的关系,以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使儿童懂道理、服从道理,而不是服从教员个人。教师还帮助学生自治,组织竞赛,还和家庭教育配合,鼓励好学生,耐心细致地教育调皮学生;并且打破旧式学校死板的学制,开展灵活机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新式巡回学校,学生不离本村,不脱离生产,教学上无固定形式,教员在山沟、路上或村里遇到学生,随时进行教学,使教学完全适应人口分散的环境而产生的学校的特点。

四、陕甘宁边区发展小学教育的基本经验。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在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它与边区其它各级各类学校一道,在无产阶级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研究和总结边区小学教育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小学教育与党和人民所面临的基本任务紧密结合并为它服务

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无论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就是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建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进行的。

为了适应抗战的要求,边区小学加强了抗战教育的内容。在各科教学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抗战教育。如语文课,教师着重讲解抗日英雄、平型关大战的光辉事迹以及揭发敌人残暴凶顽,动员群众参加后勤服务的课文;在算术课中,结合战争让学生调查统计敌伪烧杀的房屋和人数;自然常识结合防空、防毒活动讲解有关的知识。通过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敌人的仇恨,鼓舞了学生对抗战的热情。

(二)小学教育和生产、生活的实际相结合

“和生产结合”,是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一贯方针。其基本目的在于:1.学习生产知识,加强劳动观念;2.实验和推动农业科学知识;3.减轻家庭负担,使最穷苦的儿童也能入学。根据党和政府的指示,结合边区的实际情况,边区的小学教育重视生产劳动教育,组织师生参加春耕生产,在校内,还成立了课外生产小组,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劳动。不少小学生还根据农作闲忙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地采用整日制、半日制、早午制、小组教学等方式,以便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生产或家庭劳动。各科教材就是根据这个总要求来编写的。例如,在小学的常识课里,增加了生产知识的内容。编写语文、算术的原则之一,也是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国语课本中,反映生产知识、生产运动及劳动英雄的课文约占1/5。国语课本要求初小毕业要学会记帐,开路条,写对联,写简单信,高小毕业要会写信、写合同、写报告、写通讯及群众婚丧事宜的一般应用文。算术课本要与实际联系,例如讲石斗、两、尺寸的时候,一定要拿斗、秤、尺子来实验,免得闹出学生不识秤的笑话。高小学生求面积时要带领学生丈量土地,确实学会计算征粮条例或农业累进税的百分法。常识课本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分量是讲卫生、农业、家庭副业等自然常识,以及边区的社会问题。

“教育与生活结合,依靠大众在生活过程上要求教育的热忱,教育方式不限于学校。”(16)这是边区小学教育的典型特征。边区小学一般是根据农村环境的实际需求来决定课程和教材。如群众需要识字,就教日用杂字;需要记帐,就教珠算;需要应酬门户,就教写信,写条据、写契约、写对联;需要健康,就教卫生常识,等等。教材并不固定,生活就是教材内容的源泉,民小教师根据实际生活的事物随编随写。例如:杨家湾民办小学教师陶端予,为适应村民创造模范村的理想,编了“山青水绿好村庄,杨家湾是我的家,男耕女织勤生产,书房还有小娃娃。”“杨家湾好平川,前流水,后有山,一年打粮百余石;男上山,女纺线,自家织布做衣穿;牛成群,猪满圈,日月太平勤生产”之类的教材。“四月里来枣发芽,家家户户种棉花,温水泡籽柴灰拌,向阳川地把种下。”这是进行自然常识教育的教材。

教学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了学与用的脱节。过去在某些小学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那种教学脱离实际的城市气味,也就被一扫而光了。

(三)贯彻群众路线,发展小学教育

在革命根据地办教育,政府的人力和物力都是很有限的。没有群众的积极性,用人力物力支援学校,根据地的教育还是发展不起来的。通过1942年整风运动,批判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陕甘宁边区政府和教育界人士进一步明确了小学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为群众服务,从群众利益出发,走群众路线。1942年开始,小学教育进行了大的改革。首先,在办学方针上,采取“民办公助”的方针,发动群众自己办学。其次,在教育内容上根据实际需要出发,打破旧的条条框框。走群众路线,发展小学教育,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四)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小学教育的重要条件

陕甘宁边区各级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培养与训练小学教师的工作。边区的中等教育以师范学校为最多,中学都设有师范班。1940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边区师范学校以培养新民主主义的地方小学教育师资为宗旨(17)。在发展师范学校的同时,鼓励在职教师进行自学并加以辅导,还特别重视利用寒暑假举办小学教师训练班,对教师加以短期培训。1941年12月,《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慰励小学教师们》的社论。社论指出,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在各分区开办暑期讲习班是有重大意义的。边区教育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这首先应该归功于1000多个从事基层教育的小学教师(18)。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教师的生活,多次通令改善小学教师生活,提高小学教师的政治地位,1939年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特别规定《奖励小学教员暂行办法》。1941年边区政府又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小学教员待遇保障办法》,规定小学教师的薪金或津贴及粮食、制服,应按地拨给,小学教员可免服兵役;可兼任乡政府文化主任或其他文化教育的职务;可参加当地政府如开的有关教育的会议和其他可以参加的会议;可被推选为当地群众团体的顾问。

在边区的小学里,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其它活动中,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都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先后涌现了许许多多模范教师,博得了学生和群众的爱戴。没有他们的忘我劳动、自我牺牲精神,边区的小学教育,就不可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广大小学教师献身教育的精神,不仅在战争年代是需要的,就是在今天,也是十分需要提倡和学习的。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贯穿了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路线,是反对小学教育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与主观主义,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当时边区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小学教育体系。边区小学教育的特点,办学的基本经验,不仅对当时陕甘宁边区及其他各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把我们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对我们今天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行教育改革,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④⑤⑥《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小学教育部分)上,第11页,18页,97页,104页,60页。

②(18)皇甫束玉等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第20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③⑨(1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第460页,522页,457页。

⑦《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第3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

⑧《检讨边区教育历史》,《解放日报》,1944年11月5日。

(11)(12)《解放日报》,1944年3月24日,1944年4月23日。

(13)(14)(15)(16)《新中华报》1937年4月29日、5月13日、6月16日。

标签:;  ;  ;  ;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初等教育研究_小学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