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革之后的中国“第五代”导演更是中国电影的推动者,他们大大提高了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地位。而与之较早时期的法国也掀起了一股席卷世界的电影新浪潮,不仅颠覆了传统电影的束缚,也解放了电影的本该丰富多彩的天性。虽然这两个时期相隔二十年,而且发生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但这打破常规的创新却有着相似之处,然则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中国“第五代”导演;“新浪潮”;电影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中关于精神食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作为世界八大艺术当中的电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电影发展的一百多年里,无数的优秀电影导演执导了无数的优秀电影,而无数的优秀电影也成就了无数的电影导演。
1.中国第五代导演
所谓的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主体是北京电影学院82届毕业生,其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军钊、田壮壮、张艺谋、胡玫等人。从时间角度来说这些能够获得成就的“第五代”导演几乎都有一段共同的经历,那就是经过了局势动荡的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原本应该在教室里接受文化知识的学生,下乡插队到田野间、到地头上,干起了农活与大自然有了实践般的接触与相处,虽然这是无法选择的社会经历以及人生曲折,但是却为他们日后成为著名艺术家的道路积累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第五代”导演崛起的年代,也是中国百废待兴而又解放思想的年代,中国打开了大门得以汲取世界各国的各种文化形式及艺术形式,而对于成长中的“第五代”导演们也是在思想上碰撞最为激烈、文化上融合最为协调的特殊时期,他们用开放的思想和大胆的表现形式把《盗马贼》《红高粱》《黄土地》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许多优秀影片演绎到了大荧幕之上,并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这都源于“第五代”导演的个性心理以及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敢于把灵魂融入作品,敢于向传统电影发出挑战,敢于用艺术的新浪潮对抗滞后禁锢的旧思想。而他们也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电影事业的全新浪潮,使得后来的中国电影能够继续从辉煌走向辉煌。
2.法国电影“新浪潮”
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电影运动变革,源于1958年本身也是法国局势动荡的年代。在这一年不仅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而且通过了新的宪法就连总统也换成了戴高乐总统,这正是大战之后的法国人民对之前僵化社会制度抗争的胜利果实。新一代年轻人在不仅对法西斯的历史性审判给右派沉重打击,也对斯大林主义的质疑使左派陷入迷茫。在焕然一新的法国走向反对霸权主义以及维护法国独立自主的道路时,与之相互辉映的正是文化的前进和变革,20世纪50年代末的的影评家和《电影手册》杂志的编辑人员,受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逐渐放弃了记录主义,转而对心理主义趋之若鹜,他们对于以往“僵化”的影片提出了新的创新及改革,开始为电影史、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确定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要把导演的个人化艺术融入影片当中,拍摄的电影作品也具有个人化风格。这一电影运动似乎是一块敲门砖,直接打开了法国电影艺术殿堂的大门,不仅为法国电影吸纳了更多的青年导演投身到影片创作当中,也将影片中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性质”以特吕弗影片《四百下》为例,这部影片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导演的自传,讲述了他自己所经历过的童年。而影片中的主人公安托万・杜瓦内尔其实也成了导演的代言人,不仅如此他在之后的拍摄当中以这个主人公为中心拍摄了五部连续剧式的影片,全面的为荧屏之外的观众讲述了自己在少年和当兵期间的事情与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法国 “新浪潮”电影与“第五代”导演的相同之处.
虽然相隔仅仅四分之一个世纪,但同样作为电影艺术的创新运动,法国“新浪潮”电影与中国“第五代”导演也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这些相同之处代表了那个时期电影艺术创新运动的必然发展趋势,也使得表现出艺术无国界的独特魅力。
1、从电影运动产生环境来说,法国“新浪潮”电影是在法国局势动荡年代成立新政府以及新总统推行新政策后才得以蓬勃发展,而中国“第五代”导演也正是在经历文化大革命之后,才不断被引进。两者都是在国家社会政治发生巨大变动时期得以成功的进行电影艺术的创新运动,也从侧方面说明艺术的升华与落败与国家的强盛与落寞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第五代”导演与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胜于乱世、成于乱世,都是顺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大胆探索电影艺术的真谛,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各国人民所能期盼与接受的创新运动。
2、在表现方式上,法国“新浪潮”电影主张推翻传统戏剧化表演方式,颠覆好莱坞电影长期以来的束缚为主要目的,把创新精神以及真实的反映生活的写实方式推广开来,这种冲破传统戏剧化程式,就是为了使得电影艺术能还原真实的生活,这种像生活靠拢的电影追求在当时显得尤为珍贵。这种以抛弃“影戏美学”,运用创新美学形式的原则,以及反对传统为出发点的电影艺术创新运动的目的为根本,也正是和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美学特征有着相同之处。张艺谋导演在作品《红高粱》中,就把自己的主观情怀通过这部电影直接表露了出来,这部电影似乎是在写关于酒神的精神,但也透露折射出主人公的奔放、好爽、豁达的性格,而这种人物性格也正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经过长期压制依旧丢失许久的精神自由。文革后的中国一片欣欣向荣,与之受封闭和重压时期的国人相比较,他们告别了懦弱、迂腐、唯唯诺诺和扭曲是非,张艺谋导演的作品《红高粱》正是在这对生命的赞美,他要向大众宣告生命本是自由的、是奔放的、是无拘无束应该充满意义的。
3、法国“新浪潮”的兴起让一批批热血青年投身到自主创新拍摄处女作的热潮当中,而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中坚力量也正是一批毕业北京电影学院的大学生及社会青年导演,从组织结构的相同之处上来看,两股来自不同大陆的创因运动都是由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引领。他们把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融入作品,使作品成为自我意识与个性化表达的全新艺术。
4.法国“新浪潮”电影与“第五代”导演的不同之处.
首先法国“新浪潮电影”奉行的是存在主义,所以更多的强调是个人的“绝对自由”,认为人的存在是荒诞的,世界的存在也是如此,只有自我认识的首先存在才会有其他的一切。所以在这种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之下,“新浪潮”诞生了许多反映社会对立、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充满了消极与罪恶的电影作品;而中国“第五代”导演却恰恰是在文革时期下乡插队、当过工人、参过军的那些青年,虽然他们也感受到了社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见过太多的痛苦与凄凉,能够产生一种对当前政治、局势的反思,这种反思也让他们在之后的作品当中表现出一种对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渴望。所以才有了轻外部,重内在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影片,他们反映出了当前社会的真实写照以及人们在面对困难不轻易低头、面对理想绝不轻言放弃的乐观主义生活态度。这些从基层走出的优秀导演们看到了我们民族中最落后和最坚韧的东西,也用他们最深沉的爱和激情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有温暖、有爱、也有深沉的悲凉。
艺术无国界,当几乎同一时期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相辅相成的出现在当代文明社会之中,给人们带来了更多视觉盛宴以及美的享受同时,或许这就是电影艺术魅力的必然趋势所带给了我们当前电影艺术蓬勃发展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贾磊磊.中国第五代电影的“文革记忆”.艺术百家,2014,(06):8-13
[2]巴拉贝拉兹.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袁梦蓉(1994.07-),女,山西临汾人,学历:硕士,现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的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论文作者:袁梦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电影论文; 导演论文; 法国论文; 第五代论文; 中国论文; 艺术论文; 新浪潮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