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预充气置入法建立人工气道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论文_李昌江

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425500

【摘 要】目的 探讨喉罩预充气置入法建立人工气道在心肺复苏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心肺复苏患者建立人工气道 60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预充气置入法组(观察组),气管导管插管组(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观察组采用胃管喉罩置入,对照组采用气管內插管;比较两组一次置入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比较两组气道有效开放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成功脉搏指氧饱和度上升时间及瞳孔回缩时间。结果 两组建立人工气道一次成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道有效开放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成功脉搏指氧饱和度上升时间及瞳孔回缩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心肺复苏中,喉罩预充气放置入法建立人工气道,操作简单,能提高放置喉罩一次成功率,缩短有效气道开放时间,改善机体脑缺氧,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喉罩预充气 心肺复苏;置入 气管内插管;人工气道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rtificial airway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by pre-inflation of laryngeal mask. Method 60 case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atients established with artificial airway,use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s table to divide those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one group use Pre-inflation of laryngeal mask(observation group),the other group use intubation intratracheal(control group),there are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Compare the success rate of once implantation and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for each group,the effective opening time of airway,Pulse finger oxygen saturation rise time after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and pupil retraction time for each group.Result As for the primary success rate of establishment of airwa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0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successful rate of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05).When compared with effective opening time of airway,Pulse finger oxygen saturation rise time after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and pupil retraction time,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01). Conclusion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airway by pre-inflation of laryngeal mask is easy to operate,it also can improve the primary success rate of placement of Laryngeal mask,shorten effective airway open time,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cerebral anoxia,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PR,and it’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laryngeal mask pre-inflation,cardiopulmonary resuscition,placement,intubation intratracheal,artificial airway

心肺复苏(CPR)中胸外按压的同时尽快建立人工气道,恢复有效通气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而掌握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是急诊科医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1),目前临床上急救开放气道多采用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盲探放置喉罩和面罩通气;放置喉罩是急诊科 CPR 常用方法,在临床抢救中因喉罩质的柔软,很难做到一次放置到位。

2017 年 1 月-12 月我院采用喉罩预充气置入法建立人工气道在 CPR中应用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7 年 1 月-12 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 CPR 患者 60 例,其中男性 46 例,女性 14 例,年龄 25-71 岁,平均(52.73±14.59)岁;呼吸、心跳骤停到开始心肺复苏时间(7.10±4.20)min。病因,急性呼吸衰竭 27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4 例,急性心肌梗死 19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预充气置入法组 30 例(观察组),气管导管插管组 30 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心跳呼吸骤停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常规 CPR 两组患者确诊后,立刻为患者实施 CPR,严格按照2010 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操作。

1.2.2 开放气道,清洗口腔分泌物。

喉罩预充气置入法组,选择胃管喉罩(浙江曙光科技有限公司)、男性 4 号、女性 3 号,检查喉罩完好,向喉罩气囊预充空气 10 毫升塑形,在喉罩的后面、气囊外表面涂上水溶性润滑剂,在不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的情况下,患者平卧位,操作者带手套位于患者头端,左手拇、食指托起下颌向前向下推之张口度最大,暴露口腔后部的径路,右手握笔式持喉罩,紧贴患者上切齿内面插入口腔内,沿口腔和咽喉部自然弯曲向下推送,直至继续送入受阻,向喉罩气囊注入空气20ml,喉罩通气导管与简易呼吸器相连接,做人工呼吸,观察病人胸廓运动度,听诊双侧呼吸音,颈部是否漏气,以确定通气效果、效果满意后,胶布固定通气导管,移去简易呼吸器,接上呼吸机控制呼吸,气管插管组,男性选择气管导管直径为 7.5-8.0、女性 7.0-7.5,导管内置入导丝塑形,操作者右手持带大号镜片喉镜柄,从患者口唇右侧插入口腔,同时把舌体推向口腔右侧,从镜道中显露上颚,悬臃垂时,换左手持喉镜,继续推进镜片,逐渐显露舌(咽)腭弓、会厌,镜片推进到会厌谷,上提喉镜显露声门,右手握笔式持气管导管对准声门插入,助手协助拔出导丝,导管尖过声门 3-5cm,退出镜片,给导管气囊充气,放置牙垫,连接简易呼吸器,做人工呼吸,观察胸廓运动幅度,听诊双肺呼吸音,以确定通气效果,妥善固定气管导管,移去简易呼吸器,接呼吸机,控制呼吸。

1.2.3 观察指标

1.建立人工气道,一次成功率。

2.气道有效开放时间。从准备物品到确定气道开放成功的时间;气道开放成功,指人工控制呼吸,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晰,对称。

3.复苏成功率。

4.脉搏指氧饱和度(SpO2)上升时间。从 CPR 开始到 SpO2>90%的时间。

5.瞳孔回缩时间。

6.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抢救成功后恢复自主心率,维持血压>90/60mmHg,同时脉搏指氧饱和度>90%。

7.不良反应:漏气、误吸、通气不良等。

1.2.4结果

1.两组均建立人工气道;观察组 1 例,2 次放置喉罩成功;对照组 8例,2 次或 2 次以上气管插管成功。

2.两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一次成功率及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和气道有效开放时间比较(见表 1)。

3.两组 CPR 自主循环恢复成功患者脉搏指氧饱和度上升时间、瞳孔回缩时间比较(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一次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气道有效开放时间比较(±s)

1.2.5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捡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捡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CPR 恢复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4min 内复苏可救活 50%,4-6min 仅 10%,超过 6min 时则低于42%(2)。快捷建在此处键入公式。立有效的人工气道,是 CPR 成功关键环节之一。目前,临床上急诊开放气道多采用明视气管插管、盲探放置喉罩和面罩通气;盲探放置喉罩是急诊科 CPR 常用的方法,在临床抢救放置喉罩过程中,因喉罩质地柔软,导致喉罩路径偏移、形态多变等问题,很难一次放置到位,延误抢救时机;采用喉罩预充气置入法,向喉罩气囊预充空气 10ml 塑形、能使喉罩保持一定张力,在操作放置过程中,能够保持喉罩平稳滑入咽喉部。本研究结果显示,建立人工气道,观察组一次成功率为 96.70%,对照组为 73.3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P<0.01),韦元飞等报道喉罩组为85%(1),陈天勇等报道为91.67%(2),说明喉罩预充气置入法建立人工气道,更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明显提高一次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开放气道时间为(17.70±1.68)S,对照组为(32.07±2.02)S,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任玉琴等报喉罩组为(20.20±6.70)S(3),说明喉罩预充气置入法更为快捷,为抢救赢得时间。本组数字表明 SpO2 上升时间及瞳孔回缩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而瞳孔回缩反应机体脑缺氧改善;可见在 CPR 中早期用喉罩对于改善脑缺氧有一定优势(3)。

放置喉罩建立人工通气,其中气道密闭性较差,在通气中常常发生漏气是突出的缺点,本研究观察组 1 例,因漏气改气管插管;曲智俊等报道放置喉罩因气道密闭性较差,使胃内容物的反流和误吸发生率高达25%(4);本研究使用胃管喉罩,在放置喉罩建立人工气道后,放置胃管,能有效的防止胃内容物的反流和误吸。

本研究发现,在 CPR 中,喉罩预充气放置入法建立人工气道,操作简单,能提高放置喉罩一次成功率,缩短有效气道开放时间,有效的改善机体脑缺氧,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盲探放置喉罩是气道处理的临时措施,一般不宜超过 6h(5),一旦复苏成功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如需要保持人工呼吸,应建立气管造口置管等人工气道。

参考文献:

[1]韦元飞,卢永彪,韦基海等.气道食道双管喉罩在急诊危重症抢救中的临床应用[J].蛇志,2017,29(3):307-308.

[2]陈天勇,杨建国,孟冠雄. SLIPA 喉罩在急诊心肺复苏困难插管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666-667.

[3]任玉琴,顾言,陈建荣. 喉罩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5,16(12):932-934.

[4]曲智俊、田鸣、毛文红等双管喉罩的临床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08,48(47):114-115.

[5]周维艳.喉罩在急诊科 20 例的应用分析[J].中国误诊杂志,2010.6(17):4277.

论文作者:李昌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  ;  ;  ;  ;  ;  ;  ;  

喉罩预充气置入法建立人工气道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论文_李昌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