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记忆与道德责任关系辨析论文

道德记忆与道德责任关系辨析论文

道德记忆与道德责任关系辨析

刘 飞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广东广州 510053)

摘 要 :道德记忆是人类运用记忆能力将自身的道德生活进行选择性刻写而形成的记忆形式。道德责任,主要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方面承担的责任,是道德向人类提出的责任要求。道德记忆是主体自愿主动承担一定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道德责任是主体刻写道德记忆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内容。辨析道德记忆与道德责任关系,为正确看待传统道德文化提供有益视角,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有益借鉴,为当前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道德记忆;道德责任;道德建设

一 、道德记忆与道德责任概念界定

记忆是一种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道德记忆是人类记忆的基本类型,是人类运用记忆能力将自身的道德生活进行选择性刻写而形成的记忆形式。道德之所以能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正是由于道德记忆的存在和丰富。“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道德记忆将人类道德生活的“现在”与“过去”相连接,不断拓宽和丰富人类记忆世界的道德领域,实现“道德”对于人类生活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彰显人类的道德特质,从而确证了“道德”的存在价值和自身的存在价值。道德记忆是人类建构自身道德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内容。一般而言,道德记忆由于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个人运用记忆能力对其道德生活经历进行选择性刻写,集体道德记忆是集体利用诸多集体形式(书籍、建筑、音乐等)对其道德生活经历进行选择性刻写。

道德作为人掌握世界的特殊的“精神—实践”方式,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等,是人类“知”“情”“意”“行”的统一体。人的自然性规定其基本生理欲望和需要以及由此展开的满足活动,人的社会性规定其尊重、交往和自我实现等社会需要以及实现社会需要的行为活动。在满足和实现自然欲望和社会需要的行为活动中,道德不仅规定了主体行为的“应然”,更要求主体承担其行为“实然”及结果的责任。自从道德诞生以来,主体的道德活动就涉及到道德责任。所谓道德责任,主要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方面承担的责任,是道德向人类提出的责任要求。道德责任贯穿于主体道德生活之中。“关于道德责任这个问题所传下来的那些教诲似乎具有最广泛的实际用途。因为任何一种生活,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事业的还是家庭的,所作所为只关系到个人的还是牵涉他人的,都不可能没有其道德责任,因为生活中一切有德之事均由履行这种责任而出,而一切无德之事皆因忽视这种责任所致。”[1](P91)承担何种具体的道德责任,既与道德主体自身的行为条件(自由和能力)相关,又与道德主体外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如果道德主体的行为不是自愿,甚至不是在自由选择条件下进行的,那么人们普遍认为主体可以避免承担行为后果的责任。在原始社会中,部落之间的战争所造成的俘虏,人们都没有道德责任去尊重和保护俘虏的生命权。而进入文明时代,人类普遍意识到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成为了一项基本道德责任,主体必须承担和履行这一责任,否则必须接受外在的惩罚。所以,道德主体既有选择承担什么样的道德责任的自由,道德也对主体提出承担责任的要求和义务。

二 、道德记忆与道德责任关系

(一)道德记忆是主体自愿主动承担一定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

从责任的时间维度而言,道德责任可以分为回溯性道德责任和前瞻性道德责任。一般而言,责任主要涉及主体过去已经展开的行为活动,是从行为结果来界定和判断主体所承担的责任,是面向过去的、回溯性的。例如负责任、应负责任等概念主要就是针对主体已经发生的行为结果。前瞻性道德责任则是针对主体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而言,例如角色要求,主体行为是正在进行中或具有展开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但并未造成现实性结果。“我们正处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地位,负有各种前所未有的责任:如果我们无知、疏忽、目光短浅和愚蠢,那么我们将会造成一个灾难性的未来。”[2](P8-9)主体的“现在”来源于其“过去”。道德记忆连通着主体的“过去”与“现在”,是主体承担道德责任的重要历史依据。

道德记忆是驱动主体主动承担道德责任的重要力量。要求主体对过去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其前提是主体必须有相关的道德记忆。主体会承担自身的道德责任,重要原因在于其能够记住自身的所作所为,甚至是所思所想,因此会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对于善的结果,主体因为承担了责任而幸福;对于恶的后果,主体因为羞耻和愧疚而承担责任。例如向朋友作出的承诺,主体记住了这个承诺,从而主动去承担责任;主体因为自身原因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心生愧疚,承担补偿伤害的责任。道德记忆的缺失是主体无法承担一定道德责任的重要因素。例如对过去许诺的事情,主体如果遗忘,他人又不加以提醒,那么主体肯定不会践行诺言。主体之所以愿意在当下进行某些道德活动,其中就涉及相关道德记忆的提醒和驱动。

个体道德记忆是个体对其过去承担一定道德责任的历史依据。个体是人类道德生活的直接经历者,也是承担其过去道德生活责任的第一人。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个体都应当为自己过去的行为结果承担责任。个体的成长离不开过去的经历,并且个体过去的历史不仅深刻影响其道德生活的展开,更影响着他人和社会的道德生活。如果个体有意回避那些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和悲痛的记忆,那么个体不仅需要对过去行为后果承担道德责任,更要对有意回避或遗忘记忆这一行为承担道德责任,接受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谴责,甚至是法律制裁。如果个体由于自身疾病和外在创伤导致对过去经历的遗忘,那么他人和社会在情感上倾向于降低或豁免其承担道德责任的程度和范围。

但是,道德记忆并不是主体会承担道德责任的充分条件,因此有道德记忆的主体不一定会主动承担其道德责任,不一定会对其过去行为负责。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例如不讲诚信的商业诈骗,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借债不还,甚至忘恩负义等等,更有集体形式回避,甚至抹杀遗忘某些道德记忆,不承认集体所犯下的累累罪恶,否认确凿的历史事实。这些事例都表明了道德记忆作为主体选择性刻写保留的对象,主体选择刻写什么道德记忆的内容,体现着其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更是决定其能够承担什么道德责任的重要因素。道德记忆既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让“过去复活”的价值载体形式,因为它刻写着人类道德生活史的善恶是非。无论主体是个人还是集体,其过去的所作所为都涉及着道德诉求,并且通过道德记忆的方式保留在下一代主体中。对于主体而言,刻写道德记忆本身就是其道德责任内容的应有之义。

集体道德记忆是集体对其过去的集体行为承担一定道德责任的历史依据。家庭、民族、国家等集体形式,虽然以个体实施为行为模式,但却以集体所秉持的某一价值观念为引导,体现着某一集体形式的道德文化传统,因而承担这些行为结果道德责任的主体应当是集体。例如历史上种族大屠杀,承担道德责任的主体是实施大屠杀的民族整体,即使某一个体的作用不可忽略,但首先第一责任者是民族这一集体形式。当然,由于集体之间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各有不同,集体之间所选择刻写的道德记忆也会不尽一致,即便是对同一内容的道德记忆,可能所遗留和传承的具体内容也会相差迥异。而其所遗留和传承的具体内容,能体现出这一集体的道德责任感。因为如果其所刻意抹杀和遗忘的是诸如对他人和民族的沉重伤害,那么世界其他国家就可以质疑这一集体所具有的道德责任感,以及这一集体能否具有承担责任的素养和能力。例如二战中,日本法西斯发动的南京大屠杀,即便日本政府否认这一历史事实,但这一屠杀行为已经作为人类集体记忆所保留,这就要求犯下这一历史罪行的集体——日本政府承担忏悔、道歉和承诺不再重犯等道德责任。

profitt=225884.3-8.31R&Dt+2.94R&Dt-1+7.42advertisementt-1.55advertisementt-1

因此可以看出,本区铀矿化产于主要受控于与断裂构造,区域性三级断裂与其次级断裂或破碎带发育部位,即为矿床的有利构造部位。

例2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是一个复合命题,其正确的命题网络表征如图1所示.

(二)道德责任是主体刻写道德记忆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内容

集体道德责任是集体以某种集体形式保留“真”道德记忆的重要前提。集体道德记忆并非个体道德记忆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不同集体形式保留刻写集体过去道德生活经历的结果。集体道德责任既涉及对集体和集体自身生活的个体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又不能忽视其他集体及当中个体的生存发展状况。所以,如果某一集体有意逃避道德责任,那么其对过去集体行为进行刻意地拼接阉割,甚至是否认集体行为所造成的恶果,美化集体行为的道德目的和结果,由此改变关于这些道德记忆的具体内容,就可能导致集体再次发生损害其他集体行为。“记忆义务的资源一方面来自于破坏道德根基的绝对的恶的斗争,另一方面,除了其他必备的条件,则源于对过去的重新认识以及对集体记忆的管理。”[3](P78)所以这种恶的集体行为,已被其他集体共同铭记,并进入到人类历史记忆的内容,不管集体如何美化和否认这种恶行,这都不能改变恶行的历史事实和道德记忆的真实内容,例如日本政府在二战中对亚洲国家进行的侵略和屠杀暴行,无论日本政府如何掩盖否认,都无法洗掉其在人类记忆中的污点;德国政府则承担起应有的道德责任,并且通过各种形式让民众了解真相,反思历史,“这种通过重建他们作为记忆共同体的方法将他们的残忍转化为忏悔。”[3](P45)

正确看待传统道德文化,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科学认识道德记忆与道德责任关系。正确客观保留好传统道德文化中那些优秀的部分,把其作为建构主体道德记忆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主体肩负的道德责任;同时,对于传统道德文化那些落后糟粕部分,一方面是要扬弃,另一方面也可把其纳入到主体道德记忆的范围之内,以此作为客观认识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之一,不能以偏概全地全部否定其糟粕。从传统道德文化中,主体能够明白“从哪里来”;面对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主体需要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坚持古为今用,在现有道德生活中,去粗取精、扬长避短,有选择、有目的地自主建构自身道德记忆,从而重构起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对于人类道德记忆所保存传承的内容,即传统道德文化,秉持对历史和过去负责的立场,坚决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否定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文化虚无主义把传统道德文化视为社会发展的阻碍,甚至是进步的最大障碍,因此主张通过各种手段掩盖、遗忘甚至抹除刻写传统道德文化的道德记忆。文化复古主义肯定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文化复古主义视传统道德文化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主张重守传统道德约束才能实现社会稳定,所以极力提倡保留刻写传统道德文化的道德记忆,甚至不经思考、选择加以遵守传承。这两种思想都把传统道德文化存在及价值绝对化,一种是全盘否定传统道德文化,否认道德记忆的价值——遗忘过去;一种是全盘肯定传统道德文化,美化道德记忆的存在——回到过去。

个体道德责任是个体能够保留“真”道德记忆的重要保证。“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4](P7)如果个体有意逃避自身道德责任,那么其对于过去道德生活部分经历,尤其是所犯下的恶行,个体会进行刻意地隐瞒、阉割,甚至是遗忘,由此来规避责任的要求和外在的惩罚。如果个体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其就不会由于过去行为结果的善恶,对道德记忆进行某种任意的改变,而会在其道德记忆中对此进行某种客观的刻写,并以此作为完善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信奉个人责任,其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使我们在实现我们的目的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我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5](P32)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人具有区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维能力,能对自己的过去负责、改变自己的现在和掌握自己的未来。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人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静止的时间概念,更是具有深厚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的符号。因为它们不仅限定了主体的生存状况,更赋予主体存在和生存境遇以厚重的伦理意义,让人不仅知道自己活着,更明白为什么活着。主体过去行为的善或恶是通过道德记忆延续到现在,让自身能够对自我行为活动作出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这是主体必须承担道德责任的重要历史依据,也是人作为道德动物存在的重要标志。

记忆作为人类的普遍能力,是客观存在于人,其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作为记忆主体的人类,是具有感情和价值观念。从时间维度而言,作为记忆对象和内容的“过去”,它是主体的所作所为。但主体不能也不会将其所有的“过去”,运用记忆能力保存下来。主体首先根据一定标准对“过去”进行有效过滤,实现“让过去复活”。所以,“过去”并非时间维度中主体过去全部的经历,而是包含着过去的事件和主体对这一事件的阐释。只有通过主体的阐释,过去才能变得生动立体,也才能成为记忆所保留的内容。道德记忆的内容也是如此。通过有目的地选择道德记忆的内容,主体就能不断地确证自身的本质存在,尤其是道德存在。这种选择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就与主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密切相关。一般而言,道德记忆内容的客观真实程度与主体的道德责任感成正比。道德责任感越强的主体,其选择刻写道德记忆的可信度和真实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道德责任也是主体刻写道德记忆应有的内容。责任无处不在。道德记忆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道德生活经历,更包含着在诸多经历背后所承担的道德责任。这些道德责任或是主体必须继续承担的,或是主体尚未完成的,或是过去赋予主体所应有的。譬如道德主体在过去道德生活中所承担的某些道德责任,由于在“过去”尚未得以履行和完成,那么主体在其道德记忆中就应当把这种道德责任保留下来,以此在现在和未来真正实现过去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例如主体所许下的诺言,由于自身原因或客观因素,无法在过去履行诺言,主体就应当记住并尽可能实现诺言。“他所意识到的责任感,只好像是落到行为上,其实基本上还是落到他的性格上;人们为性格感到自己负有责任,别人也使他负有责任。”[6](P99)道德记忆中是否存有主体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这是判断主体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由于道德记忆是主体依据一定标准有目的加以选择刻写所形成的,这种选择给主体能否主动履行道德责任提供自由空间,并且也为主体会不会把某些应有的道德责任纳入其记忆范围留有选择余地。因此,如果主体为了某一目的,有意曲解、遮蔽,甚至是遗忘其应有的责任,那么主体关于应有的责任方面的那部分道德记忆肯定不真实,甚至是虚构形成,这既使得主体应有的道德记忆缺失,又导致其道德人格的不完善,甚至是扭曲。

三 、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为正确看待传统道德文化提供有益视角

传统道德文化是人类道德记忆建构的产物。传统道德文化是人类在长期道德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意识、观念和规范等内容的体系,它主要通过人类代际之间以口语、文字等载体不断保存传承。这种保存传承是以人类道德记忆能力为前提,但保存传承这些道德内容并非仅仅作为一种客观性继承,而是古为今用,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内容都是以善恶为主题。对于过去道德生活中主体行为结果的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立牌刻字、家风家训等日常形式,把这些善刻写进道德记忆中,成为传统道德文化中优秀资源之一;对于过去主体行为结果的恶,主体也需要以不同反思方式,例如庙宇和牌匾等警醒形式,把这些恶刻写入道德记忆中,成为主体及后来者不再犯同样恶的重要依据,并成为传统道德文化中重要来源。

2.1.4 分离电压的优化 在分离电压大于25 kV时,SDZ和SMZ、NOR和OFL无法实现良好分离,且毛刺明显增多;分离电压小于18 kV时分离时间超过50 min,组分自然扩散加剧,峰展宽严重。最终的分离电压确定为22 kV。

道德责任是主体能够刻写“真”道德记忆的重要前提。“现在看来,记忆共同体的每一个人都负有竭力分享和保存记忆的义务,但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有牢记一切的义务,毋庸置疑,这种义务的继续有效有赖于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所承担的最低责任。”[3](P52)道德主体能够和会承担何种道德责任,表现着其形成和确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原则,也决定着其能够选择什么内容的道德记忆。道德责任并非仅由外在因素强加于主体,主体在其中也具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从责任主体而言,道德责任可以分为个体道德责任和集体道德责任。

单独制动手柄侧压,13CP模块响应该指令,给13#管充风,控制DBTV模块中的16TV作用管减压;同时16CP模块和20CP模块也响应该指令,允许16#作用管和20#平均管进行减压;BCCP模块响应由自动制动手柄动作产生的作用管压力的减少,允许机车制动缸排风缓解;车辆制动机仍制动。

(二)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有益借鉴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主要支撑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以各种形式把保留下来的传统道德文化中精华部分,并已经刻写在人们道德记忆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习以为常的道德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伦理道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例如孝道、尊老爱幼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经过生活实践,尤其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刻写的道德记忆。

文化自信首先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肯定和认同,尤其是对刻写在道德记忆中的那些内容,表现出一种内在认同和积极践行,从而体现为勃勃生气的生命力所持有的信心。与文化自信相反的心态即文化自卑。文化自卑主要是对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失去了信心,表现出切断过去、忘记过去,甚至是虚造过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文化自卑心态下刻写出的道德记忆是片段式、虚构式的,或是美化过去,或是遗忘过去,在不具有高度责任感,甚至是自暴自弃过去的心态下对文化价值的一种贬低和漠视。

要增强文化自信,重要一点是必须正视过去,以高度道德责任感刻写道德记忆,让人们在关于文化的道德记忆里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积极向善的生命活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心。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过去并不仅仅是一些历史事物的堆积,如何面对过去,就是怎样正视现在,就是怎么谋划未来。所以,我们对过去历史,尤其是道德记忆充满了一种坚定信心,持有一种高度的道德责任感,那么在面对现在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也必将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和道德责任心,也必将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将来。

(三)为当前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目的是造就出拥有完整道德人格的个体和稳定有序的现实道德世界。如果主体没有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不能以客观真实的立场对待其过去的道德生活,不能保存好对过去的那些道德记忆内容,那么,社会道德建设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和所要实现的价值目标都将无法实现,甚至会适得其反,带来负面影响。

对个体道德建设而言,主体道德记忆的完整和真实有助于道德人格的完整形成,增强其道德责任感;主体主动承担道德责任有利于其刻写真实和完整的道德记忆,从而确定良性的道德人格。对社会道德建设而言,主体道德记忆的“真”与“全”能够让其拥有延续完整的道德生活史,有助于社会道德秩序的稳定持续,表现出主体具有一种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主体对过去历史的负责和担当,能够让其谱写出一部客观真实并且被人类记忆所保留的道德记忆,从而有利于主体及其成员健康理性面对过去的错误,摆脱犯错所造成的道德影响,有利于主体更好地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7](P33)社会道德建设的任务的提出和实现,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道德记忆以高度责任感加以刻写和认识,从而确定好主体所肩负的道德责任和任务,由此实现社会道德秩序的稳定和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

中国瑞林已成功将富氧侧吹炉应用在国内外多座铜铅冶炼厂中,而采用侧吹还原熔炼的高铅渣以及废铅酸电池降解及冶炼生产线也已建成投入试生产。本次成功进军侧吹炉协同处置危废物料领域,标志着中国瑞林为国内危废处理和资源化回收领域作出新的贡献,并夯实了在侧吹熔炼技术领域的国内领先优势。

参考文献 :

[1](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三论: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M].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意)佩西.未来一百页——罗马俱乐部总裁的报告[M].汪帼君,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3](以色列)阿维夏伊·玛格利特.记忆的伦理[M].贺海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4](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Memory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LIU Fe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Research,Party School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Guangzhou 510053,China)

Abstract :Moral memory is a form of memory formed by the selective description of human moral life by using memory ability.Moral responsibility,mainly referring to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oral subject in the moral aspect,is the moral responsibility to mankind.Moral memory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subject to voluntarily assume certain moral responsibility.Moral responsibility is an important premise and basic content for the subject to write moral memory.Discri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memory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the correct view of traditional moral culture,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and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social mo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oral memory;moral responsibility;mo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B82-0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02(2019)01-0045-04

收稿日期 :2019-01-09

基金项目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一般项目“道德记忆视域下文化自信问题研究”,编号:XYYB201802。

作者简介 :刘 飞(1988—),男,湖南邵阳人,哲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责任编校 :徐书生

标签:;  ;  ;  ;  

道德记忆与道德责任关系辨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